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带露香,夕拾意味长——重读《朝花夕拾》有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4 10: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4 05:39
前一阵子,重新捧读鲁迅名著《朝花夕拾》,由于时间充裕,所以字斟句酌,遇到不明白处就查阅资料。
老实说,年轻时并不是很喜欢鲁迅,甚至对其还有些偏见。主要归咎于上高中那会,读鲁迅的《狂人日记》,连看几遍,似懂非懂,云里雾里。每次看到看头那句“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分隔多年,消息渐阙”就头大,特别是一想到“吃人”两字,心里就发怵。
后来,年龄渐长,读了不少鲁迅的文章,了解了他曲折的经历,加上自己常年在外漂泊,不知怎的,对于鲁迅,却有种相见恨晚之感,这倒不是想攀这位文学巨擘。只是觉得,鲁迅的文章表明看起来晦涩难懂,但沉潜进去,却能触摸他那颗坚硬而又柔软、冰冷而又不失温暖的心。
有人说,一个人之所以开始写回忆录,要不到了人生暮年,要不就是跌入了人生谷底。1926年,鲁迅四十五岁,谈不上人生暮年,可为何却是“夕拾”? 诚如鲁迅在《小引》一文中写的那样:我常想在纷扰中寻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翻开*的历史画卷,那一年,以“好战”闻名的鲁迅确实四处碰壁。先是和胡适及陈源的骂战,再有同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官司,接着便是“三·一八”事发,为学生呼号的鲁迅,被*通缉,加上兄弟之间的失和。一连串的烦心事使得寓居北京十多年的鲁迅毅然南下,踏上颠沛流离的避乱之途。这些在辗转无定之际写就的回忆文章,藏着鲁迅一生中少有的神游返乡之笔。这些文字折射着鲁迅的人生遭际,也关联着这位勇猛的文化斗士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
《朝花夕拾》正文不过10篇,连小引、后记才12篇。可细读这10篇文章及目录后发现,这10篇文章写尽了鲁迅30年人生的风风雨雨,写尽了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那份眷恋。
《狗.猫.鼠》《长妈妈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的是幼年的事,鲁迅的幼年生活是比较风光的,有小宠物隐属可以饲养,有长妈妈给他的《山海经》可以看,有在百草园一起玩的小伙伴们。可好景不长,在其12岁那年,鲁迅无忧无虑的公子哥生活戛然而止,那一年,其祖父因科举舞弊案被革职下狱,其父周伯宜亦被革去秀才身份,终日借酒消愁,后为病魔所缠,又为庸医所误,死时年仅36岁。因为父亲的去世,使得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思考自己今后的出路,家道中落,鲁迅没有钱到求是学院这样的好学校读书,转而去收费低廉的的江南水师学堂学习,然而学堂的乌烟瘴气,使得他转而又去矿务学堂,在矿务学堂,鲁迅勤奋学习,毕业后考取了日本的公费留学资格,远赴日本学医,这一切都记载在《琐记》里。而在仙台学医期间,一场电影,让鲁迅看到了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侦探处死的同胞。这时,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他慢慢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弃医从文,从此中国的文坛便多了一名大师。
歌德说:“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释放。”频频的碰壁经历,让鲁迅想起了那个梦牵魂移的故乡。在《阿长与山海经》的末尾,无神论者鲁迅少有地发出这样的祈愿。回到乡土的襟抱,这位启蒙斗士不惮向鬼神请命,既是为阿长,又何尝不是为无所归依的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