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1 17: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3:37
国产ecmo进入临床阶段
国产ecmo进入临床阶段, 这一次突破并不是天降神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心血管团队,已从事ECMO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超过20年,国产ecmo进入临床阶段。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日公布,该院与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联合研发的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在国内率先进入临床阶段。
ECMO可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ECMO逐渐为公众所熟知,然而其核心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设备及耗材价格昂贵。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院院长袁祖贻介绍,该院心血管团队已从事ECMO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超过20年。团队是国内最早开展ECMO临床工作的单位之一,也是国内最早研发膜式氧合器、灌注管路等医疗器械的单位之一。2017年,该团队联合有关方面针对ECMO设备全血液接触面长效抗凝涂层、磁悬浮离心泵、超声流量探头、程控监测系统及ECMO膜肺展开深入设计和研发。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庄健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研发团队已基本完成ECMO离心泵设备及全系列耗材的样品试制,并进行了针对抗凝涂层的大动物实验。在本项目研发中,团队充分分析比较了国外同类产品的优缺点及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设计出针对国内临床需求的国产化ECMO。
此次该团队研发的首套国产ECMO系统成功应用于临床,有望显著降低ECMO产品的国内售价,推动ECMO技术向基层医院普及,使更多急危重症患者受益。
在新冠 疫 情 爆发期间,大量患者心肺功能出现障碍,ECMO在治疗当中发挥巨大作用,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今已经是欧美各大医院的标配。
ECMO是拯救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强力武器,它的主要原理是把静脉血引出体外,让血液与氧气充分氧合之后,再泵回体内,以代替心肺功能,在病人危重症的时候可以极大程度上帮助病人度过最危险的时期。
早在1953年人类第1个人工肺就诞生了,从上个世纪70年代ECMO就在欧美多个医院进行了临床应用,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ECMO算是真正的被认可及医疗价值,并且开始向几乎所有的医院进行推广。
在2021年以前,我国的ECMO设备主要来自于国外进口,一台设备的单价在100万元到350万元不等,这个价格并不比很多从日本进口的医疗设备高,那么用上两周就会让病人花上20万元呢?
原因就是,机器运作需要的相应耗材也属于国外垄断技术,其中固体中空纤维膜在全球只有一家厂商生产,价格极高,而ECMO的另一项尖端技术就是离心泵,这也是阻碍我国国产化的一个“硬骨头”。
所以,在我国三四线城市,以及中小规模的医院,这一设备的普及率并不高,毕竟能用得起的人真的不多。
而我国现ECMO设备保有量仅仅500台左右,目前有260多个医院支持此项治疗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人数来看,平均接近280万人拥有一个ECMO设备,而一家医院需要覆盖的人数多达500万,而在德国,一台ECMO覆盖的人数为3万人左右,这其中巨大的数字鸿沟,我国的普及率几乎是德国的1%。
此前,由于设备价格与外国垄断,所以国内设备奇缺,当去年新冠疫情 爆发后,工信部通过协调各方,紧急征调与购买后,才让湖北有了100多台ECMO,只不过相较于患者人数,这数量多少还是有些杯水车薪。
如今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经历过疫情期间的考验之后,我国也认识到了ECMO对于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重要性,加之国外设备价格始终居高不下,所以普通老百姓对于国产ECMO设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最近,在11月6日国产的`ECMO设备终于在临床上得以运用,两位医生在西安交通大学附一院心血管病院成功用国产ECMO救治好了两名危重心血管病的患者。
此次国产设备进入临床试验,其实也不是一朝一夕便取得了如此快的进展,早在20年前,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团队就已经,并且在新冠疫情开始前,该团队就已经完成ECMO离心泵设备及全系列耗材的样品试制,并开始进行抗凝涂层的大动物实验。
在疫情的压力之下,以及国内对ECMO强烈的内需呼应一下,西安交大一附院加快了研发脚步,在反复试验与结合我国使用ECMO诊治的临床实际数据之后,终于成功研发出了我国首套ECMO系统设备,并且拥有全套的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在固体中空纤维膜方面,也实现了自主化的生产能力。
目前我国每年ECMO诊治的人次只有不到1300例,相较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这里面还存在着巨大的缺口,而ECMO作为救命神器,很多时候许多医院是想用却用不上,普通民众是想用也负担不起这高额的价格。
但这种日子可能马上就一去不复还了,随着临床试验的成功,国产ECMO设备便可以按照规定进行大规模的投产,而国产设备在价格上显然更具备优势,并且国产设备在制造时就考虑到了我国的实际临床情况,这对于广大医生与患者来说,都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同时,由于ECMO设备在国际上也是高度垄断的情况,所以只要我国的ECMO设备正式获批,那么到时候还可以反过来冲击国际上的市场,而2018年全球每年也不过是有12000人接受了ECMO设备诊治,所以在整个全球范围内,我国的设备也都还具备强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又一次打破行业的垄断让人振奋,你认为国产ECMO设备如何收费比较合适呢?
ECMO是什么?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人称它为人工肺、俗称“叶克膜”,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大家都知道,新冠期间的重症患者,往往都伴随着心肺功能衰竭,该设备就可以为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来维持生命,延长救治时间。ECMO在本次新冠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ECMO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真正的核心是膜肺和血泵,分别充当着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患者体内的静脉血引到体外进行氧合,再将氧合后的血液输回体内,用于供氧,从而暂时替代心肺功能。就是这样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与死神赛跑,是目前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被誉为是心肺衰竭患者 “最后的救命稻草”。
ECMO一响,黄金万两
与ECMO相伴的,是昂贵的价格,ECMO这一台机器目前处于被垄断的状态,国内纯粹是靠进口,进口的ECMO设备价格在100万~200万不等。机器本身相较于其它昂贵的医疗设备,似乎看起来又没有那么贵了。
但是ECMO的贵还体现在耗材上,使用ECMO一次性耗材的支出,还有单个耗材包价格都在数万不等,这些在治疗期间通常需要更换。另外还有使用中产生的用药、检测、设备更换等费用,通常每天也需要花费数万元。一份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术后ECMO患者调查显示,患者使用ECMO后平均支付费用超过24万元。
抛开机器本身的价格和耗材,另外还有医护操作的成本也比较高。ECMO是一项技术难度很高、且伴随巨大风险的救治技术,这就意味着对治疗和护理团队的要求较高,往往需要重症医学科、心血管科、呼吸科的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和*一起精密合作。这就意味着使用ECMO需要多团队通力合作,还伴随巨大风险,人工成本也非常高。
机器贵、耗材贵、耗费的人工也贵,也难怪会有“ECMO一响,黄金万两”这种说法了。
30年垄断
在1953年,一个叫Gibbon的人发明了人工心肺机,并将该技术首次用于临床心脏手术中,并且还获得了成功,从此人工心肺机系统就有了长时间辅助的可能。后续又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随着医疗技术、材料技术、机械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ECMO的支持时间不断延长。在90年代,ECMO被广泛认可,从此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危重急救。
我国在ECMO领域落后别人一大截,起步就非常晚,更不要提什么超越了。30年的垄断,我们不仅购买机器贵,购买的一次性耗材也贵,ECMO中的固体中空纤维膜在全球只有一家厂商生产,价格奇高。而阻碍我们自研ECMO的,另外还有“离心泵”这一项技术,我们迟迟无法攻克。
打破垄断
由于设备与耗材被垄断,价格昂贵,我国的ECMO设备是非常稀缺的。新冠之后,在各方协调之下,调往湖北的ECMO设备,也不过100多台,可见我国对ECMO设备的紧缺程度。因为ECMO设备在疫情期间发挥的重要作用,民众也意识到了ECMO设备的重要性,有关ECMO的热度也越来越高。
在今年的11月6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三强联合研发的国内首款体外膜肺氧合设备,即ECMO在国内率先运用于临床。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病院袁祖贻、闫炀教授团队使用该国产设备,成功救治了两名危重心血管病患者。这一次国产的ECMO成功运用于临床,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垄断,十分的给力。
这一次突破并不是天降神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心血管团队,已从事ECMO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超过20年,是国内最早开展ECMO临床工作的团队之一。在2017年该团队就针对ECMO设备全血液接触面长效抗凝涂层、磁悬浮离心泵、超声流量探头、程控监测系统及ECMO膜肺展开深入设计和研发。功夫不负有心人,该团队研发的ECMO系统现在成功运用于临床,有望显著降低ECMO产品在我国的售价,推动ECMO在我国医院的发展,让更多的重症患者受益,保住我们普通人的钱包。
目前在我国,ECMO设备的数量并不多,并且只有260多个医院支持此项治疗方法,抛开一二线城市,其余一些规模不大的中小型医院,ECMO设备的普及率并不会太高,除了设备贵的问题外,能用的起的人也不会太多。
希望国产ECMO的出现,能改善这一情况,各位觉的ECMO的使用定价该怎么定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