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6 08:32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9
要深入研究。
首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人材之成出于学”,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当今世界,互联网快速发展,获得知识的途径变得迅捷,但也存在信息碎片化、知识快餐化的缺陷,一定不能“乱花渐欲迷人眼”,而要系统地学习,在系统学习中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敢于创新,在这个问题上,华罗庚有真切的体会:“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青年时代是思维最活跃的阶段,在创新上大有可为,最容易从接受学习转变到发现学习,从对某种定论的学习,转向由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再次,真本领是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理论必须结合新时代的新实践,以问题为导向,真正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国家发展需要破解的大问题、真问题。
读书的方法
就读书而言,则不同学科的书籍,应有不同的读法。如读自然科学书籍的方法与读社会科学书籍的方法,必有不同处。又如读文学书的方法,与读史学书、哲学书的方法,亦不尽相同。
从前梁任公著《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一书,选出中国几种重要的经书和子书,提示其内容大旨,指出读每一种书的特殊方法,更足见读书的方法,不但随人而异,而且随书而异。
因此,一人既有一人读书的方法,一书也有一书的特别读法。所以贵在每人自己根据他平日读书的经验,去为他自己寻求一个最适宜、最有效率的读书方法。而每遇一种新书,我们也要贵能考查此书的特殊性质,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去把握它,理解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9
就是说看书学习不能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不假思索、不求甚解。
看书学习应该结合上下文,联系实际,学会思考,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看到书中字里行间隐藏的信息,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全书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科学阅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阅读不能简单机械地重复,而必须带着良好的理解来阅读。阅读的效果取决于理解,而不是阅读的次数。
扩展资料
阅读可以分成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
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大多数这类资料,读者应该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法,眼睛像电子扫描一样地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
任何人想及时了解当前形势或者研究某一段历史,速读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考,视所读的材料而定。
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
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因此阅读时应该非常缓慢,自己能听到其中每一个词的声音,嘴唇没动,是因为偷懒。例如读“压力”这个词时,喉部肌肉应同时运动。阅读诗词更要注意听到声音,即使是一行诗中漏掉了一个音节,照样也能听得出来。
阅读散文要注意它的韵律,聆听词句前后的声音,还需要从隐喻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中获取自己的感知。文学家的作品,唯有充分运用这种接受语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们的聪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
这种依赖耳听—一通过眼睛接收文字信号,将它们转译成声音,到达喉咙,然后加以理解的阅读方法,最终同我们的臆想能力相关。
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
这种方法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象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读者的眼睛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
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经典著作阅读法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学作品的特色,以 使读者自己钻进所谓文学观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30
水是不会沾到鸭子毛上面的,比喻看书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看书就要仔细的阅读,能背的地方都背下来,甚至要看几遍,达到学懂弄通,真正的理解。才能求得真学问,也就是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