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应对挫折的方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6 04:30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的障碍。中小学生应对挫折的方式有消极方式、妥协方式和积极方式。
1.受挫后消极的应对方式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和对抗。分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1)直接攻击。个人受到挫折后,引起愤怒的情绪,对构成挫折的人或物直接攻击。(2)间接攻击又称转向攻击。间接性攻击即把挫折后的愤怒情绪转嫁到自己、当事人或毫不相干的人和物上。原因有:①对自己缺乏信心,有悲观情绪,易把攻击的对象转向自己,责备自己;②当个人觉察到引起挫折的真正对象不能攻击时,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到其他的人或物上去;③挫折来源不明时,在此情形下,个人找不到明显的对象可以攻击,于是会将此情绪发泄到与真正引起挫折不相干的人或物上面。
散漫性行为:指有的学生受挫次数比较多,从而产生“我就不行”的消极心理,自暴自弃,发生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自由散漫。
逃避性行为:指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轻易躲避矛盾、冲突。(1)逃向另一观点;(2)逃向幻想世界;(3)逃向心理疾病。
固执性行为:指一些常受教师指责的学生会变得无动于衷,对事物视而不见,失去喜怒哀乐等正常心理反应,虽然心中已经知道自己的某种行为不当,但仍不接受教训,而是重复无效的行为。
逆反性行为:指一些学生受挫后,不能理智地思考和对待失败的原因,而是放任自己的情绪,对任何事物都盲目或故意的反抗、对立、抵制与排斥。
倒退性行为:又称退化,是指个体以退缩式反应来适应挫折境遇。亦即个体遭受挫折后,丧失追求目标的动机,对挫折情境以较幼稚的依赖行为来应对困境。
2.受挫后妥协的应对方式
妥协的方式包括合理化、宣泄、转移、压抑等。
(1)合理化作用又称文饰作用,是自我防卫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指当行为目标无法达到时,当事者为避免精神上的痛苦与不安,找出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或认为可以原谅的借口为自己的失败辩解。其表现有:(1)酸葡萄反应;(2)甜柠檬反应;(3)推诿。
(2)表同作用是指把别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表现为模仿被人的举止行为,以别人的行为姿势自居。
(3)投射作用是把自己不喜欢活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在无意识中减轻自己的内疚和压力。
(4)反向作用也称反向形成,是精神防御机制的一种,指个人采取一种与原意相反的行动来控制内心的焦虑。换言之,反向作用是人们处理在一些不能被接受的*与冲突所采用的防御手段。依照弗洛伊德,反向作用是潜意识的自我保护,是本我的对抗性所致。
3.受挫后积极的应对方式
反复尝试;调整目标;代替作用;心理咨询等。其中,代替作用: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抱持的动机、感情与态度,若不为社会所接受,或自忖将遇到困难时,将此种感情与态度转向其他对象以取代之。具体包括:
(1)补偿作用:当个体的某种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因个体本身的缺陷无法达到目标时,以另一种可能成功的活动代替之。
(2)升华作用:将不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目的加以改变,并以较高境界表现出来,以求符合社会要求和弥合挫折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