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2:47
第二节 中医对脑心同治的认识
一、中医对心与脑生理关系的认识
(一)心主神明
藏象学说认为,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活动中,神志活动由“心”主宰。《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指出心具有主神志的功能。所谓神,即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它不仅是人体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影响整个人体各方面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灵枢·本神》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指出人能够接受外来信息并作出相应反应。故《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说明心在五脏整体系统中居统治地位,是人体的*中枢。《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血者,皆属于心”。意指心除主神明外,尚且具有主血脉的功能。“心藏脉,脉舍神”,“血者,神气也”。心在人体活动中主神志和主血脉,而且两者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正因为心具有主血脉的功能,才有了主神志的功能。因此,心主血脉的功能出现异常,也会带来主神志的功能改变。
(二)脑为元神之府
“脑为元神之府”,语出《本草纲目·二十四卷》“辛夷”条下。李时珍最早明确提出脑与神志活动具有密切关系,其功不可没。脑居颅内,为髓之海。《灵枢·海论篇》谓:“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从其解剖位置上看,上至于天灵盖,下至于风府穴,藏于颅腔内。脑的生理功能主要与人体某些运动及头部某些器官功能有关。清·汪昂在《本草备案》中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的记载。王清任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医林改错》中记载:“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计之清者,化而为髓,有脊髓上行入脑,名曰脑髓,两耳通于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从而把忆、听、视、嗅、言等均归为脑的生理功能。近代学者还提出:“脑为奇恒之府,其功能为藏髓,主领肢体”。以上均表明,祖国传统医学对脑的生理功能已有了科学的认识。
(三)心脑共主神明
近代中医学家结合医学发展,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心脑共主神明。何廉臣认为:“盖以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心主神明,所得乎脑而虚灵不昧,开智识而省人事,具众理而应万机”。张锡纯则提出:“人之神明,原在心与脑两处,神明之功用,原心与脑相辅相成”,认为神明有“元神”、“识神”之分,“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亦有体用之别,“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神志活动的产生是由脑而达于心,由心而发露于外”。“盖脑中元神体也,心中识神用也。人欲用其神明,则自脑达心,不用其神明,则仍由心归脑”。“元神在脑,识神在心,心脑息息相通”,神明往来于心脑之路,脑为统帅,心气上入于脑,心脑神明贯通,主宰人体生命活动,产生意识思维并支配其相应行为。因心脑共为神明之府,又有血脉相通,故“一处神明伤,则两处俱伤”。脑之神明伤,可累及于心,心之神明伤,可累及于脑。以上论述明确地阐述了心与脑的生理功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中医对心与脑异病同治的认识
祖国医学认为本虚标实、久病入络是心脑异病同治的病理基础。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入络入血等临床特点,其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为慢性迁延性疾病,均属络脉病变。此两类疾病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综合而看,不外乎本虚标实。心肾阳气亏虚为本,痰浊、瘀血阻滞为标。肾之阳气为一身阳气之根本,具有温煦、鼓动心阳的作用,而心之阳气则为血液运行之动力,能够推动、温煦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若患者年老久病,肾元亏虚,肾阳不足,无力温养心之阳气,心阳心气不振,血脉失于温养,鼓动无力,必将影响血运,最终致络脉瘀阻,如王清任所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血液在血管中运行势必迟缓乃至瘀阻”,形成络病。瘀血阻滞,气机不畅,津液运化输布失常,进而内声痰浊,痰瘀久留,互结而阻于络脉,使病情更加复杂。心肾阳虚,痰浊瘀血阻滞心络,痹遏胸阳,心失所养,发为胸痹、心悸,出现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肾阳亏虚,脑失温养;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兼之瘀血阻络,脑络不畅,清窍失养,则出现眩晕、耳鸣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故久病入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最终病理转归,而因虚致实,痰瘀互结,络脉瘀阻则是该两类疾病共同的发病机制,其实质是虚、瘀、痰并存,其中络虚是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始动因素,并由此导致络病经久难愈,渐成痼疾。病久入络,不仅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更是疾病的一种演变规律,包含有具体的病邪、病性、病位等内容,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它表明多种病症发展到一定阶段均存在络脉病变,此即是多种疾病的基础病变和发展总趋势之一,也是许多疑难疾病在“入络”阶段异病同治的病理基础,由此为脑心同治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