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08:48
(aerial control of forest fires)
(穆焕文,曾凤云,孙占文)
用飞机运载人员、装备和配合使用其他有关技术扑灭或控制森林火灾。内容有林区跳伞灭火、空中喷洒灭火、机降灭火等。
1919年美国首次采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淘汰的军用飞机进行空中喷洒扑灭林火的尝试;1939年开始跳伞灭火,从1940年的12名跳伞灭火员增加到1979年的380人;1946年在森林防火上开始使用直升机,到1976年中小型直升机已超过300架。1954年美国使用改装的军用鱼雷飞机喷洒水熄灭林火获得成功。1960年以后美国、加拿大着重对空中喷洒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67年加拿大研制出CL-215水陆两用森林灭火专用飞机。喷洒飞机的载重量已从几百公斤到几吨;机种从固定翼飞机到大量使用各种载重量的直升机;机内贮槽由一个到多个。苏联在1934~1935年进行林区跳伞灭火试验获得成功,1936年正式组成了跳伞灭火队,到1975年跳伞灭火员达2400名;1956年开始使用直升机;在60年代曾把安-2飞机改装成安-2П喷洒飞机,并试制成卡-26型直升机的喷洒装置。中国于1961年开始组织林区跳伞灭火试验,1963年春首次在内蒙古大黑山火场进行跳伞灭火,1965年直-5型直升机用于森林防火,1976年“航空化学灭火技术”通过国家鉴定,开始使用改装后的运-5飞机携带“704”和“75”型灭火剂进行空中喷洒熄灭林火,1978年黑龙江省在大兴安岭组建了第一支专业机降扑火队,到1982年春全国的空运扑火队已发展到1000多人。此外,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国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航空灭火。
林区跳伞灭火
用飞机把受过专业训练的扑火队员,空降到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偏僻林区去完成扑灭森林火灾或其他有关护林防火任务的作业。跳伞灭火要了解火场情况和选择着陆场。着陆场面积不应小于150X150米,利用林中空地、田野、草地、干枯的沼泽地、低矮灌木和针阔叶幼林地,禁止把采伐迹地、火烧迹地、风倒木地、枯死的树林和附近有高压线的地方作为着陆场。对着陆场作细致的观察时,飞机降到100米高度。之后飞机上升到400米以上高空,向选定的着陆场上空降跳伞灭火人员。空中放伞法有三种:①目测法:如果选择的着陆场很大(1×1公里),而风速很小时可使用此法。放伞时逆风进入,空速130公里/小时。②按飞行时对风的计算法:利用瞄准器测出偏流角,再利用计风盘、领航计算尺或图解法得出风速、风向,再利用下列公式算出放伞时间:
式中 t放为放伞时间(秒);H为决定风速时的飞行高度(米);V下为跳伞员下降速度(5米/秒);W为地速(公里/小时);u为风速(公里/小时);V为空速(公里/小时)。③按试投伞法:即在未正式空投跳伞员前,先试投一个按比例缩小的降落伞,根据试投伞飘落的地点和距中心点(降落点)的距离来决定空中放伞时飞机的进入航向和放伞时间。
跳伞员安全着陆后,再空投其他物品和工具。跳伞灭火员可使用背负式喷雾器、索状炸药、点火器等小型灭火工具(见灭火机具)直接灭火或开设隔离带、放迎面火等(见扑灭林火)。跳伞灭火员除随机巡护跳伞灭火外,还可进行以下工作:空降到居民点或火场,组织和指导群众扑火;协助火场指挥员制订扑火方案;开辟直升机降落场;航空化学灭火后的火场清理;紧急情况下的跳伞援救等。跳伞灭火员不宜久留火场,应把火场交给地面支援人员。离开火场时,用无线电或信号通知观察员。如在很远的火场工作,则观察员在空投后,通知附近居民点、单位或防火部门,协助跳伞灭火员返回就近居民点,或用直升机把他们接回来。跳伞灭火的局限性在于人员需要专门训练,技术水平要求高,客观条件*(如选择着陆场、一定的气象条件等)比较多,装备也比较复杂。优点是可以随机巡逻,发现小火可立即扑灭。
机降灭火
用直升机把携带有关装备的扑火人员运送到林区去完成扑火或其他防火任务的作业。机降灭火应该使用在人烟稀少、交通极为不便的林区。这些林区发生火灾后,一般地面扑火力量无法及时扑灭,且缺少跳伞着陆场或跳伞员从火场很难返回。机降灭火航站应设于林区。为了扩大机降灭火的服务面积,应在林区选设直升机的临时降落场、加油点,它们应均匀地分布在火险严重的地方。在选择临时着陆场时,要避开高压线路,建筑群和居民点。若所选场地需多次使用,还应靠近公路,以便于直升机的保养和后勤补给。机降灭火队可由专业人员和地方群众临时组成。他们应驻在直升机场附近以及驻在火险严重的林区的临时站或临时着陆场。使用机降灭火队的航站,最好与小型巡逻飞机配合,直升机和机降灭火队在机场待命,巡逻机在空中巡护。巡逻飞机在巡护中发现火灾后即用无线电通信把火灾地点、面积、种类、扑火方案等有关情况迅速告诉航站;航站根据上述情况,决定加油量和运送扑火人员数;直升机即携带机降灭火队员、工具飞往火场,力争在日落前把所需的灭火队员全部运送到扑火地区。一般先向火场的火尾运送扑火队员,他们下机后即能投入扑火战斗。其次运向火场的二翼。在风速小、火头火势不大时也可直接运到火头扑火,或把扑火人员空运到火头前方的安全地带,待风速小、火势弱时把火扑灭。选择的直升机降落点离火线越近越好,但要根据火场的立地条件、火势、风向、风速和保证飞机安全而定。到火场后如不能降落,可使用索降的方法。机降灭火员索降着陆后,必要时可先伐去树木,建立直升机的临时降落点。如果在这之前屡次发现火情、火灾,而气象条件继续有利于林火的发生,可以直接由直升机带机降灭火员进行巡护飞行。机降扑火队最基本的扑火方法是从火线的某一点打开缺口,然后分二路,各自沿火线的不同方向扑火前进,边扑边清,不使复燃,与左右邻扑火队伍会合后,再次往回清理(见扑火方法、灭火机具)。由于直升机能在一个很小面积上垂直起落,又能在空中悬挂飞行,人和货物的装卸可用绳梯、索降、纹盘或吊桶等悬挂装置,所以机降灭火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但它也有一定局限性,主要是:飞行费用昂贵;载重量受海拔高度和气温的影响较大;结构、操纵较复杂。
空中喷洒灭火
带有喷洒装置的飞机把水或化学灭火液倾倒在火线上直接灭火或开设隔离带的作业。喷洒飞机的喷洒装置由水箱(贮槽)、加药设备、喷洒系统(喷洒口和泄水闸门)、水位指示器和通风管道组成,其中水箱和闸门系统的性能是决定喷洒效果的主要因素。美国在不少的水箱和闸门系统上已研制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如最新研制的MFFS空中喷洒系统(折卸方便,不需改变飞机结构)应用到多种飞机上。中国改装的运-5喷洒飞机中,水箱呈圆锥形,容量为1吨,机身下面喷洒口的直径为22厘米,倾水闸门重17公斤,密闭性好,开门快,可在3~4秒内卸空1吨药液。直升机的喷洒装置多采用外挂吊桶,有折叠式和固定式。选择喷洒飞机时应考虑:①飞机的技术特性(机型、航速、灭火液水箱数量和总容量);②费用;③火场到灭火液贮存基地的距离;④火场面积;⑤林区地形、水源和森林植被等。
喷洒飞机飞到火区后,驾驶员在制订喷洒作业方案时应考虑:①选择有利地形;②抓住气象条件的有利时机(风小、气流稳定);③优先喷洒小面积或蔓延较快的火头。直接灭火应用于初起小火,间接灭火(开设隔离带)时喷洒在火头移动的前方或配合其他防火线包围火场。地面药带的长、宽和单位面积受药量之间的关系,由当地可燃物种类、数量和火强度决定。中国改装的运-5飞机在航速160公里/小时、航高30米以下、风速不大于6~8米/秒时,一架次带1吨药液能喷成10~12米宽,200米左右长、单位面积受液量为0.4~0.7公斤/平方米的阻火带。直升机上使用的外挂吊桶,除用来浇灭火线外,还可向火场运水、各种物品和灭火装备。空中喷洒灭火只有和地面扑火力量紧密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航空灭火今后发展趋势是:①坚持综合使用的原则,喷洒灭火主要用在控制火头和蔓延,跳伞和机降灭火主要扑灭小火和清理火场;②研制小型、多用的灭火机具和适用的生活装备和安全服装;③空中喷洒灭火将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发动机的大、中型飞机,喷洒装置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完善和配套机场地面加灌设备;④对影响喷洒剂地面覆盖模型诸因素进行定量研究,得出最佳的喷洒作业方法和最适合的阻火剂覆盖层;⑤重点发展机降灭火,增加直升机的数量,降低飞行小时费用,增设直升机加油站,加大直升机的活动半径;⑥发展专业性的机降灭火队,并根据火险情况分驻在各航空护林站和各重点临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