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2 19:3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1:16
三叉神经痛是天下第一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1:16
您好,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1、疼痛的部位
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位于眉弓、前额和上睑;第二支疼痛位于上唇、上齿根、面颊部、鼻翼、下睑和颧部;第三支疼痛位于下唇、下齿根、颏部、有时影响至舌及耳颞部。以一侧的第二、三支合并痛最常见,其次为单独的第三支,再次是第二支,单独第一支疼痛最少见。
2、疼痛的性质及剧烈程度
疼痛发作前无先兆症状,突然起病,迅速停止,在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范围内突发的刀割、电击或撕裂样剧痛。
3、疼痛发作的时间
每次仅持续数秒至2分钟内骤然停止,间歇期一如常人。
4、并发症状
发作时可引起痛侧流涎、流泪和面肌抽搐等。
5、诱发因素
严重者洗脸、刷牙、说话时均可引起疼痛发作,以致不敢做这些动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1:17
我父亲就是三叉神经痛这种痛可以说难以形容、不能吃饭、喝水、说话涮口、连张咀都疼、儿子心里硬痛、这种痛像用竹签打到指甲里那样痛、闪电一样一天要痛上几千次、您现在的感受我很清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1:17
“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是在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疑难杂症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生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
用镇痛药,针灸或神经节阻滞的方法可治疗,要想长效且效果好还是得做手术,建议到大医院做,做之前先咨询一下,这个手术难度比较高,做的方法不同有好多种的,各有优劣,应权衡利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1:18
中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一、关于命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与中医学的“面游风”、“偏头风”、“齿槽风”、“厥头痛”、“面痛”等病名颇有相似之处。《名医别录》曰:“面上游风来去,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张氏医通》记载:“许学士治鼻##间痛,或麻痹不仁,如是数年,忽一日连口唇、颊车、发际皆痛,不能开口言语,饮食皆妨,在鼻梁与颊车上常如糊,手触则痛。此足阳明经络受风毒,传入经络,血凝滞而不行,故有此症。”《难经》中记载:”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从以上所描述相似于三叉神经痛发作时的临床表现。从西医解剖学上看,亦恰似三叉神经所分布区域。至于齿槽风的诊断,更与解剖学的三叉神经的分支,即上齿槽神经(上颌神经)、下齿槽神经(下颌神经)的分布不谋而合。
二、病因病机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记载,三叉神经痛是三阳经筋受邪。古云:“巅顶之上,惟风可到”。据本病疼痛发作的特点,与风者善行而数变的特性相似。因此可以认定,三叉神经痛是三阳经受邪,手三阳经筋结合于“角”(侧头部);足三阳经筋合于“鸠”(面颊部)。其经脉在三叉神经的具体循行部位,如《灵枢》所述。
手太阳小肠经:“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88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这个循行部位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的分布区域,见图5—1。
手阳明大肠经:“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这个循行部位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三支的分布区域,见图5—2。
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这个循行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的分布区域,见图5—3。
从上述手三阳经脉在头面部的循行部位来看,手三阳经脉中任一经脉受邪都不影响三叉神经第一支的分布区疼痛。为此,手三阳经受邪,若引起三叉神经痛,只能是二、三支发病。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支者,从巅直络脑,还出别下项”这个循行部位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一支的分布区域。见图5—4。
足阳明胃:“起于鼻之交##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人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这个循行部位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三支和第一支的分布区域,风图5—5。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其支者,从耳后至耳中,出走耳前,至目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这个循行部位也相当于三叉神经的第一、二、三支的分布区域,见图5—6。
根据以上《灵枢·经脉》所述足三阳经脉循行特点和规律来看,足阳明胃经在头面部循行部位,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一、二、三支的分布区域;足少阳胆经在头面部循行部位,亦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一、二、三支的分布区域;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面部循行部位,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一支的分布区域。由此可见,足三阳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受邪唯独引起三叉神经第一支公布区域病变,不会引起三叉神经二、三分布区域的病变外;足三阳经和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受邪,皆可引起三叉神经三个分支的分布区域病变。这一循行规律与临床上三叉神经痛以第二、三支多发是完全吻合的。西医医学已证明三叉神经痛多发于第二、三支,同时也证明三叉神经痛与经络受邪的论点是基本一致的,见图5—7。
三、辨证分型
目前学者们对本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探索,细研不越以下九端。
1、风热
风入阳明,与内热搏结,上扰清窍,经络郁滞,不通而痛。
2、风寒
风寒侵犯阳明,风阳升发易犯头面。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恶寒喜暖;其性凝滞,致辞气血闭塞而痛;寒性收引,致气机收敛,牵引而痛。或寒邪犯脑,与正气相搏,郁久伤阳,血脉收引,经络阻滞,不通则痛。
3、胃火上攻
胃热偏盛或邪热犯胃循经上炎,如张景岳云:“各经皆有炎证,而独唯阳明为最,正以阳明胃火盛于头面,而直达头维,故其痛必维,故其痛必甚”;或过食灸##辛热之物,胃火熏蒸,循经上攻头面。
4、阴虚胃热
张景岳曰:“少阴不足,阳明有余”。
5、肝火上炎
肝气郁结化火或肝经郁热化火。
6、阴虚阳亢
张伯臾认为肾阴不足,水不涵木,经风阳上扰,即阴虚肝风入络;有人则指为肾精亏损,肝失所养,虚阳独亢,阳动风生;或为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而阳亢;或阴虚阳亢,肝胆之火升腾无度。
7、脾胃气虚
劳倦或饮食失节伤中,脾虚不运,阴血无源,肝失所养,肝阳乘之,上攻面颊胃络而发病。
8、痰火上攻
痰浊内盛,郁滞化火,痰随火升,阻遏经脉,气血与痰上凝于头面;或风痰阴于少阳、阳明之脉络。
9、久痛入络
痰因风动,阻塞脉络;或久痛入络入血,瘀血内阴。有说本病急骤发,病在高巅,具有风的特点;反复不愈,为有瘀之征。其病机主要是瘀与风。
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一、发作性疼痛
在一侧面部3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突然发生剧烈疼痛,疼痛似电击、刀割、烧灼或针刺样.有的疼痛发作时可伴有流泪、流涕.由于疼痛剧烈,病人常以手揉搓疼痛部位,以致患侧颜面发生皮肤擦伤、增厚甚至眉毛脱落等.有的病人疼痛发作时不断作吮口唇、咀嚼等动作,以期减轻疼痛.上述疼痛一般持续约数秒至1~2分钟后而突然停止,病人恢复到疼痛前的原来状态.疼痛发作后常有一短暂的反拗期,在此期间即使加以诱发,也不致引起疼痛,病人常*利用反拗期迅速进食,病情严重时可无反拗期.此病无直接危害生命之虞,但有因病自杀轻生之例.
2、疼痛部位
发作时疼痛的部位为3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一个支或数支,也可由一支开始,尔后扩散到其它支,疼痛发作多沿神经的走行分布,第1支的疼痛部位在眼部的表浅或深部、上睑及前额部;第2支的疼痛部位主要在面颊部、上唇、腭、上牙和上齿龈等处.第3支的疼痛部位在下颌、下唇、下牙、下齿龈、舌前2/3等部位.少数病人出现双侧3叉神经痛(2%~5%).
3、“扳机点”及诱发因素
40%~50%的病人在3叉神经受侵犯支的分布区域内有一个或多个特别敏感区,称为“扳机点”.扳机点多发生在上下唇部、胡须处、上下齿龈、鼻翼、鼻唇沟、颊部、眉毛等处.此区对触觉及运动极为过敏,一触动即刻激发剧烈的疼痛发作,且疼痛由此点开始,立即扩散到其它部位.病人惧怕诱发疼痛发作,故设法避免一切诱发因素.疼痛发作也可因吃饭、说话、呵欠、咀嚼、吞咽、洗脸、刮脸等面部运动引起,甚至身体的其它部位的运动牵引到面部,都可引起疼痛发作.当病情发展到高峰时,病人常察觉不到刺激即可引起疼痛发作,有时即使无任何明显诱因也可自行发作.
4、疼痛发作时限与周期
病程可呈周期性发作,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开始的数秒钟到1~2分钟即骤然停止.每次发作周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以后症状常可逐渐减轻、消失或缓解,缓解期可为数天至数年.缓解期后疼痛再次发作,自行痊愈的机会很少,多数病人疼痛发作越来越频繁,疼痛程度亦随之加重.据观察,此病一般在春冬季容易发病,且与情绪有很大关系,如精神紧张,情绪急噪时易发病.
5、颜面部变化
疼痛发作时病人受累的半侧面部可呈现痉挛性扭曲,发作终止后有时出现交感神经症侯,表现为患侧面部先发白,然后潮红,结膜充血,并伴有流泪、流涕、流涎等.有时出现所谓3叉神经、面肌痉挛性痛性抽搐、植物神经症.疼痛发作过后,上述症状也随之消失.病程长、发作频繁者,可出现面部营养障碍性改变,如局部皮肤粗糙,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水肿、浑浊,麻痹性角膜炎,虹膜脱出,白内障,甚至咀嚼肌萎缩.个别病人可在口角、鼻部出现皮肤疱疹,病人自觉疱疹处有瘙痒及轻度灼痛感,一般可在一周左右自行愈合.此疱疹与病毒性疱疹不同.
3叉神经痛的诊断
(一)原发性3叉神经痛的诊断
原发性3叉神经痛病人的诊断可通过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等临床表现,另外,通过检查发现多数病人因长期吃饭受影响而全身情况较瘦弱.疼痛发作时表情痛苦,面部油腻,不愿讲话,即使在间歇期患者也不愿讲话或很少讲话.但病人神经系统检查正常,3叉神经各种感觉、运动及角膜反射,下颌反射均无明显的异常改变.有的病人因既往治疗造成颜面部局部疼痛感觉有所减退,此点应与继发性3叉神经痛引起的面部感觉减退相鉴别.颅底X线照片可见圆孔、卵圆孔均无病理性改变.
总之,依据疼痛的部位和性质,无其它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3叉神经痛的诊断一般不难.一般认为,3叉神经痛的诊断应具备下述特征:
1、性别与年龄: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约为3∶2.
2、疼痛部位: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3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2支、第3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3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侧3叉神经痛者,占3%.
3、疼痛性质:如倒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
4、疼痛的规律:3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
5、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惶惶不可终日,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6、扳机点: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
7、表情和颜面部变化: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紧张、焦虑状态.
8、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减退.此类病人应进一步询问病史,尤其询问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史,及进行全面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包括腰穿、颅底和内听道摄片、颅脑CT、MRI等检查,以助与继发性3叉神经痛鉴别.
(2)继发性3叉神经痛的诊断
继发性3叉神经痛又称症状性3叉神经痛.是由于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疾病引起的3叉神经痛.出现类似于原发性3叉神经痛在颜面部疼痛发作的表现,但其疼痛程度较轻,疼痛发作的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呈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多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少数可发现3叉神经损害区域和原发性疾病表现的特点.脑脊液、X线颅底摄片、CT或MRI检查、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有助诊断.有时继发性3叉神经痛的发作情况与原发性3叉神经痛极为相似,若不注意继发病变早期的细微表现,很容易被误诊.
3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引起颜面部疼痛的疾病很多,无论颅外疾病还是颅内疾病,血管疾病还是神经疾病都可使颜面部疼痛.各种引起颜面部疼痛的疾病有其共同点,就是都能使颜面部具有与3叉神经痛类似的疼痛但各有其自己的特点,如颅外疾病多有局部的改变及压痛点,颅内局部多有眼底的变化及其他颅神经的改变等.在作鉴别诊断时,应注意病史,仔细检查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检查以及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等,是能够作出正确诊断的.现将易与3叉神经痛相混淆的几种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阐述如下.
(一)舌咽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是一种出现于舌咽神经分布区域的阵发性剧痛,疼痛部位易与3叉神经痛第3支疼痛相混淆.偶有舌咽神经痛和3叉神经痛合并存在者.
(2)牙源性头面部痛其原因多为炎症所致,如急性牙髓炎、牙周炎、根尖周围炎、龋齿病等牙齿及牙周病变常可刺激、压迫3叉神经末梢,引起3叉神经第2、3支痛,称之为牙源性3叉神经痛.仔细询问病史,详细的口腔检查及牙齿X线照片检查是不难查出致痛的病齿的.但有的牙病患者,由于疼痛发作时常常沿3叉神经分布区放射至同侧上、下牙龈及头面部,因此易与3叉神经痛引起的颜面部疼痛混淆在一起,致使后者多次拔牙,甚至将患侧牙齿全部拔除后仍有疼痛发作.
(3)偏头痛性神经痛偏头痛性神经痛一词是Harris等(1926年)首先提出的,这种疼痛的性质有的病例很象3叉神经痛.
(4)3叉神经支炎属继发性3叉神经痛,此病多发生于眶上神经,为持续性剧痛,发作后数日,部分患者额部出现带状疱疹.少数患者可发生角膜炎与溃疡;病原是一种病毒;此病有自限性,大多在1~3周内痊愈.镇痛药物、维生素或局部*、糖皮质激素溶液,皆有效.
(5)副鼻窦炎或肿瘤上颌窦、颌窦、筛窦病患者均可引起头面部痛.鉴别时应特别注意:鼻腔检查,两侧是否一样通畅,细查各鼻窦的压痛点;鼻腔有无粘液或脓液史;疼痛的发作性不明显,此点在上额窦癌更为显著;患侧面部有时肿胀;上颌窦及额窦的透光检查;X线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6)半月神经节附近的肿瘤半月神经节和小脑脑桥角处的肿瘤并不少见,如:听神经纤维瘤、胆脂瘤、血管瘤、脑膜瘤或皮样囊肿等,这些肿瘤引起的疼痛一般并不十分严重,不象3叉神经痛那样剧痛发作.另外,还可同时有外展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耳鸣、眩晕、听觉丧失、3叉神经支感觉丧失,以及其他颅内肿瘤的症状.如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底X线检查,岩骨尖区有时有骨质破坏或内耳道区有骨质破坏.CT、X线造影检查可帮助诊断.
(7)膝状神经节痛膝状神经节在发出鼓索神经之前,发出岩大浅神经,供给泪腺以副交感神经纤维,司理泪腺的分泌.中间神经主要司理舌前2/3的味觉和耳鼓膜及外耳道后壁的感觉,也有些纤维司理颌下腺、舌下腺及口鼻腔粘液腺的分泌.膝状神经节神经痛为阵发性,但发作时痛在耳内深处,向其附近的眼、颊、鼻、唇等处放射,并多在外耳道后壁有个“扳机点”.这些患者多合并面神经麻痹或面部抽搐,并有时在软腭上、扁桃体窝内及外耳道处,发生疱疹并味觉丧失.
六种公认疼痛,子牙滴耳治疗三种奇效!
最常见的有六大疼痛:牙痛、三叉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头痛、胃疼它们的出现拉响了体内的危险警报。
俗话说的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所有遭遇过牙痛的人都深有体会,
三叉神经痛,
关节痛是疼痛家族中一个难缠的不速之客,它大多是由关节炎所致,
肌肉痛的“杀伤力”表现在肌肉酸痛、痉挛、拉伤、扭伤等,
头痛是疼痛家族的“领跑者”,
胃疼反复难受。
子牙滴耳治疗,对牙疼、三叉神经疼、头疼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