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之“中山经”(十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3 00:0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6:52
中山十二经
原文 :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于荣余之山,凡十五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毛用一雄鸡、一牝豚刏(jī),糈用稌。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其祠:皆肆瘗,祈用酒,毛用少牢,婴毛一吉玉。洞庭、荣余山神也,其祠:皆肆瘗,祈酒太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采惠之。
右中经之山志,大凡百九十七山,二万一千三百七十一里。
大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居地,大凡六万四千五十六里。
译文 :中间经过的第十二列山系以洞庭山为首,从篇遇山至荣余山共十五座,计2800里。其中依次为:云山、龟山、丙山、风伯山、夫夫山、洞庭山、暴山、即公山、尧山、江浮山、真陵山、阳帝山、柴桑山,这些山的神灵长的都是鸟身龙首,祭祀他们用一只雄鸡和一只母猪,以及稻米献祭。夫夫山、即公山,尧山和阳帝山都是这些山的宗主,祭祀的物品要埋地,用专门祁神的酒,少牢礼和一块吉玉。洞庭、荣余山是神灵显化的地方,祭祀的物品都要埋地,并用专门祭祀的酒和太牢祭品,用珪和璧各十五块,并用五种颜色进行装饰。
以上是中间经过的山有一百九十七座,共计21371里。
大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座,行程大概64056里。
原文 :中次十二经洞庭山之首,曰篇遇之山,无草木,多黄金。
又东南五十里,曰云山,无草木。有桂竹,甚毒,伤人必死,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雩琈之玉。
又东南一百三十里,曰龟山,其木多榖柞椆椐,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青雄黄,多扶竹。
又东七十里,曰丙山,多筀(guì)竹,多黄金铜铁,无木。
又东南五十里,曰风伯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痠(suān)石文石,多铁,其木多柳杻、檀楮。其东有林焉,曰莽浮之林,多美木鸟兽。
译文 :中间经过的第十二序列山系以洞庭山为首,第一座叫篇遇山,山中不生草木,但盛产黄金矿物。
从篇遇山再向东南五十里是云山,这里也不生草木。山中长了一种桂竹,它的毒性很大,如果有人不小心被它划伤,必死无疑。山上盛产黄金矿物,山下分布着大量的可做祭祀用的雩琈玉。
从云山向东南一百三十里是龟山,山中生长的树木大多是构树、柞树、椆树和椐树,山上盛产黄金矿物,山下分布着许多的青玉和雄黄,扶竹林立。
从龟山东行七十里是丙山,这座山生长的植物大多是筀竹,不长树,却盛产黄金、铜、铁矿物。
从丙山向东南五十里是风伯山,山上盛产金、玉矿物,山下分布着大量的痠石和一些有花纹的石头,铁矿物的藏量也很丰富,山中生长的树木大多是柳、杻、檀、楮树。山的东北有个林子,名叫莽浮林,这里树深林密,高大茂盛,大量的鸟兽在这里栖居。
原文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夫夫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青雄黄,其木多桑楮,其草多竹、鸡鼓。神于儿居之,其状人身而身操两蛇,常游于江渊,出入有光。
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蘼芜、芍药、芎藭。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鸟。
译文 :从风伯山向东一百五十里是夫夫山,山上盛产黄金矿物,山下分布着大量的青玉和雄黄,这里生长的树木大多是桑树和楮树,草类大多是竹子和鸡鼓草。这座山是神人的居所,名叫于儿,他的外形似人的身体,手中挂着两条蛇,他常常去大江的深处里游玩,每次出入都披光带彩。
从夫夫山向东南一百二十里是洞庭山,山上盛产黄金矿物,山下分布有大量的银、铁矿产,生长的树木大多是柤树、梨树、橘树和櫾树,草类大多是兰草、蘼芜、芍药、芎藭。天帝的两个女儿在这里居住,她们常去大江的深处游玩。从澧水和沅水方向吹过来的风,正好在潇水和湘水的深处交汇,这里也是九条水系汇聚的中间区域,她们的每次出入必然携带着天风幕雨。这座山还居住着很多怪异的神人,他们显现出的都是人形,但头上盘踞着蛇,手中也悬挂着两条蛇。这里还栖居着许多怪异的、不可名状的鸟类。
原文 :又东南一百八十里,曰暴山,其木多棕枬荆芑竹箭䉋菌(jiōng),其上多黄金玉,其下多文石铁,其兽多麋鹿麂(几为旨,音jǐ)就。
又东南二百里,曰即公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雩琈之玉,其木多柳杻檀桑。有兽焉,其状如龟,而白身赤首,名曰蛫(guì),是可以御火。
又东南一百五十九里,曰尧山,其阴多黄垩,其阳多黄金,其木多荆芑柳檀,其草多藷藇茱“朱为术”。
译文 :从洞庭山向东南一百八十里是暴山,这里生长的植物大多是棕、枬、荆、芑、竹、箭、䉋、菌,山上盛产黄金和玉石矿物,山下分布着大量的铁矿产和美丽的纹石,这里主要生活着麋、鹿、麂等鹿类的动物和雕。
从暴山向东南二百里是即公山,山上盛产黄金矿物,山下分布着许多可做祭祀用的雩琈玉,山里生长的树木大多是柳树、杻树、檀树和桑树。这里生活着一种蛫兽,它的形状似龟,却有白色的身体,长了一颗红色的头,如果有人能驯养它,可以用来抵御天火。
从即公山向东南一百五十九里是尧山,山北分布着大量的黄垩土,山南盛产黄金矿物,这里生长的树木大多是荆、芑、柳、檀,还有大量的藷、藇、术类植物。
原文 ;又东南一百里,曰江浮之山,其上多银砥砺,无草木,其兽多豕鹿。
又东二百里,曰真陵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玉,其木多榖柞柳杻,其草多荣草。
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阳帝之山,多美铜,其木多橿杻檿(yǎn)楮,其兽多麢麝。
又南九十里,曰柴桑之山,其上多银,其下多碧,多泠石赭,其木多柳芑槠桑,其兽多麋鹿,多白蛇飞蛇。
又东二百三十里,曰荣余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银,多泠石赭,其木多柳芑,其虫多怪蛇怪虫。
译文 :从尧山向东南一百里是江浮山,山上盛产银矿物,还分布着大量的砥、砺石,这座山不生草木,有很多的野猪和鹿在这里生活。
从江浮山再向东二百里是真陵山,山上盛产黄金矿物,山下分布着大量的玉石,山中生长的树木大多是构树、柞树、柳树和杻树,满山遍野长满了荣草。
从真陵山向东南一百二十里是阳帝山,这座山蕴藏了大量的优质铜矿产,生长的树木大多是橿树、杻树、檿树和楮树,这里生活着很多的山羚羊和香樟。
从阳帝山南行九十里是柴桑山,山上盛产银矿物,山下有很多的碧玉,以及泠石和赭石,柳、芑成林,槠、桑密布,这里的兽类大多是麋和鹿,还有很多的白蛇和飞蛇。
从柴桑山再向东二百三十里就到了这一系的最后一座山,叫荣余山,山上盛产铜矿物,山下分布着大量的银矿产,以及泠石和赭石,山中生长的树木大多是柳树和芑树,有很多长相怪异的蛇、虫在山里出没。
原文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在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右《五臧山经》五篇,大凡一万五千五百三字。
译文 :大禹曾说过:天下有名的山,经过了5370座,总的里程大概有64056里,它们分散的坐落在各自的地方。仅把这些山分类归并为《五藏》,还有很多的小山,就不值得记录了。天下间,东西的距离是28000里,南北的距离是26000里,有水系发源的山,占地大概有8000里,受其它水系滋养的山,占地大概也有8000里,有467座山出产铜矿物,有3690座山出产铁矿物。这些就是划分土地和种植谷物的根据,也是战争与掠夺所发起的原由,因此,能者有余,拙者不足。自古以来,有七十二家封于太山,禅于梁父,国家财力及其得失兴亡都在这片土地上啊。
以上是《五臧山经》五篇,总共是15503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