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1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6:47
中华*宣布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就职誓词中,孙中山以“中华*元年元旦”为结尾。这就是中国“元旦”的来历。
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元”含有第一和开始之意,“旦”则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开始升起。“元”和“旦”和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
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
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
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现在,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
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扩展资料:
一、相关传说
据传说,在公元5000年,古埃及人已经从游牧农业变为农业,并在尼罗河两岸定居。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的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洪水的时间是定期的,他们每次都记录在竹筏上。
据悉,两次洪水之间有大约365天。还发现,当尼罗河的涨潮今天来到开罗附近时,同时也是太阳和天狼星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因此,古埃及人把这一天定为今年的开始。
二、习俗文化
晋代诗人新兰曾有诗“元正”:“元征特使节,嘉庆肇自兹。咸万年,小大通岳西”。描述元旦庆祝活动。根据中国*的说法,在现代中国的元旦,它被纳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休息一天后,通常会在假期前后或之后调整,通常连续三天。
现代中国的元旦庆祝活动远没有春节那么重要。一般机构和企业将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西方元旦:公元前46年,古罗马凯撒将这一天定为中国新年的开始。为了祝福双面神“Janus”,罗马神话的门神,“Janus”后来演变成英文1月“1月”这句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元旦的来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6:48
元旦是借用中国春节的说法,本意是农历大年初一。元者,第一之谓也;旦者,日出地平线也,寓意新年的第一天。1911年以前,我国不采用公元纪年,只有春节,所以,也没有新年的概念。推翻清朝统治后,不再采用皇帝年号纪年(例如:乾隆三年,宣统二年等),采用公元纪年,农历中表示春节得一天的元旦,让位给公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元旦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由来与传说。世界上采用公历纪年的国家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把它作为节日。我国是世界上第十二个把元旦作为法定假日的国家。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6:48
元旦的由来:
元旦是一年的首日。“元旦”这一名称,据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元”含有第一和开始之意,“旦”则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开始升起。“元”和“旦”和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这一天,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张灯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欢庆新年。
扩展资料:
古代元旦习俗
1、贴画鸡
贴画鸡是古代人的一种重要习俗,北魏人董勋《答问礼俗》所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二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鸡在古代是正义与明德的象征,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大年初一将画鸡贴在窗上或者门前,可以祈求一年平安,事事顺利,事业有成。
2、拜年送名片
宋代就已经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明代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清代的《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古代的贺年卡仅限于近距离递送。
3、送穷
送穷之俗,自汉已有之。西汉扬雄有《逐贫赋》。据《金谷园记》云:『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衣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著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传说穷神穿破衣,吃稀饭;在腊月最后一天死去。人们在这天熬粥、扔破衣、结柳为车、缚草为船,在巷口焚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6:49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补充: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