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8 21: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23:41
托马斯·桑卡拉被称为“使人无法平静下来的”总统,思想较激进,执政后一心想把布基纳法索改造成一个无剥削且公正的新社会。由于他缺少经济建设和治国方略的知识与经验,且缺乏技术和管理手段,搬用某些国家(主要是古巴、利比亚和加纳)的*理论和经验,忽视本国国情和具体实际,不断强化国家对工商业的控制,片面强调自力更生,*进口,强制施行“勒紧裤腰带”的经济*,废除*津贴,削减工人、职员人数和他们的工资,大搞摊派,强迫人们捐款。在他执政的4年中,这些缩小“城乡差别”、铲除“特权”的偏激*和做法损伤了一些人(主要是社会精英和权贵阶层)的利益,造成全国工农业生产每况愈下,货架上商品奇缺,物价飞涨,城镇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下降30%,许多技术和管理人才流向国外,广大乡民怨声载道。
在*领域,桑卡拉在“人民民主*”的旗帜下,“视资产阶级为打击对象。以工农大众为动力”,视前**为“*的阻力”,进行清洗,逐渐疏远与他风雨同舟、功勋卓著的战友和同事们,对曾合作共事的非洲独立党加以排斥和打击,1984年“五二七”未遂政变后,把*中的数名独立党*统统革职。由于*肃清的打击面过宽,桑卡拉在最高领导层几乎成了光杆司令。
外交上,桑卡拉以“进步国家”的元首自居,随意攻击邻国,由于称科特迪瓦、马里、多哥、尼日尔等国为“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国家,使这些邻国疏远了布基纳法索。桑卡拉非常重视同非洲个别国家,如同利比亚、加纳的关系,布基纳法索在西非越来越势单力薄,空前孤立。
托马斯·桑卡拉在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后,与昔日密友布莱斯·孔波雷逐渐产生了*分歧和矛盾,他们之间的争斗沿着隐秘、公开、尖锐、一触即发至生死难容的“轨道”发展。桑卡拉的一系列偏激*是国家陷入困境,引起布莱斯·孔波雷等一些高级*的反对。尤其是桑卡拉亦步亦趋,独揽大权,在重大问题上,往往不经集体商议,尤其不听取孔波雷等人的意见,时常由他个人作出重要决定,成了独断专行的化身。1983年“八四”*四周年前夕,桑卡拉提出解散全国左派组织,成立由他领导的布基纳法索统一政党的主张被孔波雷等人否决。这次失败对桑卡拉在*上是个沉重的打击。
1987年8月,布基纳法索*进入休整阶段,桑卡拉着手调整内外*。8月至9月,他与布莱斯·孔波雷及其他军政*的分期和矛盾完全公开化、尖锐化了。在此期间,瓦加杜古街上出现了攻击孔波雷等人的传单和“谁反对桑卡拉,谁就是反*”的标语。与此同时,桑卡拉清楚地意识到,布莱斯·孔波雷身兼国务*和驻瓦加杜古地区第五军区司令,负责首都瓦加杜古的安全卫戍;孔波雷的密友让-巴蒂斯特·林加尼官居国务*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军权操在孔、林二人手中。这正是桑卡拉的劣势所在。为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迫在眉睫的是抓紧组建一支忠于自己的武装力量。10月14日,桑卡拉抓住孔波雷未参加内阁会议之机,急忙在会议上宣布成立“干预部队”,负责“监督和安全”。这支部队由领土管理整治*农格马·欧内斯特·韦德拉奥果(桑卡拉的亲信、文官)领导,归总统卫队长指挥。其实在本次会议之前,这支部队就以装备了武器。欧内斯特在内阁会议上更是单刀直入地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对付敌人,现在该对付我们的朋友了。”这番颇有威胁性的话隐含着杀机。
就在托马斯·桑卡拉磨刀霍霍,要下逮捕令,准备大开杀戒之时,不料事机不密,天机泄露。布莱斯·孔波雷等人在获悉桑卡拉的图谋后,不甘心坐以待毙,决心立即武装起事,拼死反抗。这直接酿成了1987年的“一O·一五”政变和桑卡拉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