明朝崇祯皇帝真的没能力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5 01: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6:13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父亲是明光宗朱常洛,母亲刘氏。天启七年(1627)八月丁巳,明熹宗朱由校病逝,同年,崇祯即皇帝位,十一月甲子,安置魏忠贤于凤阳,十一月乙巳,魏忠贤缢死。十二月,魏良卿、客氏子侯国兴伏诛。
从刚上位就能使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倒台来看,崇祯是一位较有能力的君王,那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他没能力呢,“无力回天”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崇祯的一生。大约有这么几个原因让人觉得他没能力
一、百姓民不聊生。
崇祯朝以来,陕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离失所。崇祯二年五月正式议裁陕北驿站,驿站兵士李自成失业。崇祯三年(1630年)陕西又大饥,陕西巡按马懋才在《备陈大饥疏》上说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崇祯六年(1633年) ,“全陕旱蝗,耀州、澄城县一带,百姓死亡过半”。自崇祯元年(1628年) 起,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汉南续郡志》记,“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学过 历史 的都知道气候对某些 历史 事件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左右,往往王朝末期都会出现气候问题。而且崇祯十三年(1640年), 顺德府、河间府和大名府均有大疫,并且是烈性传染病的流行,“瘟疫传染,人死*”。崇祯十四年(1641年) 七月,疫疾从河北地区传染至北京,病名叫“疙瘩病”,“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赘肉隆起,数刻立死,谓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间又有呕血者,或一家数人并死。”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秋间发生的腺鼠疫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 春天转化为肺鼠疫。北京城中的人口死亡率大约为40%甚至更多,十室九空。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天津爆发肺鼠疫:“上天降灾,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传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数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门逐户,无一保全。崇祯十七年(1644年), 天津督理军务骆养性说,“昨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崇祯十七年(1644年) 秋天,鼠疫南传至潞安府,“病者先于腋下股间生核,或吐淡血即死,不受药饵。虽亲友不敢问吊,有阖门死绝无人收葬者”。崇祯朝的时候就有疫情蔓延,当时的防疫水平低下,百姓民不聊生,朝不保夕。这是后世人对崇祯朝的印象,所以自然认为他没什么能力。
二、杀了袁宗焕。
1622年,眼看大明朝形势危急,后金已经严重威胁到大明朝的生存与发展,也就是此时,袁崇焕被提拔进入兵部。当后金攻破广宁之后,大明朝更是危在旦夕,大家都在商量应该派谁去镇守山海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夸下海口“只要给我足够的兵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这个夸下海口的年轻人就是袁崇焕,当时他只是一个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文官而已,却敢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夸下海口,足以见得此人不是一般人,也正是因为袁崇焕的这种自信,袁可立十分看好,就开始大力支持袁崇焕去镇守山海关。崇祯当真了,把辽东地区的所有军事管理权都交给了袁崇焕,还赐予他尚方宝剑,可以斩杀不听使唤的奸臣,但是有要求就是要叫袁崇焕根据约定实现五年之内平定辽东的目标。此时的袁崇焕可谓是骑虎难下,无路可退,既然自己已经夸下海口,就只能跪着走下去了,走了一段时间之后,袁崇焕发现这条路貌似走不通,还是早一点想办法解决才是最好的,于是袁崇焕打算与后金皇太极达成合议,当时的皇太极也缺少粮食,对这个合议还是很感兴趣的,崇祯希望暂时赢得战机缓冲一下,也希望议和,只有东林党一群没有实战经验的文人觉得不应该议和,必须保持大明朝的江山死社稷,天子守国门的气度方可。袁崇焕刚杀毛文龙的时候,崇祯心里忍耐,也没法不忍,毛文龙已经被杀了,你这时候再替毛文龙报仇,把袁崇焕撤了,那金兵明天就得进到北京来,所以崇祯忍了。可是忍到皇太极攻打北京之后,崇祯实在是忍不了了,崇祯心想我给了你那么大的权力,那么大的信任,结果你是怎么回报我的?你一上台就把我左膀右臂砍掉一个,然后引金兵入关。虽然崇祯打心里也明白,袁崇焕这个人什么事都能做,但是他不可能反叛,但是事情出到这个状态了,国人皆曰可杀。满朝廷的人都说,是袁崇焕辜负了崇祯的信任,把皇太极给放进来了,这个时候的崇祯,他气愤交加之余就想把袁崇焕治罪了。袁宗焕究竟有没有叛变我不知道,但是大概率是没有的,所以崇祯是错杀了他,但是换位思考一下,我给你权力,你承诺五年平辽,你非但没做到,还让人家打到首都,这换谁都得气愤,明史中对袁宗焕大为夸耀,这使得崇祯昏君的形象更重了,但是明史可是清朝编的,其中的*目的不言而喻。
三、内患严重。
明末农民起义严重。为剿流寇,崇祯帝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十三年中频繁更换围闯军的将领。这其中除熊文灿外,其他都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然用人存疑,以至责无成效皆功亏一篑。李自成数次大难不死,后往河南聚众发展。此时北方皇太极又不断*扰入侵,明廷苦于两线作战,每年的军费“三饷”开支高达两千万两以上,国家财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饷的情况普遍,常导致明军内部*乱哗变。崇祯帝求治心切,《春明梦余录》记述:“崇祯二年十一月,以司礼监太监沈良住提督九门及皇城门,以司礼监太监李凤翔总督忠勇营”中后金反间计,杀袁崇焕。随着局势的日益严峻,崇祯帝的滥杀也日趋严重,总督中被诛者七人,巡抚被戮者十一人。朱由检亦知不能两面作战,私底下同意议和。但明朝士大夫鉴于南宋的教训,皆以为与满人和谈为耻。因此崇祯帝对于和议之事,始终左右为难,他暗中同意杨嗣昌的议和主张,但一旁的卢象升立即告诉崇祯帝说:“陛下命臣督师,臣只知战斗而已!”朱由检只能辩称根本就没有议和之事,卢象升最后战死沙场。明朝末年就在和战两难之间,走入灭亡之途。崇祯十五年(1642年),松山、锦州失守,洪承畴降清,崇祯帝又想和满清议和,兵部尚书陈新甲因泄漏议和之事被处死,与清兵最后议和的机会也破灭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 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崇祯帝召见阁臣时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在陈演、光时亨等反对之下未能下决心迁都南京。此时,农民军起义已经十多年了,从北京向南,南京向北,纵横数千里之间,白骨满地,人烟断绝,行人稀少。崇祯帝召保定巡抚徐标入京觐见,徐标说:“臣从江淮而来,数千里地内荡然一空,即使有城池的地方,也仅存四周围墙,一眼望去都是杂草丛生,听不见鸡鸣狗叫。看不见一个耕田种地之人,像这样陛下将怎么治理天下呢?”崇祯帝听后,潸然泪下,叹息不止。于是,为了祭祀难民和阵亡将士和被杀的各位亲王,崇祯帝便在宫中大作佛事来祈求天下太平,并下诏罪己诏,催促督师孙传庭赶快围剿农民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 正月,李自成部克襄阳、荆州、德安、承天等府,张献忠部陷蕲州,明将左良玉逃至安徽池州。崇祯十七年(1644年), 三月一日,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初四日,崇祯帝任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三桂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六日,李自成陷宣府,太监杜勋投降,十五日,大学士李建泰投降,李自成部开始包围北京,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太监曹化淳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崇祯帝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景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李自成军攻入北京。其实,明朝的内患也是时境不好,崇祯也是有心而无力。
崇祯帝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崇祯帝是一个被普遍同情的皇帝,李自成《登极诏》也说“君非甚暗(崇祯皇帝不算太糟), 孤立而炀灶恒多( 即便他被孤立,却颇能为人*家做出许多打击贪官污吏好事) ;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崇祯帝的性格相当复杂,在除魏忠贤时,崇祯帝表现得极为机智,《明史》 说他:“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由于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后期的多数皇帝,崇祯帝治国救国的责任感与雄心强.上许多,故史家对于崇祯帝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所以说崇祯虽然不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他是个可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