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1 02: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8 18:09
让孩子听话十个方法
让孩子听话十个方法,很多家长都会担心自己的育儿方式不够周全,成长过程中也会伴随很多的烦恼,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得到父母的认可,看完让孩子听话十个方法,学着启蒙家里的小天使吧!
一、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二、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三、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四、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五、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六、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七、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八、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九、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十、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据程老师介绍,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1、鼓励孩子。
最好的方式就是鼓励孩子,不到万不得已,不是原则性问题,对孩子一定要和颜悦色。
2、冷处理。
当你们发生争吵时,冷处理会收到奇效,孩子冷静下来的时候会主动向你示弱,在孩子一时无法接受你的要求,甚至与孩子发生争执时,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你可以说:“我不想现在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来谈论它吧。”
3、要给孩子解释的权利。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给孩子一种解释的权利,让他简短地解释他为什么需要做这件事,之后向他解释清楚这样做错在哪里,他有没有理由这样做,以及正确的做法。
4、尊重孩子。
不要总是大吼大叫,要给孩子尊重,如果你还有一些剩余的时间,应该让出一些时间来给你的孩子。你应该充分尊重孩子请求的权利。
5、引导好孩子。
孩子虽然调皮,但只要好好引导,他还是很乐意配合大人的。当你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时,不妨告诉孩子你接下来的计划,让他知道如果不听话,会影响到其它事情的进行。
6、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不要骂他,不要打他,你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然后等他平静下来,再教育他。
7、保持平静。
有时孩子调皮,是想吸引大人的注意。如果我们情绪激动,大声责备孩子,反而会正中他们下怀,所以我们要保持平静,让他知道他的行为是不对的。
8、奖励孩子。
很多家长都会用奖励孩子的方式来让孩子听话,比如一个玩具一颗糖都可以让他听哈。
9、定家法。
有什么不能做的直接贴在墙上,让他清楚明白,如果做了这件事的后果。
10、跟孩子有一样的兴趣。
这一点绝对能让孩子听话,孩子是有慕强心理的,会崇拜爸爸妈妈。跟孩子有一样的兴趣爱好,会让你们有共同语言。
一、父母的话要有可操作性
要让孩子“听话”,家长的“话”要说的符合儿童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规律。例如,你不可能让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自己按时起床并整理房间,你也不应该在孩子玩性正浓时叫他马上停下来去做功课或睡觉——家长要能换位思考,如果自己也是个孩子,是不是能接受这样的命令?用简单的命令强制约束不如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例如,“要学习孔融让梨”这话说了几百年,孩子还是不听,因为让小孩子道德自律违反了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听话”,最关键的是对孩子下达指令必须清晰明确,具有百分之百的可操作性,切忌含糊空洞的说教和讲大道理。孩子们最烦的就是家长们成天唠叨“乖,要听话”、“好好用功,努力学习”,这些缺乏量化指标的训诫除了让孩子产生厌倦心理外,起不到一点实际的作用。也许我们的教育理念从上至下都遵循这一贯的方法,小到家教,大到学校规章,都缺乏能让孩子们明确自己行为规范的实际操作规则。
二、注意说话的方式
家长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决定着孩子是否接纳你的意见。例如,你工作一整天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休息一下,并顺便读读当天的报纸。但是,女儿却一直嚷着要你陪她玩,她拉你的胳膊,把报纸弄成一团,可是你实在是无心跟她玩耍。此时,你不外乎用以下方式应对:一是命令指挥式:“你去找别的东西玩。”你想以命令的方式改变孩子的行为,多半会使孩子产生抗拒,与父母对着干。二是恐吓威胁式:“你要再赖在我的怀里,我就生气了!”这种做法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你是不爱她的。三是劝告训诫式:“别人看书报时不能打扰。”这意味着你的需求比孩子重要,所以孩子应该不顾自己的需求而遵照你说的去做,这样孩子会慢慢变得没有自我。四是提供建议式:“你为什么不去外面玩呢?”由你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让孩子感到你不相信她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四种说话方式都没有正确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孩子不能理解,却只感到是被你拒绝了,所以很容易激发孩子和你对着干的心理。有效的方法,就是放弃“你”的信息,采用“我”的信息。例如,孩子想和你一起玩,疲惫的你可以说:“我很累了,想休息休息,现在也没力气和你玩,你看怎么办呢?”这样,您自身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还充分让孩子掌握了主动权,使她能发挥创造力解决她所面临的问题。你可以尝试着表达“我”的讯息,说出“我”的感受,这样会让孩子更体谅你,能帮助孩子成长,有助于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
三、不要唠叨,以训练为主
有的家长,特别是妈妈对于不听话的孩子。束手无策,只好一味地唠叨,结果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如果你发现你在不断地对孩子唠叨,这就说明是这个孩子改造了你,使你做他想让你做的事。换句话说,是他在制订规则,然后你来遵守这个规则。例如:强子是个13岁的男孩,他的任务是每周六晚上倒一次垃圾。他总是说他晚饭后再倒,或看完电视后再倒,或洗完澡后倒。但他老是忘了倒。一周接一周,所有的垃圾堆起来,一股食物腐烂的味道弥漫在整座房子里。他的妈妈很快地由催他倒垃圾的阶段过渡到唠叨的阶段。全家人不但要忍受垃圾的味道,还要忍受妈妈的唠叨。但这并没有对强子产生多大影响,他只要做好忍受唠叨的准备,就可以很快地忘掉整个事情。后来,妈妈意识到自己被强子拖进了唠叨的怪圈。于是,她决定重新掌握主动权。她告诉儿子,倒垃圾是他的责任,由于他的失职,全家人都在忍受垃圾的味道。接着,她警告儿子,如果他下次再忘了倒垃圾,她就要把垃圾放到他的卧室里。既然他不在乎房子里有垃圾的味道,那么他就应该不在乎跟垃圾睡觉。这次谈话是在一种幽默的、轻松的气氛下进行的,丝毫没有挑衅意味,但是直截了当。全家人好不容易又等到了星期六,但是强子又忘了倒垃圾。第二天晚上,当他打开被子准备睡觉的时候,发现被子里面塞满了垃圾。他的卧室顿时恶臭不堪。他得到的教训就是脏兮兮、臭烘烘的被单。洗被单是他分内的事,弄脏被单的后果他早就明白了。后来,强子再也没有忘记过倒垃圾。
四、告诉孩子必须做什么
而不是不该做什么如果父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总是对孩子说“不要粗心”、“不要东张西望”、“不准打人”、“不准在沙发上吃东西”等,这种责备的语气就会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并集中于负面的行为,他会逐渐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坏”孩子,而且他仍然不知道好的行为是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积极的说法是用美德修正孩子的行为,比如孩子与同学发生冲突时,家长说“我想你其实并不想和同学打架,只是你没能控制你的情绪”,这样一句话远比打一顿更能让他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多用积极鼓励的方法,给一些建设性的忠告而不是贬低不是诅咒,帮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
五、不要求全责备
有的家长往往以的标准来衡量孩子,不是站在发展的立场上,宽容地接受孩子由于缺乏经验与能力而犯的过失,而是小题大做、大发脾气,并且将孩子以往的所有错误重新数落一遍,引起孩子反感。为此,应该转换自己的教育方法:一是批评对事不对人。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当对孩子有全面的认识和评价,既看到孩子的过错,又看到孩子的优点长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应当向孩子解释为何受到批评,如何改正,避免再犯错误。二是使用有效的批评语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简明扼要,不要反复唠叨。反复雷同的讲话内容,缺乏刺激与新鲜感,使孩子心生厌烦。除了特别重要的事情可以重复一下,一般的事情家长只需要说一遍就可以了。三是批评要慎重。批评用得过多过滥,会带来十分不良的后果。所以,从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观点看,家长应该着重奖励,少施惩罚批评。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家长不宜运用惩罚批评:孩子能力不及的事情;正确与错误还没有弄清楚的事情;缺乏经验造成的过失;孩子已经认错,很努力地用行动来补偿,有羞愧的表现。
六、如何让孩子重视你的话
有的父母抱怨,孩子对大人说的话总是置若罔闻,或者只是随便敷衍,采取“忽视”的态度。那么,如何让孩子重视父母的话呢?一是让孩子关注谈话内容。例如,在厨房干活的妈妈对着正在房间里玩得高兴的孩子大叫:“过来洗手准备吃饭。”一般不大可能有效果。如果需要孩子听见妈妈的话,并且让他按照指令去做,妈妈最好是让孩子先放下手中的事情,然后把孩子带到安静的房间里,再跟他说话。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将注意力和关注点转移到谈话的内容上来,而且能培养孩子在和他人谈话时端正的态度。形成习惯后,孩子就会知道,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二是重视孩子说的话。如果孩子发现父母十分重视自己说的话,那么他也会很愿意听话。所以,当孩子说话时,父母也要用对孩子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倾听他说的每个字,同时也可以提一些与此相关的问题,用简洁的话语回复孩子,表明你是在认真地听他的话,并已参与其中了。对于你的参与,孩子是很乐意的,并会“回报”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