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8 18: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06:47
导语:中国的传奇故事十分丰富,其中远古时期的神话传奇更是深入人心,例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其中,“嫦娥奔月”和“后羿射日”中都有一个叫后羿的人物,再加上中国历史上有“羿”的传说,神话故事长期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容易混淆。实际上,羿和后羿是完全不同人物,而且被民间长期误解。本文从“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谈起,浅谈国人对“羿”的长期误解。
羿,汉字释义为:鸟类张开翅膀旋风向上飞翔。在《说文解字》中,羿的意思是:
羿,帝尧射官也。
在“尧舜禹”的“尧”时期,有一种官职名叫射正,其长官名叫羿,羿因善射而闻名。在《管子》中有记载:
羿,古之善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操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之道。
这里说,羿在古代十分善射,拿着弓箭,调节弓的力量,百发百中。
在《楚辞》中,也有羿的记载,曰:
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综上可以知道,羿是“五帝”之一的“尧”手下的一名擅长射箭的*,此人射箭百发百中,是一个真正的历史人物,而不是神话人物。
除了上述所说的羿外,在历史上,还有其他的羿,《左传》中有曰:
羿居穷石之地,故以穷为国号,以有配之。犹言有周、有夏也。后,君也,穷国之君曰羿,羿是有穷君之号。
也就是说,在夏朝的时候,穷石之地有一个部落,以穷为国号,配上一个“有”字,因此成为有穷氏。有穷氏的历代国君(部落首领),被称为羿。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夏朝建立的时间比尧要晚,这的羿,和上文尧时代的羿不同。
第二,这里的羿,指的是部落有穷氏的国君,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所有的国君。
因为尧时期的羿在前,夏朝有穷氏国君的羿在后,因此有人把有穷氏国君称为“后羿”,把尧时期的羿叫“羿”或“大羿”。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
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帝尧以上,世掌射正,至尧,赐以彤弓素矢……历虞、夏。
按照司马迁的意思,夏朝的后羿和尧时期的大羿是有血缘关系的,不过这种说法在其他史书上并未提现,因此待考。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羿比后裔所生的年代要早,羿善射,而后裔是有穷氏部落的国君,而且,后裔不是指某一个人。
后羿射日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大致意思是,天上出现10个太阳,庄稼死亡,海水干涸,海里的猛兽都跑到了岸上,危害百姓。后羿搭弓射箭,射掉9个,仅剩一个太阳,形成昼夜,人们才得以生存。
“后羿射日”这种妇孺皆知的故事,其实是一种误传,因为射日的人并不是后羿,而是大羿。据《山海经·秋水》曰:羿射九日,落为沃焦。
在《淮南子》中,描述的更为详细,曰: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上射十。
需要说明的是,《淮南子》里的意思是,天上本来就有10个太阳,只是他们轮流出现,每天只出现一个。到了尧时期,10个太阳突然同时出现,尧命羿射掉了9个。
在先秦时期的名著《楚辞》中,也有同样的描述,曰: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不管是《淮南子》还是《楚辞》,都明确指出,射日发生在尧时期。也就是说,这里的羿,是指尧时期的 “大羿”,而不是“后羿”。因此,虽然“后羿射日”是神话故事,但真正的主角,应该是“是羿”,所以,这个故事应该是“大羿射日”或者是“羿射日”,和后羿没有关系。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和中国的中秋佳节密切相关,因此知名度较高。在传统的嫦娥奔月故事中,人们认为嫦娥的丈夫是后羿。“嫦娥”二字在《辞海》中的解释是:
后羿的妻子姮娥。相传因偷吃不死之药而飞升月宫,成为仙女。汉朝文人为避汉文帝(刘恒)讳,改“姮”为“嫦”。
也就是说,根据人们常用的《辞海》的词条来看,大家普遍认为,嫦娥的丈夫就是后羿。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嫦娥的丈夫就是有穷氏的国君了。最早关于嫦娥的记载,出现在《归藏》中。《归藏》于1993年在湖北江陵出土,它和《周易》《连山》并成为古代的“三易”,历史年代久远。其中,《归藏》记载云:
归我曰:昔者恒我(嫦娥)窃毋死之□奔月,而枚占□□有黄。有黄占之曰:吉。
这里记载,嫦娥奔月在当时是一种吉兆,而且,并没有包含爱情故事在里面。
到了西汉时期,《淮南子》把这故事加工为: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也就是说,羿从王母娘娘那里得到了长生不老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偷服用后奔月,在月宫中变成了蟾蜍(*)。而此文中的“羿”,和上文引用尧时期的羿同出一文,也就是说,嫦娥的丈夫羿是尧时期的羿,应该是大羿,而不是后羿。
在《后汉书·天文志》中也记载:
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
这里所说的羿,也是大羿,而不是后裔。
综上所述,嫦娥奔月的故事虽然出名,但因为在民间流传时间久远,人们容易被羿当做后羿,包括《辞海》在内的通用词条解释,都将其混淆,何况民间文学,哪能轻易分清。但实际上,嫦娥奔月的故事,其男主人公应该是大羿,和后羿也无关。
这么说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男主角,都应该是大羿,而非后羿,那问题来了,后羿在历史上难道不出名吗?非也,后羿虽然不是指一个人,但最出名的后羿,也足以在史书上留下一页。
本文开头提到,后羿是夏朝的一个诸侯国有穷氏的国君,按理说他应该是夏朝天子的臣子。夏朝的起源可追溯自大禹时期,大禹治水有功,得到舜帝的禅让,但大禹的儿子夏启(下图)把“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从此建立夏王朝。夏王朝是由许多部落组成,其中后羿所在的有穷氏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述,夏朝前几代天子的世系应该是大禹——夏启(大禹子)——太康(夏启子)——仲康(太康弟)——相(仲康子)。《左传》云:
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
杜预注云: “禹孙太康,淫放失国,夏人立其弟仲康。仲康亦微弱。仲康卒,子相立,羿遂伐相,号曰有穷。”
也就是说,在夏启时候,他的儿子太康荒淫无道,夏朝大臣立太康的弟弟仲康为天子。仲康死后,他的儿子相被立为天子,而后羿在这个时候,开始以有穷氏部落的名义,讨伐相。
后羿在经过多年的斗争中,把夏朝天子相打败,成功取而代之。但根据《尚书》的记载,后羿并没有取代夏朝天子,而是成为了一代权臣。也就是说,后羿在夏朝天子相时代,就已经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但好景不长,后羿在夏朝依仗权势胡作非为,失去大臣支持,相的遗腹子少康经过努力,诛杀后羿族人,重夺夏朝政权。《左传》云:
“后羿死,立少康,灭奡於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遂亡也”。
即,后羿死后,少康复国,后羿所代表的的有穷氏,彻底被灭。
综上所述,后羿在夏朝历史上,也曾经是霍光式的大臣,可以主导天子的废立,权倾朝野。因此,后羿才如此出名。
通过论述羿和后羿本是不同的概念,然后又指出 “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男主人公应该是羿,而非后羿。但后羿在历史上也曾赫赫有名,但因为“后羿”和“羿”,名字相近,名气也大,人们容易把羿的故事,张冠李戴到后羿头上,因此才出现长期的误解。
本文参考资料:《说文解字》《管子》《楚辞》《左传》《史记》《山海经·秋水》《淮南子》《辞海》《归藏》《后汉书》《尚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