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1 03: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3:55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以下是我整理的能言之鸭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①才名播海内,居吴中,然性浮薄。时有内官②,经长洲,于水滨见一花鸭,弹之而毙。守者告之,乃乘小舟,修表章,告内官曰:“某养此鸭,能人言;方欲上进,君何杀之?”乃将表示之。内官惊而且惭,酬之银盏。临行询之,竟解何言语。陆曰“教来数载,能自呼其名尔!”
本段注释
1.陆龟蒙:人名,晚唐诗人,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江人,编著有等。
2.内官:宦官,司宫中之职,与朝官相对,皇帝身边的人。
3.修:书写。
4.表章:上奏给皇帝的文书。
5.竟解:懂得
6.然:但是
本段翻译
才华名扬全国,居住在吴中(为今苏州南部),然而性情轻浮。有宦官乘舟出行经过苏州陆龟蒙所居之地时,在水塘边看见了一只花鸭,于是用弹丸攻击而杀死了这只鸭子。牧鸭的人告诉了陆龟蒙,于是(他)乘着小舟去见宦官,写下奏章,对宦官说:“我养的这只鸭子,它会说人话,我刚准备献给皇上,你为什么要杀死它?”于是就拿奏章给内官看。宦官听后既吃惊又惭愧,把银盏送给他。临走的时候询问道,这鸭子会说什么话。陆龟蒙答道:“教它好几年,能叫自己的.名字罢了!”
扩展阅读:文言文概述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第一个“文”字,为“纹”,修饰之意。“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两字,就是修饰过的语言,即书面语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得正式书面语的资格。 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比如像说,“你吃饭了吗?”。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书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中国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当代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