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十大清高人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8 11:3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04:20
摘要:“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清高曾是个褒义词。清高的人一般说来是受到敬重的。”这是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金开城”先生《漫话清高》原文的第一句。
关键词:清高 遗世独立 世俗化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清高曾是个褒义词。清高的人一般说来是受到敬重的。”这是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金开城”先生《漫话清高》原文的第一句。我想,这后面没说出的一句大概是时过境迁,何处言清高之类无奈的话吧。清高,从历史一路走来,她到底承受了什么,经历了什么?
古人眼里,或多或少有着这样的观点:“认为反常规的极端行为就可以证明他们是‘真正的清高’。” 如陶渊明的“辞官归田园”。司徒空有句云:“陶令若能兼不饮,无弦琴亦是沽名。”不知为什么,古往今来,人们普遍认为“陶渊明”是清高之士,我却觉的他是打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牌子畏世潜逃,做不了官得不了志,标榜世人认为的清高美名也不错,于是乎成了千古佳话。清高就一定要局限于“遗世独立、隐世寂居、不问功名、不求名利”的框架中吗?我倒是偏爱李白。尽管他早期也追名逐利,但而后“安能催眉折要势权贵”的潇洒豪气,无不让人拍手称快,没有娇柔,没有造作。我炼丹药求神仙,我游山水冶性情,天生我才必有用,痛快而去也罢!
历史名臣“包拯”,众所周知。他做了官,拿了俸禄,得了“包青天”的美名,似乎这样“不隐世独立”就与清高挂不上钩了,可包公是古今历史公认的清正廉明,高风亮节的正义之神。一个真真正正的清高之士。听过“包公六十大寿拒礼与收礼”(1)的故事了吗?他可以拒收皇帝的礼,拒收好友的礼,但他真心地收下农民百姓的礼。清高啊!她未必要遗世独立,人们把她压的太紧,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在这样的传统观念和文化背景下,清高有会是怎样的遭遇呢?相信大家也知道庄子拒作楚国大官而闲然垂钓的故事。(2)他说楚国神龟死了的时候已经三千岁,楚王把它放在宗庙里供奉,却不知它宁愿在烂泥中爬,也不愿尸骨留在宗庙 。他就是那只乌龟。于是,清高演变到这,就成了庄子版的“钓清高”了。
清高,继续向前走去。套用现在哲学辨证的观点可以说:“‘清高’的‘价值趋向不仅未见疲软,反而有坚挺之势’现实与理论的巨大反差与奇妙错位,再次证实了‘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这个朴素真理。(3)“天知,神知,我知,你知”这句话大家可能耳熟能详,可知道它的出处吗?它说的就是“杨震拒金”的故事。当年还在他是荆州刺史的提拔了个叫王密的人,而后杨震调至东莱作太守途经昌邑,至王密作官之地时,王密夜送十斤黄金给他表示感谢,杨震拒收,就说了前面那句话,让王密羞愧难当,越是佩服杨震。古人清高,颇有做作之嫌,但杨震这种光明磊落的节操,不能不让人佩服。此乃真清高之人啊!
清高她是一帖经济实惠的良药,可以省却许多无谓的应酬和虚假的迎合。“清高”开始好像 有“变味”之势了,渐渐与“孤傲”扯上了关系。明·唐伯虎,一朝才子,书画大家,一字千金,尺画无价,是一代追星族的偶像。但他远仕途,淡名利,一生拈花惹草,极尽风流韵事,虽然放荡形骸,也算是清高之士了。(4)唐寅的清高能不为世俗所媚,不为流行所扰,也堪称独行侠般的清高了。在者,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场合去干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蠢事。常人都知道并天雪地哪有鱼钓,可他柳大学士就是要钓,着未尝不是一种孤傲的清高,或者说是半个“庄子版”的“钓清高”吧。
清高,从历史一路走来,到现当代,已经历尽沧桑。十年浩劫中,就连温良俭让的性情、温文儒雅的风貌也在扫荡之列。(5)于是,清高成了众矢之的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弃之如敝履。《孔丛子》有云:“夫清高之节,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烦虑,不择天下之至道,行天下之正路。”而这清高仅仅十年就土崩瓦解了。什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6),通通丢到脑后。君不见,在**注意和文化蒙昧主义统治下,“清高”被视为异端,知识份子中附炎附势,卖友求荣,投书告密,诬人利己,比比皆是。像傅雷、老舍这样傲骨嶙峋,宁死不屈的清高之士,简直是凤毛麟角。而像顾准这样忍辱负重,坚贞以终的殉道者,则是沙里淘金,硕果仅存。“清高”成了不伦不类的东西。
再到现在,有人认为“清高”已经不和时宜,甚至有“迂腐”之嫌。所谓“多少长安名利 客,机关用尽不如君”(7)。现代看来,“抛弃中国文人固有的清高一点也不值得惋惜,更谈不上耻辱”。人们高唱“让清高走向世俗化”,大势宣扬“告别清教徒和苦行僧式的穷苦生活,追求人类正常的富裕生活和物质享受”。(8)表示了与清高挥手告别的决心。
其实,没有人一开始就选择污染,人生不得志,生活不得意,不得不让自己放下“清高”,而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中国人的“清高”世俗化了。人们在灵魂深处痛苦挣扎,感情和理智处于二律背反的两难境地。人们尚且如此,再如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未尝不是这样。从古代的“不食周粟”到近代的“拒收联合国救济面粉”,从古代“弃官归隐”到现在的“下海捞金”,中国的“清高”的确世俗化了。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规律,“清高”的尺度已经不适应这个物欲横流的发展社会了。
如今,也有清风亮节之士,如“启功”老先生,门上贴条“大熊猫病了,谢绝参观”传为奇谈。是啊!清高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清高是一种傲人的好气质,清高也是一种处世的高修养,清高更是一种成熟的人生理念。(9)可真正能做到这种节操的人能有几人呢?也就是我在第一段中说的猜想“金开诚”先生没说完的“时过境迁,清高何处觅”那句无奈的话!
古往今来,看清高从历史一路走来,她太累了!诚然,古时不乏舍身取义之士,现今也有高风亮节之人,但这如寥廓夜空的那几颗不起眼的小星星,昙花一现般走向历史,被人抛弃在历史遗忘的角落。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标准,“清高”也一样。“遗世独立”或许是古人们公认的清高模式,而今,世俗化的清高也是现代文化,*经济的必然走向,这没有对错之分,只不过我们不应该把“清高”绝对化。既不要像古时般束之高阁,难以触摸;也不要要像*十年般弃如敝履,不屑一顾。今天的清高虽然走的痛苦,但也各行其道,勇往直前!每个人做好自己认为该做的,不怨天,不尤人,不做作,不自欺,足矣!
行文至此,可以搁笔了。最后附上一句,本人文中有些观点或许过于偏激,但纯属本人一家之言,虽是拙作,但也算是独到见解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04:20
清高 你说的是 褒义还是贬义呀 褒义有: 诸葛亮 关羽 狄仁杰 包拯 岳飞 张居正 海瑞 春秋战国有一些 如孔子 孟子……贬义 为*不择手段的人 都算贬义 有成语叫“自视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