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设问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18:10
课堂提问是教师传授知识﹑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形式,是高中数学课堂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学习讨论﹑探索切磋等过程,都需要通过提问来实现。课堂有效提问的核心是“有效”,教师提出问题后, 能让学生感到问题的难度,又让学生感到自己能够完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掌握一些课堂提问的策略,充分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以期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一、有效提问要有助于完成课堂学习目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有效提问必须有助于完成课堂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问的问题应源于对教材正确、深刻的解读,有效提问的问题设计要建立在教材全面、系统、深度解读的基础上,有效提问不能仅局限于“答案”的呈现,而应该追求得出“答案”的过程,在过程中寻找、挖掘教材中的学科素材设问并得出解答。
教师在进行有效提问之前,首先在课前备课时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理清教材内容的脉络,将教学知识点放在整个小节、整个章节、整个学段乃至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来审视,明确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推敲教学活动的细节,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因素,树立为学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服务的思想,在课堂学习目标和问题设计中考虑到各种教学行为对学生综合性、长期性目标实现的影响。
二、提问应具有开放性
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当然,课堂上的提问也应该是开放的。这里的“开放”并不是指随意提一些问题,而是要求问题本身和问题的措辞在保证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做更多的脑力活动。教师的注意力应多集中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所反映的思维过程,而非问题的答案。
如果提问的答案仅仅用“是”或“否”就可以表达,那学生的思维过程就大打折扣,甚至还可能完全不动脑筋。在这一点意义上,我们的提问问题要注意两个条件:
1.范围。
问题的范围是指有关问题的可能答案的宽阔度,刚一起步的问题应给予宽广的范围。
2.目的性。提问本身是教师期望从学生的回答中获得什么,尽管问题是开放的,也希望学生的回答具备“具体、正确和完整”的特质。有时教师的提问不能诱使学生寻求到答案,或学生的回答离教师期望太远,教师应要求学生回答得更完整或更合理,回到有效的提问过程中来。在处理用解析式变换求函数的值域的问题时,教师希望学生用方程思想看待函数解析式,但学生往往难于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教师提问时要把方程与函数的联系作一点解释。
提问的一方面是教师想引导学生做出特别的反应、回答或理解,另一方面是教师不想牵着学生走,以致使学生失去大量进行思考的机会。由于所有的问题在本质上都有指向性,再开放的问题都不例外,故在高效的提问中,教师应寻求开放式问题与详细的、理由充足的回答之间的平衡。
三、把握好提问对象
教师在提问时还应把握好对谁提问的问题,这是广大高中数学老师们在进行课堂提问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即要根据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来选择适当的提问对象。在课堂提问时将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针对平时不太爱发言且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提问,而将相对较难的问题针对数学基础较强且平常爱好发言的学生进行提问,难度中等的问题可以让全体学生一起回答,通过这样的差别对待达到统筹兼顾,调动课堂提问整体参与度的目的。
四、提问之后要尽量给予积极的评价
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吸收,同时,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温故知新。
所以,在提问过程中,老师应该及时地给予反馈,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从而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对每一位同学的回答进行判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在给予学生动力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更新和重组。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提问,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帮助每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进行独立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有效提问的真正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