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一家人下场如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4 03:0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4 23:03
樊哙,汉初名将,本为屠户出身,但在秦汉交际的风云时代,樊哙以他特有的胆识和作为,一步步获得了位极人臣的地位和荣耀,其身后家族命运又几番波折,其起伏跌宕更是充满着层层谜团。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大军摧枯拉朽一般的动摇了秦帝国本不稳固的统治。刘邦,作为这个时代的弄潮人,在时局的推动下,半推半就的登上了那个属于他的 历史 舞台。
一、白手起家
作为刘邦最早的支持者,追随者,樊哙可以说是他的股肱干将。刘邦的部下班底主要分两个大方面,一是嫡系故老,二是诸侯投诚。嫡系故老中,樊哙属于更近一层的亲族将领。樊哙的妻子即吕嬃,是刘邦正妻吕雉的亲妹妹,这样樊哙与刘邦便结成了姻亲关系,地位在刘邦阵营中超然。与樊哙类似的刘邦嫡系,还有卢绾,吕氏诸将,吕泽、吕释之等人。他们在亲属关系上,离刘邦最近,且在刘邦起兵初期,供给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所以较嫡系萧何、曹参、周勃等,这些人享受着更大的投资回报,但也承担了更大的投资风险。
随着汉帝国的建立,吕后的哥哥吕泽战死,卢绾叛逃,实际上,在勋贵之中,樊哙成了硕果仅存的既亲近且有功的大臣,依靠吕后的声势,樊哙很自然的跻身汉帝国的权力*,并成为刘邦和吕后重要的亲随重臣。
二、夫妻店里的小跟班
众所周知,汉帝国是典型的夫妻店,整个帝国东西相加四百年,有近一半时间是女人主政,三分之二以上有女人干政的影子。而这个传统的开创者,就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正统史书中唯二进入帝王本纪的女性——吕雉。吕雉果敢刚毅,十分有谋断,她本人是刘邦打天下的战友,也是刘邦晚年诛灭异姓王的得力助手。在这个过程中,韩信作为异姓王中对刘邦最具威胁的一人,一直是刘邦集团极力防备和打击的对象。从前202年项羽被消灭,到前197年韩信被杀,只有短短不到五年时间,刘邦下手之快,之急迫,可见一斑,而这其中,就有樊哙参与的影子。
韩信自被刘邦贬为淮阴侯后,便留居长安,形同软禁。韩信为人孤傲,虽与张良,萧何并称三杰,实际上韩信的位格更高一些,是属于与刘邦有半个平起平坐之资格的人,二人在灭楚之战中,同为王爵,虽然韩信的王爵是刘邦所封,但考虑到刘邦的王爵也不过是项羽所封,所以,二人的君臣之分,在韩信封王时,就已经有所动摇。在汉帝国初年,只有彭越,英布的资格能与韩信相仿,刘邦其他大臣都要靠后站。这不是后人的自说自话,这是韩信在当时自己的认识。史*载,韩信在长安时,常居怏怏,羞与灌绛同列。灌,指的是灌婴;绛,指的是绛侯周勃。要知道,这两个人在刘邦嫡系里,是仅次于萧何、曹参的人物,但韩信依然瞧不上他们。其实,在韩信眼里,现阶段活着的人中,或许能和自己相提并论的,就是当年垓下之围中,摆下四面楚歌的那其他三位大佬——刘邦、彭越、英布了,而能胜过自己的,只有刘邦。可巧合的是,樊哙和韩信的关系特别好,每次韩信去樊哙家做客,樊哙都要恭恭敬敬,行君臣之礼,口称韩信为“大王”,自称自己为“臣”——“大王乃肯临臣!”这种恭敬的态度,让韩信这个直心眼子十分感动,离开樊哙家时,为了照顾自己的自尊心,还不忘说一句“没想到我竟然混到了和樊哙交朋友的地步!”由此可见,韩信的性格应该是有一定缺陷的,至少在仕途官场之中。可樊哙一介大老粗,其文化水平估计还不如后世有勇无谋的代名词“灌绛”,怎么会在对待韩信的态度上,与那老哥几位有天差地别的差距呢?显然,樊哙背后有吕嬃,有吕后。可能多少个不为人知的夜晚,吕嬃与樊哙对坐私室,都要聊起姐姐、姐夫的国家大计,于是,樊哙再粗野,也知道其中的窍门和玄机,于是老实人樊哙充当了一个好演员,很好的麻痹了韩信,同时可能也从韩信对他的这份信任中,为连襟刘邦、大姨姐吕后套取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机密情报。
三、大姨姐当老板的时代
正是这些关系,刘邦对于这个连襟一定是很不放心的,因为他知道太多帝国的秘密,这些秘密很可能会随着刘邦和吕后的去世而永远的埋藏在 历史 的深处。于是刘邦死前,曾派自己的心腹,陈平,去逮捕,并杀死樊哙。当然,正史记载,刘邦是因为有人说樊哙会对赵王如意不利,才想痛下杀手。其实,刘邦应该知道,真正会对如意不利的,是吕后,至于樊哙,他不过是个跟班,即便杀了樊哙,如意该死还会死。所以,刘邦要杀樊哙的真正目的,除了病重糊涂了这个原因外,更多的是不想让让樊哙参与后刘邦时代的帝国*,以及最后卖个人情给吕后姐妹。刘邦派陈平去干这件事,实际上也是有深刻的考量,除去陈平个人品格,以往作为等等方面因素,陈平的出身,也十分重要。陈平是刘邦重臣,但并非嫡系,他和张良一样,都是从诸侯军中投靠到刘邦账下的人。正是这个身份,刘邦才放心让陈平去做这件事,因为亲族嫡系,大多和吕后、樊哙交情深,指望他们去杀自己的老朋友,老乡里,是不太可靠的。事实证明,后来诛灭诸吕的主力,还是陈平。至于周勃,一介武夫,从他父子后来两代人的结局来看,周勃算是地地道道被人当了*使,当然,这是后话。
可陈平也没有干这事,他很聪明,知道给自己下命令这位不久于人世,将来帝国的当家人还是那位吕后陛下,所以他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案,将樊哙逮捕,但不杀死,押送活的樊哙去刘邦那里,让刘邦自己杀。不愧是陈平。不过人还没到刘邦那里,刘邦就死了,这让陈平长出了一口气。吕嬃却对陈平很不满意,多次让吕后治陈平的罪,陈平则采取了更高一筹的自污*,整天装孙子,装傻子,成功骗过吕后,甚至还获取了吕后的信任。其实,吕后也有苦衷,原因就是作为中间派,陈平这种人和张良一样,都是离刘邦不近不远的人,在刘邦死后,这类人是重点拉拢对象,而自己娘家人,则是重点培养对象,老一代沛县嫡系及刘家宗族,则是重点打击对象。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樊哙作为亲族一员,荣升大将军,左丞相,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位极人臣。
四、三坑好青年
好景不长,前189年,也就是刘邦崩后四年左右,樊哙去世,其子樊伉继承樊哙爵位。又九年后,吕后驾崩。吕后作为汉初杰出*家,其*手腕足可以成为千古楷模。临终前,吕后告诉自己两个掌管京城禁军的侄子,我封诸吕为王,大臣不服,我死了后,你们一定要牢牢抓住军权,不要离开京城,也不要给我送葬。参见四百多年后的高平陵之变,就是曹家那两个猪一样的儿子没有接受类似正确的意见,兄弟二人齐齐出了京城,才使得司马懿成功发动政变,上位夺权。可见真知往往在没有被应证前,并不被人所重视,一旦应证,又会有多少变故甚至杀戮。吕后的遗言,可以说是吕家维系存在的金科玉律,却最终也没有被有效的执行。吕产兄弟确实没有给吕后送葬,这点上,他们是很听话的,也是因为他们的听话,延续了吕家几天的光景,并让陈平等老臣费了一些周折。为了打破僵局,陈平让吕禄的好友郦商去骗吕禄,大致意思是说,现在你们很危险,太后封你们为王,大臣和宗亲都不满意,早晚大祸临头。吕禄自然要问这个大明白怎么办,郦商就说,我给你们指条明路,大臣们就腻歪你们有兵权,他们担心呐!这样,你把兵权交了,老老实实回封地做个太平君王,不是一件好事吗?这么拙劣的说辞,要是吕后听到,估计门牙都能笑掉,或许这位老太太在笑完了后,还会亲自抽郦商两个嘴巴子。但吕禄却动摇了,他觉得这是个办法,并将这个主意跟吕产并吕家的一些老人通了气。吕嬃知道自己的宝贝侄子有这个想法后,大怒,将家里的财宝全部拿出来扔到堂下,指着吕禄大骂道:你作为一个将军,竟然把军给丢了,以后吕家要完蛋了!我还要这些财宝做什么,这不是给别人攒的吗!虽然姑姑如此反对,吕禄仍一意孤行,失心疯一样的的在没有知会吕产的情况下,将禁军北军的军权交给了周勃。坑己、坑兄、坑姑姑,整个吕家都被吕禄坑惨了。
后面的事众所周知,吕产发现不对头,想到宫中纠集他自领的南军,史书说,吕产欲为乱,其实翻烂了史书,你也看不出吕产要为什么乱,就像你无法理解昌邑王刘贺怎么可能二十天犯下几千条罪一样。但那时吕产并不知道北军已经被周勃控制,经过一番激斗,吕产被当场捕杀,吕禄及姑姑吕嬃,以及吕嬃和樊哙的儿子樊伉,都被逮捕杀死,那一年,樊伉九岁。
五、舞阳侯最后的结局
汉文帝继位后,对于整个朝政进行了大整合,尘埃落定,像陈平,周勃这帮人,文帝也是没有客气,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打击。陈平孙子装的好,也可以说他有*手段高超,受的打击面小;周勃相对惨点,几次挨整,直到汉景帝时,依然没忘了将整周勃这家作为一项重要的国事工作,最后周勃之子,周亚夫死于狱中,没有得到善终。在打击拥立派同时,文帝也要相应扶持一下被那帮拥立派打压的边缘人士,樊哙的庶子樊市人被找了出来,并继承了樊哙的爵位,可以算是勉强复兴了樊哙家族。但此时的樊家已经从帝国的*中心跌落,他们对于帝国其实早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