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都有什么风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0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6:45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
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
住行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爬犁(满语称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贴地部分宽约1米半,上面铺板或做成箱式,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目前只在较寒冷的北部山区偶尔使用。满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独木舟(满语称威呼),由粗大原木凿空而成,可容数人。还有一种桦树皮船,制作较为麻烦。先做龙骨,里外附上桦树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当轻便。现在已经不多见,被现代船只所取代。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则推谢再三,男方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由于各地区满族风俗不同,也有新郎与迎新队伍直接到新娘家迎亲的。还有的地方有"旗俗不亲迎"之说)。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这些繁杂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满族聚居地区已经简化,并且融合了现代形式。比如插车,演变为男女青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各自由婚庆队伍陪伴,从自己的家里出发,行进至中途相遇时,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再一同到新郎家。还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变为新人拜双方父母。虽然有变化,但仍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满族的婚姻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生男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生儿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下奶”。并举行洗礼,称“洗三”。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一般在16岁时,男孩剃发,女孩盘发髻。至今在东北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葬俗
满族的丧葬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历史都很久远。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丧葬仪式是,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以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
停灵期内合家举哀,举行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下葬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要烧周年。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托、烧七、烧百日、烧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满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尚。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8:03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辛亥*后,满洲族改称满族。满族是以女真族为主体,吸收融合汉、蒙古及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满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17世纪四十年代,满族大量入关后,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
满族信仰萨满教,崇拜祖先,佛教在其生活中也有影响。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满族入关后,其服装与汉族服装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穿旗袍一般外罩一件马甲相配。马甲又称坎肩,是一种无袖短衣,有大襟、对襟、琵琶襟、一字襟等多种。
满族有立族谱的习惯。族谱又称家谱、宗谱、世谱等,是一种记录家族世系、源流、家族成员重要事迹、家族兴衰变迁过程 的谱表或文书。满族的族谱有谱单式和谱书式两种形式。谱单式记载比较简略,在碉磨纸或绢上书写先辈人名的世系表,用线表示血缘关系,长辈在上,晚辈在下,同辈在同一行。谱书式族谱记载详细,可以说是一部家庭的发展史。每隔若干年,家族都要在穆坤达的主持下,进行修谱,对家族人丁的增减情况进行登记。
风俗习惯
婚姻家庭�
满族婚姻一夫一妻制,男娶女嫁,子女随父姓。满族人十分重视修家谱,家谱按辈分,从祖 上一代代排下来,只记男子名,配偶只记某某氏。
见面礼节�
满族有孝敬长辈,讲究请安问好,重视礼节规矩的传统。男子请安要“打千”,左膝前屈,右腿下弯,上身前倾,右手下垂,问好。过年行跪拜礼。女子问安要双腿并立,双手放右膝上,曲膝弓腰,问好。此外还有相抱礼、执手礼等。
居室
满族的传统建筑形式是院落围以矮墙,院内有影壁(照墙),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有东、中、西三间,其中东、西两间为正房,门向南开。西间称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以西炕为尊,俗称“万字炕”,供有祖宗神位,西墙上有祖宗神板。
服饰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欢穿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的马蹄袖长袍马褂,头顶后束辫垂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脚着呈船形的双鼻皮条布鞋,大拇指戴搬指;妇女则多喜穿旗袍,梳京头或“盘盘辔”,戴耳环,腰间挂长手帕,天足,蹬花盆底鞋。
满族的帽子有礼帽(也称官帽)和便帽(现在叫的帽头),又分暖帽和凉帽;妇女戴"坤秋"帽或"卧兔",后来妇女头饰不断改进,贵族妇女多戴钢子,饰以绢花球翠。
满族入关后,满汉服装渐趋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魁力流传下来。经过不断改进,旗袍的样式逐渐成为直领、窄袖、右大开襟、钉扣拌、紧腰身、长至膝下、两侧开衩,穿上后既能体现身姿,又可显示女性的高雅大方。
睡扁头
满族的一种育儿习惯。即幼儿出生后,让他(她)仰面睡觉,枕头内装上小米之类的囊物。因为,幼儿在学会走路以前骨骼很软,有意识地"睡扁头",可使后脑约扁平美观,背部宽板健美。也可令幼儿的鬓角突起,不致成凹鬓角。这一习俗后被汉族普遍接受。
悠车
这种悠车是满族抚育孩子用的工具。悠车形似船,用绳子系在大梁上。当孩子要睡觉时,母亲就把他抱进悠车里,边唱边悠,孩子很快就入睡了。
神石、神竿、照墙
满族人家庭院里迎大门立一约6尺高的神竿,竿的顶端是包着一块红布的风磨铜顶,竿顶下约1尺左右,横置一短竿。神竿根部放三块石头,叫“神石”。神竿后筑影壁,影壁墙头饰有雨搭。传说,这些是祭祀先祖努尔哈赤的。努尔哈赤曾上山挖过人参,神竿就是他挖人参时用的索拨拉棍,即“索络竿”;神石就是野炊支锅用的石头;影壁就是背人参用的背夹。
禁忌
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满族人不吃狗肉,不打狗,不使用狗皮做的取暖物品。这与满族的犬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有关,也与狗在满族人生活、生产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有关。
食俗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大部分地 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梁米饭或玉米馇子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在夏季。
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 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等。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
满族人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典型食品: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①白肉血肠。②火锅。满族传统风味菜肴。③酸汤子。辽宁岫岩满族的典型食品。④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
节庆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中秋节。
添仓节
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虫王节
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9:37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其他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
满族历史悠久,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1911年辛亥*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本来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17世纪四十年代,满族大量入关后,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满族喜爱的娱乐活动还有跳马、跳骆驼及滑冰等。十八世纪中期,“八旗子弟”创作了一种新的鼓词,配合鼓板、三弦演唱,名为“清音子弟书”。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满族入关后,其服装与汉族服装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要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婚俗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世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
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称“打下发”。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车送亲,由其哥哥护送。如路遇井、庙、墓则用红毡遮住彩车,俗称"避煞神"。男方也同时用彩车迎亲,两车中途相遇,外辕相错,新娘由兄长抱到迎亲车上,称为“插车”。彩车到新郎家时,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让喜轿车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俗称"过火避邪"。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新郎要向轿门虚射三箭;也有实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轿底射,以免伤着新娘。接着,新娘被人扶出轿来到天地前,同新郎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使他们子孙满堂,白头偕老。
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女俱全的人)搀进洞房。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新房的床铺必须全科人铺设,洞房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称“响房”。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又叫“抱保媒壶”。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揭盖头”。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
食俗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等。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此外,日常蔬菜还有萝卜、豆角等。
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辽宁沈阳市的满族餐馆那家馆有100多年历史的,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典型食品: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白肉血肠、火锅、酸汤子、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大饽饽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大八件;小饽饽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小八件。大小饽饽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还有七星点子、八裂饼、核桃酥、到口酥等。
节庆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的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漫话旗袍
旗袍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服饰橱窗里,享有很高的盛誉。
旗袍是从满族古老的服装演变而来的。
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四开衩,即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紧身保暖,腰带一束,行猪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男子的长袍多是蓝、灰、青色,女子的旗装多为白色。
满族旗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坎肩有对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穿上坎肩骑马驰聘显得十分精干利落。
在满族南迁辽沈,入中原后,与汉族同田共耦,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由箭袖变成了喇叭袖,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衩。
至本世纪30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女性旗袍下摆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绣花卉纹饰。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40年代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这一源于满族的传统服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苛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
风味饽饽
饽饽是满族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金黄,有粘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面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气,别具风味。粘糕饽饽是用大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则成。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蘸着糖吃都行,既香又甜。
满族的饽饽很耐饿,携带方便,风味独具,至到今天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
酸汤子也是满族的传统饽饽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做成的。先用水把玉米泡开,磨成水面,再用布袋过掉渣滓,水面置桶里发酵,待到有酸味时,用漏斗或机器挤成面条状,煮熟即可食用。有时发酵过大,略有酸臭味,故又称“臭米子”。在辽宁叫“(左火右叉)子”。东北城乡,还设有(左火右叉)子馆,专营“臭米子”。
萨其玛是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其前身,是满族的一种传统糕点——搓条饽饽。制作搓条饽饽先把蒸熟的米饭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锤反复打成面团,然后蘸黄豆面搓拉成条状,油炸后切成块,再酒上一层较厚的熟黄豆面即成。搓条饽饽是昔日满族的重要供品,所以也称为“打糕穆丹条子”。后来,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缠”,更名为萨其玛,人们又称其为糖蓉糕。这种饽饽色、香、味、形具佳,深受人们的喜爱。
满族饽饽品种繁多,各有特色。金黄的小窝头,酥脆的炸馓子,松软的淋浆糕、细腻的大盆糕,此外,还有金丝糕、太阳糕、凉糕、酒糕、春饼等等,数不胜举,各领*,都是满族的传统风味。
“落草”之俗
满族称婴儿降生为“落草”。妇女临产时,将炕席卷起,放块石头压在席卷上,拿一些谷草铺垫在炕上,将孩子生在草上,故称“落草”。这种习俗带有浓郁的狩猎民族古朴、粗犷的遗风。干草既可防湿,又可以御寒。
如果生个男孩,就在家大门边悬挂木制弓箭,俗称“公子箭”。这并非真的弓箭,而是用树枝煨成弓,用红布缠三支箭,预祝孩子长大成名以后成为一名精骑着射的男士。如果生个女孩,则在大门右边挂一块红布条,象征吉祥。挂红布条逐渐演变为产房的标志。产房不许人闯入,因为生人会把奶水带走,谓之“采奶”。如生人不慎闯入,还得做一碗汤送来,称为“还奶”。小孩落生,要请一位本事大、性格好、长得好的人第一个到产房,谓之“踩生”。据说谁踩的生,孩子长大后就象谁。
孩子生下第三天,请一位儿女双全有威望的老太太给孩子洗浴。洗浴在大铜盆进行,内置槐树枝、艾蒿、热水等。老太太一手托着孩子,一手给孩子洗浴。边洗边唱:“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要比一辈高;洗脸蛋,做知县,洗腚沟,做知州”。最后,老太太用一根大葱连打三下婴儿,边打边说:“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的”。打完后,孩子的父亲将葱扔到房上,亲友们一起贺喜。
孩子满月后,将悬于门上的“公子箭”和红布条收回栓在子孙绳上,放在西墙正中北侧的子孙袋里,旁边供奉着“佛托妈妈”,是保婴之神,满族人家每到春秋,要祭祀佛头妈妈以求赐福。祭祀之时,把子孙绳从神位前拉到院里柳枝上,家族里未婚男女和抱孩子的妇女跪拜案前,众人叩首。萨满用柳枝蘸水洒向孩子头部,又让孩子在香碟前熏一下,意在驱邪,随后取下子孙绳上的五彩线,套在孩子的颈上。过三天把五彩线收回贮在子孙袋里。因五彩线称为“锁线”,因此此俗谓之“换锁”。
婴儿满月之后睡悠车,这是满族育婴的一个传统方法。悠车用薄木板制做,长2公尺,宽1.5公尺,两头呈圆形,有底、样式如船。用四根绳子系在房梁上,离地面有一定距离,将孩子放在悠车里。婴儿哭则乳之,不哭则摇之,十分轻便,母亲还可以干一些家务活。满族人家生第一个男孩,悠车由姥姥家赠送。
为了避免孩子翻动从悠车上掉下来,也考虑孩子长大后射箭胳膊平直,骑马腿的位置端正,便将孩子胳膊肘、腿膝盖、脚脖处用带子*起来,孩子动弹不得只能仰卧。因此满族少年身体多健美,很少驼背弯腰。满族以扁平头为美,因此多以小米或高粱装枕头,枕在孩子头下,俗称“睡扁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11:29
满族习俗
服饰
说到旗袍,人们往往会把它与妇女联系在一起。其实,旗袍是满族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服装,它的穿着范围不只限于妇女。旗袍,因为它是"旗人"(满族人又称旗人)所穿的一种袍子,所以后来被称之为旗袍。
满族男子穿的旗袍,其样式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圆领、大襟、窄袖、四面开禊、带扣绊。满族妇女所穿旗袍,从样式到做工都十分讲究。在旗袍领口、衣襟、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条或彩牙儿,有的还要镶上18道衣边才算是美。旗袍的样式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开禊从四面改成了两面;下摆也由宽大改为收敛;袖口也由窄变肥,又由肥变瘦,使其穿起来更加合体。现在穿旗袍的已不限于满族妇女了,它已成为各民族妇女普遍喜爱的服装之一。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的一种褂子。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
旗袍与马褂,在清代极为盛行。当时不仅满族人穿,就是中原和南方一些地区的其它民族,或由于*,或出于自愿,也渐渐地穿上了一些类似旗袍马褂的衣服。后来由于满族受了汉族和其它一些民族的同化,所以旗袍和马褂融进了其它一些民族服饰的优点。这样人们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它。虽然马褂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穿了,但旗袍仍在广大妇女中流行。
居住习惯
满族在居住方面是很讲究的。他们住的房子一般都高大敞亮,多为1户3间,其烟囱,不是从房顶上矗起的,而是建在房屋的侧面。它通过道孔与屋内的"万字炕"相通。而且其窗户纸大都糊在外面。 这种1户3室的建筑形式,便于屋内的通风,即可以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又可以使屋内保持一定的的温度。 在室内,满族的"万字炕"则是最有特点的了。
"万字炕",也称"转圈炕",它以西最为尊贵,是供祖先,祭神灵的地方。在满族人看来,客人要是坐在了西炕上,便是不礼貌的行为,是对主人家祖宗的极大不尊重,主人会因此而不快的,长辈一般睡在南炕,而晚辈则睡在北炕。
饮食
满族人不仅喜爱吃猪肉,而且其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烤全猪,就是其中最讲究的了,这是用来招待最尊贵的客人的。平常满族人吃猪肉的方法主要有"白煮"、“白肉血肠”、"小肉饭"等等。
满族人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凡是用狗皮做的东西都是禁止使用的。据说狗救过满族始祖的命,所以满族人对狗有特殊的感情。
祭祀
满族的祭祀活动神秘庄重,从程序到内容都十分讲究。整个祭祀过程分为:祭祖、祭神、祭神杆、祭星4个部分。
在祭祀的前 3 天,全族人就要着手准备了:要在院子的大门当中悬上一把谷草,这就是表示从挂草把的日子起,一直到祭祀完毕,不许头戴狗皮帽子和身穿孝服以及身体不洁的女人入门,而且此时也不许周济乞丐。此外还要准备一些祭祀的食品,这里最主要的有:黄米饭和几头猪。祭祀的日子一到,主祭人将暂存于外边的祖宗匣子请到家中,放在西炕南头的桌子上,然后再将屋里常设的祖宗匣子取下来放在下边。
祭祖,一般安排在白天。主祭人先将供桌及祖位架摆放好,然后将祖先请出,再把一头祭祀用的纯黑猪,抬到屋内南炕沿下。一切准备完毕后,主祭人诵读祭文,此时,所有参加祭祀的人都要按辈分依次跪听。读完祭文后,叩首起身,然后众人把猪抬到供桌前杀祭。杀祭时要将猪毛退净,并将大小蹄角和猪胆放在供桌的右边,然后再将猪抬到供桌上,猪头向外,脚要向右。祭神,有白日祭和夜晚祭两种。白日祭一般在祭祖之后。其
程序是:将祭祖时所杀的猪分解成12件,连同内脏一起到锅里煮,锅里不放任何调料。锅里所煮的肉,在上供之前都不许吃。供品摆设整齐后,先请主祭人在前跪读祭文,参加祭祀的人仍要按辈分依次跪听,然后主祭人率众人行叩首礼。夜晚祭神,一般分为两步。首先要从祖宗匣子中按先后次序请出七位祖先,放在祖架上,再请出两位摆设在祖匣盖上,每位设净水一盅,黄米一碟,将香碗、祭台放在桌上,然后燃起香和白蜡。之后,主祭人束腰铃、扎裙子,带领众人击鼓祈祷。然后在神位前杀猪祭祀。其次,在杀猪祭祀后,主祭人还要率众人进行背灯祭。此时要将门窗遮闭,不准人出入院内,如有外人来也不许进屋。主祭人将灯吹灭,手持铜铃,舞动腰铃,口中念念有词,祭毕,重新点灯,叩首,将祖神像放入祖宗匣子里,双手举起放到西墙祖宗板上,再将门窗打开,准许人出入。背灯祭所用的肉,要过 3 天以后,家人才能吃,但不能送给外人。
祭神树,是在日出时将祖先木像请到祭树前,面向东北。将一张干净的纸挂在树上,然后把祭猪抬到神树前,主祭人跪在祭猪的左方,众人跪在其后。在杀祭之前,先用酒或干净的水往猪耳朵里灌,猪感觉痛痒,就摇头摆耳,众人就认为这是神来享用了,如果猪没有什么反应,那么就是不祥之兆。杀祭之后,将猪分解成七部分,放到锅里煮,猪胆、下鄂骨及下水等挂在树上。主祭人将肉供上,叩首之后,众人将肉分食,但要把各部分的骨头送到神树前。
祭索伦杆子,也称祭天,一般是在祭祖后的第二天举行。祭索伦杆子用的猪,必须是无伤、纯黑的公猪,杀之前先将猪绑起来,放在索伦杆子前面,烧香祷告,然后再杀。猪骨头不能乱扔,要在当天晚上埋在索伦杆子下面,还要将猪脖子里的一块骨头挂在索伦杆子上面,猪胆、猪肠、猪膀胱等物放在索伦杆子上面的斗里,让乌鸦、喜鹊来吃,如果 3 天之内能被吃掉,便认为是很吉利的。
祭星,是在月落以后进行的。祭星的日期,不论是在某月,都要安排在初三或初五两天进行。等月落之后,先在上屋北炕当中设一个方凳,点燃香蜡。祭星人身穿黄纱袍,手拿血盆、尖刀,在室外西侧,距离祖宗不远的地方,把祭猪杀掉,这时屋内要将灯火熄灭。杀完祭猪后,祭星人咳嗽一声,屋内点灯开门,将猪抬进屋内退毛、分解。然后再将猪抬到原来的地方,叩首祭星,这时屋内再次熄灭灯火。祭毕,将猪抬回屋内,但不能见灶火。据说,熄灯闭光能使人神之间的距离缩短,既可以“对天直语”,又能使神明直接察觉到祭祀人虔诚的心情。
禁忌
许多人对乌鸦没什么好印象,甚至有厌恶之感。但满族人例外,他们非但不哄打乌鸦,反而对其倍加珍爱。在满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都立有一个高高的木杆子,这个杆子就是为了喂乌鸦、喜鹊而立的,在这个木杆子上面有一个斗,在斗里装有猪肉、猪下水以及米等食物,以此来喂乌鸦和喜鹊。
相传,满族始祖老罕王努尔哈赤在一次战斗中,他带着几个人与敌军遭遇。众多的敌兵眼看就把他们给包围了,万般无奈,老罕王努尔哈赤只好让所有的人都躺在地上装死,这时正好有一些乌鸦和喜鹊飞了过来,并落在了他们的身上。敌兵上来后一看,有许多乌鸦、喜鹊落在他们身上,就误认为这些人都死了。这样就骗过了敌兵,老罕王努尔哈赤他们死里逃生。
从这以后,满族人每到祭祀时,都忘不了乌鸦的恩情,总要拿一些猪肉、下水和米之类的食物来喂乌鸦和喜鹊,如果谁要是哄打乌鸦和喜鹊,那就要遭到众人的谴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13:37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67220.html?md=3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655072.html?m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