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9 19: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7 19:47
渠不改。古有斯人。
千载谁能继后尘。
春风入手。乐事自应随处有。
与众熙怡。何似幽居独乐时。
-宋•李之仪《减字木兰花·渠不改》节选
一
公元前188年(汉惠帝七年),刘启出生于代地,是时任代王的刘恒与窦姬所生。窦姬字漪房,曾是吕后侍女,后被赐予代王刘恒,随行代国。
公元前180年,刘恒被拥立为皇帝,即位数月后,公卿大臣请立太子。此时代王后与所生四子都已相继病故。而刘恒诸子中刘启年龄最大,于是刘启被立为太子,窦姬被册封为皇后。
公元前157年,46岁的汉文帝去世。同年六月,31岁的太子刘启继位,史称汉景帝。
刘启尊祖母皇太后薄姬为太皇太后,尊母亲皇后窦氏为皇太后。窦氏生年不可考,最后也做到了太皇太后。西汉初期,在儒家正统地位未确立以前,女性 社会 地位较高,能够发挥较大的 社会 影响力。薄太后、窦太后与吕后一样,都在当时朝政中有较高话语权。
刘启在位16年,国内*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社会 安定,他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汉武盛世”奠定了物质文化基础,公元前141年,47岁的汉景帝刘启驾崩,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
西汉十一代皇帝中国有九位埋葬在咸阳塬上,九座陵墓沿东西方向一字排开,其中阳陵位于汉陵群落最东侧,墓园占地3000余亩,整体保存较好,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和清理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皇家陵园遗址。
二
刘启少不更事,性格暴躁,并不是宽厚贤良之人。
刘启在长安城当太子的时候,吴王刘濞的儿子来长安朝拜。两人年纪相仿,便在一起饮酒下棋。下棋过程中,两人为琐事起了争执,刘启处理冲突的方式非常直接,举起棋盘把吴国太子当场砸死。汉文帝大为震惊,但也没有惩治刘启,只是派人将吴国太子的遗体送回吴国埋葬。
遗体送到吴国,吴王刘濞沉痛愤怒,拒不接收:都是刘姓子孙,死在长安,那就葬在长安,何必送来吴国下葬呢!
使者又把遗体拉回长安,文帝自知有愧,便在长安下葬。吴王从此对刘启充满仇恨,称病不再入朝。
刘启心胸狭窄,眦睚必报,做事手段狠毒。
邓通是宫中专职掌管行船的小官,是一个性格温和谨慎,待主忠诚,不喜张扬,不善交际的人。因为姓名音近“登通”,晚年开始求神问道、渴望长生的文帝知道这个姓名后很是喜欢,于是经常让邓通伺候陪伴。
有一次,闻名天下的术士许负为邓通相面。许负说:邓通最后会穷困饿死。
文帝知道后决心杀杀许负的名气,要让大家知道邓通的未来命运取决于皇帝,而不是术士的预言。文帝于是把邓通家乡附近的大小铜山都赏赐给他,还授予其铸钱权力。几年下来,邓通果然富甲天下。
文帝身上长了大脓疮,邓通常为其吸吮患处。文帝心里很是感动,故意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朕呢?
邓通丝毫不居功,而是答道:当然是太子最爱陛下。
某日太子进宫,文帝要刘启为自己吸吮患处。刘启虽然极不情愿,但也只能从命。事后刘启听说邓通经常为皇上吮痈,心里既感到惭愧,也对邓通充满怨恨。文帝驾崩,刘启刚继位,立刻没收邓通所有财产,明令不准人救济,将其活活饿死在大街上。
三
晁错是刘启太子时期的老师兼智囊,刘启即位之后,晁错深得宠信,先做内史,再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为巩固*政权,增加财政收入,晁错提出“削藩策”,计划逐步削夺收回各个诸侯国的封地,弱诸侯、强*。关于具体操作程序,晁错提出从诸侯势力最强大的吴王刘濞下手,先收回吴国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只要收回吴王封地杀鸡儆猴,其他诸侯就会遵命从之。
刘濞在封地苦心经营近四十年,私下铸钱,煮盐贩卖,蓄养逃犯,积攒了丰厚的家业。他对于刘启的杀子之仇一直怀恨在心,现在见朝廷下令收回自己的封地,便想着下一步估计要夺去爵位。他认为与其束手就擒任人宰割,不如举起大旗,说不定还能坐上皇帝之位。
刘濞举旗反叛。他联合各地诸侯王组成30万大军,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发兵长安。这次叛乱共有七个诸侯王参加,史称为"七国之乱"。
七国反叛的消息传来,刘启不知所措。这时晁错在朝中的对手趁机诋毁晁错离间刘氏子孙感情,引发诸侯叛乱,劝说刘启杀掉晁错。刘启此时丝毫看不到老师的忠君爱国,而是心中充满对晁错削藩引发叛乱的埋怨责备。
刘启于是假传晁错上朝,在路上将其截杀,并把晁错一家老小全部处死。
刘濞并没有多少*军事才能,他的七国叛军,被太尉周亚夫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就彻底平定,七王皆死。刘启趁机把诸侯国权利收回*,大量裁撤诸侯国的官吏数量,诸侯王从此不再有行政权和司法特权,六国(除楚国外)被废除。
晁错对刘启赤胆忠心,但却被刘启以欺骗方式诛族。刘启在七国之乱平叛后,也没有恢复老师晁错名誉或进行哀悼吊唁。(晁错被杀的详细故事,可参阅《秦汉 历史 人物评析之序言:读 历史 有什么用》)
四
刘启早年宠爱嫔妃栗姬,两人育有三子,刘荣为长。由于皇后无子无宠,因而刘荣被立为太子,史称栗太子。
刘启与姐姐馆陶公主刘嫖感情很好。刘嫖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刘荣,但是刘荣母亲栗姬却拒绝了这桩婚事,因为栗姬厌恶刘嫖经常给刘启进献美女。刘嫖最终把女儿嫁给了胶东王刘彻(刘启和王娡之子),但由此对栗姬怀恨在心。
儿女亲家没做成,刘嫖便经常在刘启面前说栗姬的坏话,想方设法称赞刘彻贤德。时间久了,刘启也认为刘彻德才兼备,对这个儿子更加宠爱。
刘嫖有了让女婿刘彻上位的打算。她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刘启告状:栗姬经常让宫女们在背后用巫术诅咒皇帝喜爱的妃子。
刘启对这种歹毒之事并不相信,刘嫖却不放弃,反复给皇帝吹耳边风。刘启有一次生病了,他嘱托栗姬:朕百岁之后,你要善待其他妃子和她们的儿子。
栗姬本对于失宠怀有愤恨,对于其他妃子哪有什么好感。率直的栗姬不仅答应刘启,展现自己的母仪天下,反而口出恶言拒绝皇帝。刘启由此对栗姬很是失望,也渐渐相信了刘嫖的告密。
刘启最终还是废长立幼,把太子刘荣废为临江王,立王娡儿子刘彻为太子,刘荣也成为秦汉时期第一位被废掉的皇太子。
刘荣任临江王后,因为侵犯宗庙土地而被抓,在*的严格审问下,刘荣因害怕而自杀了。
虽然《史记》记载,刘荣是被酷吏郅都给责问*死的。但学界普遍认为,从事件的整个过程以及刘荣死后汉景帝的反应来看,刘荣是被刘启*死的,目的是为新太子刘彻登基清空障碍。
栗姬缺乏*智慧,没有处理好与皇帝身边亲近人的关系,刘荣不仅丢掉了太子之位,而且走上了绝路。王娡促成儿子刘彻与刘嫖女儿阿娇婚事,不仅让儿子一步登天,自己也如愿成为皇后乃至皇太后。
五
刘启在个人道德品行上有众多缺点,但没有在 历史 上留下恶名,千古年来被当做明君传颂。主要原因是他前有盛世的开创者汉文帝,他做到了“景帝遵业”继承发展;儿子武帝又是千古名主光环闪耀,他为武帝崛起奠定了*物质文化基础。
在 历史 贡献和*地位上,汉景帝与清朝雍正帝比较相似,都是承上启下,发挥重要作用的君主。
一是*上颇有建树。
汉景帝加强*集权,通过晁错推行削藩。平定“七国之乱”后,各个诸侯王国封地人口大大减少,诸侯王国领郡由汉高祖时期42郡减少为26郡,而*直辖郡由15郡增加至44郡,朝廷与诸侯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彻底扭转。而且出台*削弱诸侯国权力,收回官吏任免权,仅保留 “食租税”,其他的煮盐、炼铁、采铜等高利润事业全部收归*管理专营。
二是经济民生长足发展。
汉景帝继续执行重农抑商国策,劝勉农桑,迁民垦殖。其中“租长陵田”给无地少地的农民,相当于把汉高祖刘邦陵墓附近的皇田都分给民众,这在历朝历代并不多见。景帝刚继位就将田租从十五税一降到三十税一,并把此税率成为西汉定制。继位第二年(公元前155年),景帝又把男子服徭役年龄从20岁推迟到23岁,而且提供置换选择,百姓可以不服徭役,每人每年缴纳300钱即可。
三是抑制豪强废除苛法。
汉文帝对于贵族豪强及功臣集团比较宽容仁慈,他们的子孙兼并土地,占有大量 社会 财富。汉初 社会 稳定发展的同时,阶层*分化问题也日益严重。文帝重用贾谊,推出禁止贵族功臣集团私自铸钱、大肆兼并土地、反对淫侈之风等举措。但这些人团结起来,指责贾谊“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要求皇帝予以处置。汉文帝在两难面前选择退让,不再坚持改革*,并把贾谊流放到长沙。
汉景帝则在抑制豪强的*制定、推行力度上比较强硬严厉,他重用郅都、王温舒、严延年等酷吏,惩治不法豪强,其间推行改革过程十分艰难,史料记载其间“流血十余里”、“余皆股栗”、“豪强肋息,威震旁郡”。
文景二帝都主动吸取前朝教训,废除苛法。文帝废除肉刑中的黥、劓、刖三种,并废除了连坐法和诽谤妖言罪。但文帝推行了笞刑(用竹/木板拍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当时制定笞刑数量时没有考虑犯人承受能力,被判笞刑三百到五百的人,经常被当场打死或者残废。
汉景帝进行了改革,将笞刑数量先后两次按照对半幅度减少,最低降到了一百;规定受刑部位必须是臀部(相对肉厚,不易残废);刑具也明确长宽厚度,不准有竹节以免犯人太疼;行刑过程,执行者不得换人,这样执行者打累之后,力度会减轻,犯人受伤几率降低。景帝还推行“卖爵令”及“黩罪之法”等措施,给犯人多种惩罚选择,这些措施也让底层百姓得到好处。
四是创立官学文化复兴。
中国古代 社会 的地方官学,自汉景帝开始初设。蜀郡郡守文翁,重视教化,在成都建立学宫,招各县子弟入宫为学,汉武帝对于文翁设学之举甚为赞许,下诏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中国的地方教育自景帝时期文翁为始。
景帝思想比较开明,除了尊崇黄老学派外,并不禁止其他学派发展。景帝任命董仲舒为博士,在宫廷中讲授《公羊春秋》。这对儒家学说的复兴,武帝时期上升为“儒家正统”提供了前提条件。
五是积极防御和平外交。
景帝继续采取对外和亲*,安抚四方。对于北边匈奴的小股*扰,景帝没有组织大规模反击,而是注重积极防御。在少数几次反击匈奴的战斗中,涌现出“飞将军”李广、“不败将军”程不识、“战克之将、国之爪牙”郅都等一批优秀将领。景帝注重温和外交,在匈奴的边界地区多设立关市,促进汉匈贸易,形成相互交融局面,消解战争因素。
公元前141年正月,刘启病重,他在病中为16岁的太子刘彻主持加冠(成年礼)典礼,随后不久,刘启病死在长安未央宫,享年48岁。
“文景之治”开创了汉初盛世,继承者刘彻开疆扩土威震四方,一个强大的汉帝国屹立在中华民族 历史 的长河中。
下期预告:《太后王娡》汉景帝有6位嫔妃、14个儿子,刘彻在诸皇子之中年龄位居第十。西汉初年皇帝正妻为皇后,王娡也只是个夫人身份。刘彻最终能被立为太子,并顺利继位,与王娡的际遇和智慧关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