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2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7:20
施蛰存不是汉奸文人。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 ,浙江杭州人。
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施蛰存博学多才,兼通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均有成绩,有《施蛰存文集》。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大同大学、震旦大学。
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 ,并从事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表。
1937年起,相继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任教。
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因言获罪、因文罹难
上海的老作家施蛰存被打成右派还因为他的一篇文章《才与德》。
这篇文章引历史典故说明“乱世”以“才”取人,只要真有能耐,即便是鸡鸣狗盗之徒也可以任用;而“盛世”用人可以注重“德”。
那么新中国当然是“盛世”,*党员都是有“*主义道德”的有德之人,应该是很好的。但事实上还有品德坏的干部影响党的形象;同时他认为“老子打过游击”,这是“功”,不是“德”,有功可酬以利禄,何必以位?仅有德而不了解业务,恐怕也不顶事。所以文章最后还是归结到呼吁“不拘一格用人才”上面。于是他因“乱世说”、“才与德的谬论”而被打成右派。批判他,还挖出他的历史旧账——他曾被鲁迅命名为妄想在对立的斗争中保持中立的“第三种人”。而如今呢,“历史给他提升了一级”——“第三种人”变成了第二种人:反对*党、反对社会主义的第二种人。这就是姚文元的大手笔。
在反右、*中,姚文元的大手笔是许多人见识过的。当一干大文人小心翼翼不敢写文章、偷偷用寓言曲折抒发情怀的时候,姚文元出来了,文章写得雷霆万钧、煞有介事、危言耸听,故弄玄虚又生动活泼,看那文章可以感觉到,他写的时候一定非常过瘾。有学者粗略统计,仅在反右运动中、在上海范围内,姚文元批判过的作家就有*、徐懋庸、施蛰存、许杰、徐中玉、鲁莽、流沙河等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7:20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大同大学、震旦大学。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并从事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表。1937年起,相继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任教。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施蛰存博学多才,兼通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均有成绩。
有《施蛰存文集》。
施蛰存的小说成就在二十世纪的小说史上是被遮蔽的;他的为大众注意,多半导源于1930年代他和鲁迅关于《庄子》和《文选》的那场笔墨官司。施因此在*中受到牵连,而关乎他崇高文学价值的小说创作则长期受到漠视,他的作品在图书馆里曾经备受冷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7:21
施蛰存不是汉奸文人。
首先,从他的经历可以看出。施蛰存一直是在大学教学,只能算是研究型学者。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大同大学、震旦大学。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 ,并从事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 的代表。1937年起,相继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任教。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葛红兵在《现代中国文学精神》一文里将中国文学分为三种类型,一、以个体、人性、自由为内核的启蒙文学精神;二、以救亡、统一、强盛为内核的爱国主义文学;三、以休闲、感觉、*为内核的都市文学精神。而施蛰存因为是独子,多少还有些家庭的考虑,选择了做“第三种人”。他属于象牙塔里的纯粹的文学家。施甘愿在大学里当教书先生,课余侍弄古典文学和古典名物。
施蛰存和1940年代的“九叶诗派”共同构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履痕不及西土而西风自然风行水上的独特文化景观。施蛰存的小说,宛如身着华丽的中式旗袍,在传统民乐的伴奏下跳着异国的华尔兹。施蛰存胸襟豪放超然。当编辑,他便积极扶植新锐;当作家,他又能挣脱俗务(他曾在上海松江县立中学当教员),黾勉力行,自当楷模,所作虽不多,但大都是精心策划之作,决不像一般海派作家稍有题材便率尔操斛,所以能在1930年代的上海文艺界独当一面,站稳脚跟。他不惟新文学,即古籍校勘亦从容做来,成绩斐然(施编辑有《晚明二十家小品》等古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7:21
还是吧,这个人的存在。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7:22
你是怎么全是汗降温人吗不确定请尽快说明这个可以金龙微信给我那么多朋友知道这方面的事情的可以进入里面半路你姐姐实际困难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