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说红楼:史湘云形象考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3 19: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16:08
一、湘云个性很阳光
相对巧姐儿、薛宝琴和妙玉来讲,史湘云的形象比较容易把握;但其命运结局同样十分模糊。史湘云个性豪气率真,作者对她的刻画十分细腻,似如阳光女孩。
读者受考证家引导,读者认为史湘云的生活原形,就是最终陪伴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脂硕斋。以此而论,史湘云不但是《红楼梦》的作者之一,而且还是红学创始人。
个性所致,史湘云心直口快、胸不藏奸。倘以传统修养准则而论、相对处世严谨的人来讲,史湘云并不招人喜爱,甚至惹人讨厌。因为心直口快又聪明的人,往往会打破现实中的某些潜规则而影响别人的利益。
个性豪爽率真的人,民间称为直肠子。
世人对他们都是一边喜爱,一边指不定还要在心里嘲笑:湘云就是个傻大姐。曹雪芹看来也很为难,为她用了一个字定性: 憨 。
湘云憨劲儿的表现很多。
林黛玉吃醋害怕别的美女亲近宝玉,而她却偏偏喜欢往宝玉跟前凑;最后让黛玉嘲笑她是个咬舌子,惹得自己没趣拉下脸才算安宁。其实,这件事并不能责怪黛玉,她不过在报复而已。
二十二回宝钗生日庆典看戏时,人人都见唱戏的小旦龄官,长得像黛玉;也都清楚黛玉的小性儿不敢说出口;偏偏湘云眼尖嘴快,还不顾宝玉急死忙活使眼色,愣是说出来。
终于害得宝玉跟她带灾,反受了黛玉一顿窝火;自己也没趣怄气走人。幸亏宝二呆子生来对美女大量,不然或许要找湘云算账。
但黛玉闹宝玉,又不全因为史湘云的话多。读者随之误解,更加认为林黛玉是小性儿,其实又错了。
黛玉闹宝玉之意是: 别人不理解我、认为我会小眼儿计较拿我跟戏子类比;而你宝玉就不该给湘云挤眉弄眼;我真是那么看不起戏子的小心眼儿吗?
事实的确如此: 黛玉和宝玉具有崇尚平等自由的思想;起码,她不会刻意歧视下层人物。
后来黛玉对待晴雯(送旧帕子)和芳官(生日庆典)的态度;对待宝玉祭奠金钏儿和祭奠晴雯的态度,就是铁证。
当然,黛玉对爱情的醋意,又是另一码事。最终这些认识闹成乱麻,连读者也糊涂了二百多年。 史湘云的真率和大量,又是何苦来着?
最能体现憨字的事例,在四十九回的后半节,即芦雪庵五言联句之前。薛宝琴初到荣府,史湘云就把自己当主人,向宝琴介绍荣府的人事状况;这里面夹杂着她自己的认识。
更须要强调说明: 史湘云自从遭到黛玉的白眼之后,从此就亲宝钗而远黛玉。先来看这段话一一 湘云对宝琴说:
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顽笑吃喝。到了 太太屋里 ,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 要害咱们的 。
史湘云这番话 ,说的宝钗、宝琴、香菱、莺儿等人都笑了。
众人为何笑她?
这里面牵扯荣府几股力量的争斗;即史家党、王家党、刑家党三股外戚势力;有贾氏两派即贾赦贾政老哥俩各自的儿孙、姨娘、奴仆圈子之间的争斗;还有王夫人和赵姨娘之间的嫡庶争斗。
湘云其实也是好心 ;无非就是想对新来的薛宝琴,提个醒儿,要她明白王夫人房中人事状况的复杂。
但她恰恰就憨在这里: 王夫人代表的王家党,薛宝钗就是其中金玉良缘主角;对薛宝琴的提醒,轮得着你史湘云吗?细究起来,你湘云跟黛玉才是同一个圈子史家党的人。
前面论金钏儿之时早已讲明: 黛玉因史湘云亲自给金钏儿赠戒之时,就暗讽了她的糊涂;但湘云偏要一根筋地和黛玉辩理到底,说自己一点儿也不糊涂。
既然你不糊涂,却何苦当着宝钗、宝琴、香菱、莺儿这些王家党成员的面,说王夫人房里人多心坏、要害咱们的是非?
湘云真是傻得没救了。
史湘云的意识里,貌似就没人情世故、吃醋忌妒、争斗互害这些概念;她就是清一色的直肠子。曹雪芹通过这些细腻的描述,把一个活脱脱心直口快、意不藏奸的阳光女孩展现给读者。
因此宝钗笑她说: “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是嘴太直了。”湘云真是傻得可爱。
但 人性的率真 ,总值得可颂可歌可扬;真善美,无疑是人性之美的最高内涵。曹雪芹在嘲笑史湘云憨劲儿的同时,也揭露了人世间一切假丑恶;最终给予史湘云以极大赞美。
二、湘云曾被黛玉利用
对照第五回史湘云谶图、判词、谶曲中的信息和她一些不大合乎情理的表现,会令读者产生一些困惑。比如她的出身问题、婚恋问题、命运结局等等。这也是读者长久以来对史湘云形象争辩不息的主要原因。
按说,以 伦理秩序论 ,湘云、黛玉应该同属史家党。她二人都是以贾母为中心的嫡系亲戚圈子里的孤女。云黛之间,应该不会像钗黛一样具有很深的、甚至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史湘云亲近宝玉,为何让黛玉那么害怕呢?
直到有一次,就是前面多次提及的湘云赠戒、论阴阳之后,她忽然像变了个人似的,竟然如同宝钗一样,劝宝玉要操心仕途经济学问,结果让宝玉给个底朝天;恰巧就让窗外的林黛玉听见。
从此,黛玉不再提防湘云。
如果仅以儿女私情论,倒也顺理成章。因为人类的一种本能一一譬如妒恨这类情绪的产生,往往会先从自我圈子开始逐渐向外扩展延伸;这个现象,是奇怪的人性痼疾;至今无解。
论金钏儿 之时,就湘云赠戒这个情节曾多次提出:在林黛玉面前,湘云有意地把金钏儿的地位显摆得那么明朗,究竟什么意思?
史湘云几乎不通人情世故,但却突然劝勉宝玉要操心经济仕途学问,结果招来宝玉立即翻脸。
宝玉的无情 ,对率真无心的史湘云,十分冤屈,以他的博爱之心竟然不能理解从小就是知音兼玩伴的妹妹,因为一句无心的话而翻脸伤害她。
这个矛盾,再对照史湘云在金钏儿地位问题上表现出来的高于黛玉的精明,就不得不让人质疑:史湘云究竟是不是像前面所言的傻大姐?
如果史湘云并不傻而且还很精明,那么与她相关的许多问题是不是又要重新有个说法?
这可能又是一则 红楼迷案 ,即所谓的 金麒麟 问题。
宝玉在清虚观获得道士赠赏的金麒麟,之所以后来能够出现,是宝玉见湘云原来就有一个就悄悄揣在怀里。宝、黛、钗三人心里都清清楚楚。
宝玉怀揣的这个大一点的雄性金麒麟,在他痴迷偷看 龄官画蔷 临别之时、因雷雨突来跑得太猛而丢在蔷薇花下;后来被湘云的丫头翠缕看见抬得;又通过湘云转交给宝玉。
宝玉视这个金麒麟,比官印还重要,因为是它一时挽救了自己和黛玉的木石姻缘:贾母在清虚观借 金麒麟之金 敲山震虎,打砸王家党炮制的 金玉良缘 神话力挺 木石姻缘 ,湘云当时并不在场。
林黛玉领悟贾母意图,不惜利用并不存在婚恋关系的金麒麟之金与宝玉大闹一场,把木石姻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公之于众。
可怜的湘云无故躺*, 被最亲近的人利用 而裹进 钗黛暗斗 的漩涡。
天真无邪的人的遭际,大抵如此;湘云后来不大喜欢黛玉而亲近宝钗,即因此故。
三、湘云命运似太冤
对照湘云谶图、判词、谶曲中的文化信息,比如 高唐、湘江 这两个历史文化典故和相关的爱情故事;以及 海棠春睡 、 醉眠花间 两个情节关联的历史典故,可以推断史湘云的第一次婚姻,应该是一桩 *婚姻 。
她的那位夫君,很可能是一个年老丧妻的当朝权贵,而并不是像卫若兰那样的王孙公子。年老的夫君应该很喜欢湘云; 他凭什么不喜欢呢? 这么一个才貌品艺俱佳的绝代美人。
史湘云生来宽宏大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结婚后她或许认命了,便劝说宝玉要操心经济仕途学问。
依据相关信息推断: 史家把她嫁给一位当朝权贵做了续弦夫人,自然风风光光;所以三十一回后半阕,忽然看到一个面貌大异的史湘云。
但于女儿之情来说,她们谁又不想嫁给一位白马王子?所以,当袭人问及此事,湘云就不好意红了脸,并未回答袭人。
试想,如果她嫁的是贾宝玉或卫若兰或冯紫英或柳湘莲,以湘云叽叽呱呱的性情能不回答吗?
再进一步推断: 她的夫君家,应该也是四大家族裙带之一,随后必然同时受到当局制裁。高鹗的后四十回,有关史湘云婚姻结局的叙说,有一定合理性。
高鹗说, 贾氏败落之际,贾母临死之前,特别想念湘云即差人去接;而恰在此时,湘云夫君得了痨症的不治之症,也已命近垂危,接着很快死掉了。
所谓痨症,就是肺结核类的呼吸道疾病;虽说属于不治之症,但最终还在于病人的抵抗力。
如果是年轻公子,哪里就会这么容易死掉?
因此判断: 湘云在夫君病故之后,又遭遇婆家、史家、贾家的重大变故,她只好独身在冷寞的人间飘零。
通过上面的判断,联系湘云在芦雪庵和凹晶馆的五言联句以及咏白海棠、咏菊花诗、赋柳絮词中的寓意继续推断:
史湘云流落烟花巷的可能性极大,但最终应该得到江湖人士的帮助又奇迹般地与宝玉重逢,完成了另一个金玉良缘凄惨的所谓团圆结局。
这就是史湘云形象十分*真又十分模糊之因。无论是曹雪芹或脂硕斋,他们心灵中,都曾有过深刻的创痛。
以文学创作角度观照 ,史湘云这个最接近现实的人物形象,应该又是一个最为真切的钗黛复合体。
这种创作方法,如同数学方程组的一题多解;又如孙猴子变化之时的分身法,被艺术大师曹雪芹一分为三;或者向下延伸算上丫头的形象还会更多;愣是成为既相近又相异的三个或多个鲜明的女子形象。
这正是曹雪芹写实艺术的创作绝招,同时体现末世时代人物命运的相似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前面妙玉、薛宝琴和李氏姐妹形象的刻画,也正是这种 分身法 的发挥。
以史湘云诗词关联或隐藏的变迁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观照,如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温庭筠、韦庄、王安石、苏东坡、熊禾、唐伯虎等人,他们才华盖世中榜入仕而位及人臣,如湘云谶曲中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的明媚景象;他们具有高洁的人格和宽阔的胸襟。
他们的形象,可以代表中国历史上多次较大的变动、改革和进步。以此观照,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晚唐柳刘的永贞*革新、以及北宋末年王安石的经济变法,其高层动作的源动力,竟然都是发自于外戚圈子某种进步势力中核心人物的决心。
但最终他们还是失败了 。
回顾中国历史,先秦一时难以理清;之后西汉的吕氏政变、窦太后王政君时代的王莾政变;东汉及魏晋时代的文化融合,以及大唐时代的武周转型等等;据说到北宋时代的王安石变法,也是当朝某个太后在后面操纵,而宋神宗其实并无决断;甚至,王安石变法或成或败的命运,皆在于她的一念之间。
唐末柳刘的 永贞变法 ,也是如此。即使到 曹雪芹时代 ,孝庄皇太后摄政的历史故事,又一次在清初政坛重演。
凡此种种,对于极权社会的男人竟是超强讽刺。
综上所述 ,史湘云及红楼众钗的形象,正是曹雪芹以史为鉴对悲壮历史时代悲剧根源的感怀和反思。
最后忽然想,八七版电视连续剧结尾有关湘云的命运结局,果然被当时红学家塑造为秦淮河上的 风尘女子 。读者和观众可能只顾伤感痛恨古人而并未解其意。
试想,皇帝极权治下 的末世,谁不是如孤如妓。
对照《 红楼梦 》诞生近三百年的历史变迁,对照红楼众钗人物形象而纵横环顾,史湘云的命运悲剧,依旧在人间轮回。
唐都浪子《浪说红楼》之:论史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