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9:52
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概括分为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前者多为遗传性溶血,后者引起获得性溶血。
1.红细胞内在缺陷
包括红细胞膜缺陷、红细胞酶缺陷、珠蛋白异常等。
2.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
包括免疫性因素、非免疫性因素。
3.溶血发生的场所
红细胞破坏可发生于血循环中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分别称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内溶血临床表现常较为明显,并伴有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和含铁血黄素尿。血管外溶血主要发生于脾脏,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可有血清游离血红素轻度升高,不出现血红蛋白尿。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如下: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概括分为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前者多为遗传性溶血,后者引起获得性溶血。1、红细胞内在缺陷 包括红细胞膜缺陷、红细胞酶缺陷、珠蛋白异常等。2、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 包括免疫性因素...
高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严重烧伤后出现贫血,其原因复杂,关键因素在于红细胞膜成分、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当温度超过49℃,红细胞膜的收缩蛋白会变性,影响其弹性与变形性,从而使红细胞易受损伤。对于一些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即使温度稍低至46℃,也可能诱发类似变化。此外,烧伤过程中血浆脂质的变化可能也与溶血现象有关。休克...
创伤性心源性溶血性贫血简介
发生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其他慢性炎症也可影响骨髓造血,使贫血加重。患者很少发生肉眼可见的血红蛋白尿。长期慢性溶血时,铁以血红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从尿中排除,可继发缺铁性贫血。 13 创伤性心源性溶血性贫血的并发症 可并发急性溶血,多因瓣膜撕裂、脱漏或心输出量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所致。此时可有急性溶血的表现,出...
家人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三年了,长期服用激素也不能控制病情。请问哪...
你好;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超过造血代偿能力时所发生的一类贫血。按发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溶血性贫血和慢性溶血性贫血,按红细胞破坏的场所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红细胞内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和红细胞外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的...
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贫血可分为哪几类
铁缺乏或失利用: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3)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病性贫血(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病性贫血。(2)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1)内源性(红细胞自身异常)遗传性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获得性血细胞膜异常:阵发...
溶血性黄疸病因和发病机制
溶血性黄疸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红细胞大量破坏,进而引发的黄疸症状。其主要病因包括:1.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这种病症源于个体遗传缺陷,使得红细胞在生化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其过早破裂,产生大量的间接胆红素。2. 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这是后天性疾病引起的情况,如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红细胞,或某些药物...
排除了地贫,自免抗体,会是什么原因导致溶血?
咨询 相关问答 Q:为什么会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因方法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主要分为2大方面病因分为原发性或特发性和继发性或症状性两大类。发病机制,继发性AIHA主要与感染特别是病毒及支原体感染、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某些药物、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淋巴系统肿瘤等有关。
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溶血性贫血有多种临床分类方法。按发病和病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溶血。按溶血部位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临床意义较大的是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是地中海贫血。很想知道。谢谢。
编辑本段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点突变所致。组成珠蛋白的肽链有4种,即α、β、γ、δ链,分别由其相应的基因编码,这些基因的缺失或点突变可造成各种肽链的合成障碍,致 海洋性贫血 使血红蛋白的组分改变。通常将地中海贫血分为α、β、δβ和δ等4种类型,其中以β和α地...
溶血性贫血
回答:一.去除病因。是最合理的治疗方法。如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停用药物后溶血很快停止,血红蛋白也迅速恢复正常。 二.如无法驱除病因,则针对发病机制对症治疗 1.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可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激素还可以用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输血可改善患者的情况,但可能加重自身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