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读和建构中,寻求自我突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8 02:3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23:01
在研读和建构中,寻求自我突破
——读《学习活动的生态学分析:以“新基础教育”研究试验学校为例》(第2稿)
初读华师大张永博士的《学习活动的生态学分析:以“新基础教育”研究试验学校为例》,就被其中一段文字吸引:
“学生工作是同学生在校生活质量提升相关的教育实践领域。学生工作包含班级建设、年级组和学校学生工作、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整合、学校和社会与家庭的连接等不同层面。主题班队会是学生工作中集中性的班级教育活动。‘新基础教育’重视班级活动的开展,因为相关成果已经证明成功的活动犹如生活中的浪花、记忆中的亮点,在学生的生命发展历程中会留下鲜明的痕迹,在关键时期还可能成为学生发展阶段转换的敏锐触发点。”
再读这一段文字,目光聚焦在“敏锐触发点”这五个字上。网上查了一下,“触发点”,是指因触动这一点而激发起某种反应。联想到“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成长,有时是一瞬间的事”“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等,内心思忖:别人说的哪一句话,让他豁然开朗;成长中的哪一个情境,让他幡然醒悟;人生中的哪一段经历,让他变得成熟。人成长中的“敏锐触发点”存在于哪里?
一、“环境文化”,是浸润式体验的巴学园。
叶澜教授在谈到校园环境美时强调:环境美不是各种要素的相加,而是融合生气、人气和文气特征。生气是生命的气息,由花草、小路等自然事物体现。校园里不必有奇花异草,但要能看到普通的绿和花。人气体现为师生的精神和朝气。文气是校园文化的具象化。生气、人气和文气相互作用,也只有在一个有生气的环境中,才会有人气和文气。
2012年,有幸随“上海市双名工程访学团”来到北京二中进行学习考察,此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钮小桦校长对“空气养人”这一办学理念的解读: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如同空气,无味、无形、无痕,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校门口的一副对联
“为了实现理想走进来,为了服务社会走出去。”这是镌刻在北京二中校门口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展现了学校的教育境界、教育追求和教育气魄。你是为实现理想走进学校的,你就一定要服务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会做人,会做事,会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就会做题。服务社会就要认识社会,社会需要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人才。要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才不枉此生。
2.校园的碑石
在二中的校园里,你会觉得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有育德的作用。树阴中的石刻——“大爱”、“师魂”、“德是福根”等,体现着学校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认识。树人就要育德,而德是“万事之源,万福之根”。
3.音乐铃声
在北京二中,每当下课,听到的不是熟悉的“叮铃铃”,而是一段段旋律优美的曲调。“音乐铃”每3年一个循环,学生每天听到的下课铃声都不一样。曲子涵盖范围极广,古今中外都有,是学校的几位音乐老师一起设计出来的。这些中外名曲片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音乐欣赏水平,得到了美的陶冶。这正是北京二中“空气养人”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让学校的教育元素像空气一样,弥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时刻受到它的滋养与熏陶。
4、教师博物馆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张贴在北京二中教师博物馆内的一行标语,却道出了学校对教师价值的尊重和教师地位的认识。博物馆收藏了二中教师各个时期教育教学获得的各项成果以及教师各个时期曾经使用过的具有纪念意义、值得珍藏的物品,其中有教师所用的教案、讲义、备课本、听课本、挂图、教具、出版著作等。正是这小小的“教师博物馆”里琐碎的“陈列”,真正让教师们找到了“学校主人”的感觉,将学校建成了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尊师重教”就这样以铭记的方式,抒写成了教育者的人文情怀。
5、学生自主发展空间
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并排放置的哈哈镜,让走过这里的师生都会会心地一笑。每个班级一个展台,处处能看到学生、班级个性化的创作。如各班的班级发展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海报墙、校服展示橱等,只要是有关学生的事,都由学生自己来做主。因为有了如此宽松的空间与人文的空气,北京二中才有了“蜘蛛达人”,有了以学生名字命名的天文社,有了著名的金帆舞蹈社和金帆管乐社。因为有这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学校也成为了北京市培养创新人才翱翔计划基地校,同时也培养出了如舒乙、韩少华等社会名流。
6、“六百工程”
所谓“六百工程”,是指“百位名人进校园”、“百位校友进校园”、“走近百位学生家庭”、“百位教师进班级”、“百所高校进校园”、“百节学科素养课”。
每周五下午3点,二中师生都会聚在教室里上一节特殊的“课”:有历史、书法老师合作的《胸中丘壑,字里千秋——中国书法艺术与文人心性》,学生一边欣赏历代书法名作,一边听老师从历史角度介绍书法发展的特点;也有美术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藏书票的特色与演变;有语文组老师讲述《禁忌文化与民族心理》;还有化学老师为学生模拟实验,讨论地沟油……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都是二中“百节学科素养课”的课题。
钮小桦校长说:“不管在什么领域、作出了多大成绩的人,都是殊途同归:积累和机遇。当机遇来临的时候,平时有积累的人才会抓住机遇,这是成功的共性,这也是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启发孩子们体会到的。” “积累是孩子们缺少的,很多学生平时没有方向,没有明确的理想,没有规划意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似乎许多事情与他们无关,对于什么事情与自己有关,心里不是很清楚,就会丧失许多积累的机会。”
生气、人气、文气,在同一环境中相互作用,既凝成了校园文化,又滋养了精神朝气,为师生的共同成长创造了生态化的学习空间、人文化的活动空间,也构建成了理想化的精神家园。
二、“人际交往”,是互动式发展的生态园。
(一)班级为什么要设置“人人有岗位”?
目前的班级管理岗位,如班长、中队委员、课代表、值日生等,仅指向于满足班级日常管理需要。在“公共生活”视域下,我们就会超越管理思维,将因岗设人转变为因人设岗,赋予每个班级成员岗位,如绿化养护员、节能环保员、图书管理员等,将学生履行岗位职责不仅仅视为满足班级日常管理的需要,更作为学生在履职时与他人的沟通、协调、合作中体验诸如理解、尊重、宽容、平等、公正、诚信、友善、敬业等道德价值的重要载体。更有意义的是,每个学生在管理他人、被他人管理,服务他人、被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和感受权利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内涵以及之间的辩证关系,懂得行使权利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享受权利的同时要履行自己的义务的道理。
(二)家庭为什么要有“劳动服务意识”?
在一次全国德育工作年会上,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教授以“现代家庭教育新理念”为题,给来自全国的近千名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教育启蒙课。现在很多家长用家务劳动来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关教授指出,家务劳动不应是救火式、临时性的,应该通过长期的、有规律的家务劳动,培植孩子的义务感和责任心。
不做家务的孩子很难有出息。也就是说,劳动与孩子成才密不可分,而干家务是孩子最早、最基础的劳动形式。一些父母忽视了在家庭生活和家务劳动中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片面地认为孩子从课堂上、书本中才能学到东西,其实孩子通过劳动中的切身体验,了解有关劳动的知识,接纳正确的劳动观念,知道爱惜劳动成果,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才能启迪他们的劳动情感,锻炼他们的劳动意志,最终形成热爱劳动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现在有些父母常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你什么也别管,学习好就行了!”这是非常危险、杀伤力很大的一句话,它彻底割断了孩子和父母、家庭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这样的孩子不再有牵挂、担当和责任,也没有了柔软的天伦之乐。
所以,让孩子干点家务活,不会累着孩子,也不会耽误孩子学习,相反,家务劳动是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孩子从家务劳动中不但会学会很多的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与持家的不易,增进父母与孩子间的情感,更会让孩子树立起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让孩子树立起宏伟大志。想让孩子有出息,让孩子做一个“扫天下”的君子,那就让孩子从清扫自家的屋子开始。
(三)社区为什么要有“志愿者服务队”?
家庭和学校无法涵盖中小学生全部的学习时间。在家庭和学校之外,还有接近二者的社区。社区包括邻里空间和组织以及开放或半开放的公共空间和组织,如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动物园、社区服务中心和其他社区组织机构等。社区生活是日常生活中最具自由性的,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强度同社区生活质量直接相关。
2018年1月28日,应二中家长的邀请,我参加了“用爱连接世界,用心传递温暖”——“手拉手 心连心”大型公益活动,心中感慨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为什么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会齐聚临港,为什么一个大型活动从策划、招募,到成功举办只需要短短一周的时间,为什么活动中的每个人心被软化,情被感染。特别是其中“让我牵起你的手,陪你慢慢走”的环节,因为临港一小杨可小朋友的爸妈不在场,所以我成了临时家长,孩子牵着带了眼罩的我的手,用无声的语言指引我爬到高处、回到平地、低头穿越,在冷水、热水中洗手等类似于人生路上的各种场景。我把手交给她,她一路陪伴,用心指引,特别是用小手去抬我的左脚、右脚,给我递上餐巾纸帮我擦手,当到达终点的那一刻,眼罩后水雾渐起,不知什么时候心已被“亲情·信任”感动。当同样的情境进行角色互换的时候,我对她说“放心吧,我会保护好你的”,她聪慧可人,脚步稳健,从容淡定。当主持人说,现在请家长放手,让孩子们独自行走的时候,她虽然不是第一个起步的孩子,却是越走越坚定的孩子。感谢二中家长向我发出邀请,感谢杨可小朋友让我感受了一回“陪你慢慢到老”的滋味,整场活动让我看到了亲情的无价,爱心在涌动。生活中一切的相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在这个雨夹雪的冬日,亲情、守望、相助、感恩,让这个冬天变得温暖如春!冬天来了,春天也快到了!
这次活动,于我而言,社区是一个学习场;于杨可小朋友而言,又何尝不是;对于在场的每一个人而言,都有对志愿者付出的感激,对亲情互动环节的感恩,还有同伴之间守望相助的心灵滋养。在某一特定时刻,社区成了教师、学生、家长、志愿者学习成长的共同体。由此看来,学习活动的生态学研究的确有其积极的价值与深远的意义。
三、“以人为本”,是个性化成长的触发点。
2017年7月8日-9日,班级自发组织了“探寻绍兴文化之旅”活动。“以人为本”的活动体验,促进每个生命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 1 )尊重个体的生命成长。 A同学从刚入学时的执拗到现在的融入,实现了“一年一个样”的巨大飞跃。这次“探寻绍兴文化之旅”活动,他参与很积极,但是说到任务认领,他不乐意了。后来,在他妈妈的坚持和陪伴下,终于参加了这次活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他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一直在问这样那样的问题。回来后,他及时上交了“探寻文化之旅”活动感受。由于他的活动感言具体真切,获得了家长们无数点赞。他妈妈回应说:谢谢老师和家长们的鼓励,A同学昨天晚上从构思到成稿用了两小时,虽然文章稚嫩,但是全过程都非常认真、专注。打心眼里感谢老师组织这么好的活动,启发了孩子的心智,触动了孩子学习的*。因为每一个孩子的DNA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我们巧用智慧,善待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成长。
( 2 )等待迟来的生命花期。 B同学开学后情况比较糟糕,作业拖拉且质量较差,学习落后且脾气火爆,动手打人且不计后果等。这次活动,给了他锻炼成长的机会。离开了父母的庇护,活动过程中他没有吵闹喧哗,而是学会了观察,同学之间相处友好,所以老师给他“温顺友善”的评价。虽然平时他作业拖拖拉拉,但是这回老师说,不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下次活动谢绝参加,他居然都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活动感言真实性强,很接地气。先做人,再做学问。相信B同学在四年的初中生涯中,一定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花不开,并不代表花期已过;在等待花开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和恒心。
( 3 )走进心灵的生命预期。 C同学在老师第一次上门家访的时候,家长特别指出,位置最好坐前排,因为以前一直受“上课开小差、成绩上不去”的困扰。六年级开始的时候,他说初中老师都很好,很耐心。后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认真做眼保健康,导致班级行规经常被扣分,他和班级同学的距离越来越远,最后成了“边缘人”。这次活动,他很想跟同学合住一个房间,却又不善于表达;想和同学一起乘乌篷船游东湖,却又没抓住“三人组合”的机会,再加上妈妈(家长志愿者)对他的表现不甚满意,整个过程中他一直闷闷不乐。老师抓住东湖乘船的机会,和他们*俩泛舟谈心。老师告诉他,机会要靠自己把握,并借刚才“三人组合,惨遭淘汰”的场景告诉他,有时候机会稍纵即逝,要学会表达,学会说出自己内心的诉求,尽管不一定如愿,但至少你已经努力过、争取过。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只有走进他的内心,才能帮助他实现生命的预期。
( 4 )面对问题的生命导航。 D同学是一个外表独立张扬、内心敏感脆弱的孩子。这次活动报名,要求学生自主报名,家长全力支持。别的孩子都出于自愿,由家长在微信群中支持并报名,就她自己独立报名,还说是家长让她报的。第二天早上退房的时候,发现她房间的一个电视遥控器坏了。家长志愿者在酒店前台进行交涉,老师上车提醒孩子们,做错了事要学会承担,该赔多少就赔多少,当事人要做好心理准备。回到前台要了*,D同学跟老师说,可以向她妈索要赔款,老师一开始并没有反对她的意见,但是建议这件事最好由自己来承担,所以,她把钱交上来了。之后,老师告诉每一个学生,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学会承担责任,并以此为戒。在错误面前,假如我们不帮助孩子明辨是非的话,孩子永远不会在错误面前“吃一堑,长一智”,学会“我做错,我负责”。
学习活动的生态学分析,是建立在有关社会生态系统的四层次分析基础上的。该生态学分析框架中容易被忽视的是对人类个体发展的界定。布朗芬布伦纳有关个体发展的界定,实际上是对学习活动过程与结果的描述。发展的有效性是产生于个体观念与活动中的改变,能够迁移到其他情境和时刻,而学习的核心就是能真正变化的能力。因此,有关人类个体发展的生态学分析框架,也是有关学习活动的生态学分析框架。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仅要研究中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多样性,而且要研究这些学习活动之间是如何相互锁定和建构的。基于问题的学校学习活动、家庭学习活动、社区学习活动、游学活动,每一个学习活动项目,都意在为学生创设一个完整的体验学习过程。这恐怕就是张永教授提出的“学习活动的生态学分析”的魅力和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