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头野生大象是从哪里来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1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6:46
最近有15头野生亚洲象,离开了原有栖息地,一路向北行(具体北行的区域都在云南)。就在前几天,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用无人机记录了这群亚洲象在晋宁区夕阳乡赖家新村山林地里睡觉休息的照片。
象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以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伸,鼻长几乎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象鼻全部是由肌肉组成的,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捡拾物品,象鼻非常灵活自如,可以捡拾重达1吨的物体,也可以捡拾花生那样小的食物。
亚洲象肩高2至4米,体重3至5吨。非洲象肩高3至4米,体重5.5至8吨。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过2.7米,体重3.5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6:46
要知道,在当今的中国境内,有野生大象分布的区域,仅局限于云南西双版纳一带,与成都平原相隔千里。
试想,如果这些象牙都是从外地“进口”的,数量未免太过于令人咋舌。
如此想来,还有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在3000多年前,古蜀国曾有过野生大象的存在。
《华阳国志·蜀志》中写道:“蜀之为国,肇于人皇……其宝则有璧玉……犀、象。”
《国语·楚语》也记载说:“巴浦之犀、牦、兕、象,其可尽乎。”
《山海经·海内南经》中有“巴蛇食象”,文字为:“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巴蛇”的栖息地,正是古时的蜀地。
不仅如此,汉晋时期的扬雄和左思所著的《蜀都赋》中,都有关于四川盆地印度犀和亚洲象的记载。
这些古籍中所写所言的,似乎能够成为成都平原可能曾有过野生大象的证据。
“根据目前的考古学研究,商周时期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湿润,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2-3℃。所以我们推断,当时四川盆地可能是有大象分布的。”杨弢说。“其实,在3000多年前,成都的气候环境更像是热带雨林,温暖湿润、动植物茂盛。”因此,金沙遗址发现的这些象牙,完全有可能是本地所产。
不仅如此,当时野生大象的体型,可能比现在的大象更为庞大。在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些象牙里,最长的一根达1.85米。而今天云南等地区生存的亚洲象,最长的象牙也就一米。“可以想象,当时的大象有多么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