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情商”,其实只是给弱者的安慰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2 03: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6:33
在成功学书籍中,关于情商方面的书比例是极高的,原因很简单,按照市面上的观点,情商是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核心要素。最关键的是,情商是可以后天培养的。那到底什么是情商?按照权威的解释,情商包含了自制、热忱、坚持,以及自我驱动、自我鞭策的能力。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情绪的自我控制,以及表达方式的最优化。
为什么大家都会认同情商很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获得认可和尊重,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照顾到对方的情绪,怎么看都是一个好的选择。我们身边似乎有无数的例子能证明这一点。
比如某个员工经常迟到,你作为主管,该如何去告诫员工呢?按照高情商的做法,一定是先去肯定员工的成绩,然后很为难的说出公司的制度强制性,“虽然你业绩可以,但是,公司制度也是要遵守的嘛,要不公司这么多人,怎么管理呢?” 临走前再做一次心灵按摩。这种沟通方式,会让员工听着舒服,领导也不会太尴尬,情商课程会指出,一切以结果为导向,最后让员工达到不迟到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情商高,在古代典故中,也可以看到痕迹,比如《张良拾鞋》这个故事,张良在桥上散步,遇到一衣衫褴褛的老人,老人把鞋扔到桥下,并让张良捡回了。张良当时非常愤怒,但还是把鞋子从桥下拾起交给老人,这时老人让张良替他把鞋穿上,张良强忍怒火给穿上了。老人这时说:“孩子,五天后你来这里找我。”前两次张良都来晚了,第三次张良为了不迟到,半夜就到桥头等候,最后张良获得了《太公兵法》,后来追随刘邦开创汉朝大业。
现在很多HR也会讲一些情商故事,比如面试的时候看着面试官的眼睛,并进行微笑互动,这叫尊重。离开时要鞠躬,椅子放好,这叫有教养。观察地上的垃圾并丢掉,这叫细心。
但在现实中,反例也很多,比如乔布斯对员工工作不满意,就会直接骂员工的工作为狗屎,马斯克更是对意见相左者给予开除,或直接*其辞职。他们在职场里的口碑非常不好,都是被称为暴君的人物。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工作,甚至没有一丝一毫影响他们对世界的影响力。我们甚至都不敢说,如果他们更注重情商一点,一定会获取比现在更大成就,谁敢这样说,你敢吗?
张良拾鞋的故事,让我想到周星驰《功夫》里的那个江湖骗子,到处兜售所谓武功秘籍,其实他就是为了骗小孩的钱。故事中的张良为何愿意这么做,就是感觉老人的怪异行为,显示出他或许是一高人。这和马路边上装成文盲,去卖假文物给人感觉是一样的。张良有高人的预期,普通人有捡漏的预期。这个故事里太多贪婪的因素在里面,还有就是张良怎么会这么悠闲,15天的等待就是为了一个毫无根据的中奖预期?从这点,我们或许也能看出,为什么传销在中国能持续这么多年。
我相信,我们听过太多离奇的开局,因为某些细节,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比如因为某人有*碗的习惯,而获得岳父的欣赏,娶到一个好媳妇。因为上车前把鞋子在车外抖一抖的习惯,成龙获得贵人引导,从此平步青云。
不知道我们是否察觉到了什么?情商是个好东西,但它像是一个是要做个别人看的表演,也就是有个不对等的对象。你是演员,对方是评委。慈禧一个眼神,李莲英都能捕捉到,这可以算是情商极致了吧,但你是要获得对方赏识,才是成功的开始,这不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吗?情商不得不说是相对低率的沟通方式,中国人习惯于话说一半,另一半靠猜,也是高情商的另一个极端表现。
很多牛人,为什么选择低情商沟通方式,原因一定是效率问题,可能你不会理解,但很多人时间和精力的确是非常宝贵,以至于把衣柜里的衣服都放成一模一样的,这样选择衣服的时候就不会浪费时间。我们无法否认,在沟通一件事情时,还需要从方式以及情绪角度进行多方权衡时,就是一个很耗费精力的方式。最有名的案例就是某企业,有人投诉有的员工有狐臭,但最终的处理结果是,公司开展了一次着装仪态大检查,从侧面告诫狐臭员工,这种方式可以最大化的减少尴尬场面,但成本是把几个员工的事情,变成了全公司的事情。
中国的很多应酬,很多人说是*不得已,面子是要给的。仅仅从侧面思考下,就能感受到受制于人的味道,你想要什么,就得去追求什么,你需要对方赏口饭吃,就会有很多*不得已。其实,真正的最优结果,并非一定是高情商的方式。而我们为什么不这么选择,可能在某个角度上,自己只是个弱者,我们有太多顾忌,我们有太多需要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