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2 06:3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5:31
佛教呈现出商业化、世俗化的趋势。佛教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在服务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佛教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一些寺院也存在严重的商业化、世俗化倾向,佛教面临着一些严峻的现实问题。它制约了佛教的进一步发展。
佛教商业化现象
比如,其中高门票、灯泛滥、拍卖头香、拍卖新年敲钟权等行为都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气息。这种行为本身就与佛教的超然慈悲精神背道而驰。
要知道,游客进入寺庙后,要给神灵献上一炷香,这种香也是需要购买的。这么多,一笔额外的费用。有人说可以从家里带,就不用买了。但显然,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如果游客自带香火进寺,很可能会受到寺内僧人的质疑。这样的情况往往让游客很尴尬。
佛教商业化成因
论佛教的商业化,除了佛教本身的世俗化倾向。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寺庙与周边景区委、地方*,甚至部分企业之间,因经济原因而产生的矛盾愈演愈烈。
尤其是因为门票问题,佛教名山和周边旅游景区管委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张。2009年底,甚至出现了少林寺上市、股份制等一些新事物。比如:一些有宗教场所的地方,近年来。一些村民在寺庙门口摆摊。影响出入境秩序,无证导游拉游客,随便说话,乱收费。更有甚者,一些导游与寺庙外冒充和尚算命的人勾结,骗游客钱。
这些现象不仅侵犯了游客和朝圣者的权益。而且对佛教形象和地区和谐稳定也有负面影响。以上事件都反映了当前佛寺与当地旅游部门、商业开发企业之间的紧张关系,这才是深层原因。
事实上,开发企业和当地*之间有许多联系。佛教中的一些资源与当地*的经济利益有关。因此,当*与当地开发商或旅游部门在佛寺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偏向于经济利益。也就是佛教被地方*当成了敛财敛财的工具,商业化的情况严重。
对佛教关于商业化建议
宗教场所要想展示宗教的正面形象,成为宗教旅游的主体,就要做到“三减三增”:
一是积极与企业和社会组织沟通,尽量减少新的商业开发,减少景观中的商业活动和商贩销售,减少以宗教名义和旗号进行的商品和服务消费;
二是要增加宗教文化传播和体验活动,增加宗教慈善活动和组织,增加宗教团体与普通信众和游客面对面的讲座和解答。
对于正在开发和未开发的宗教场所,可以提倡“三零”理念。这个概念是厦门南普陀寺在全国佛教寺院中最先倡导的。一种是零经济,不主动向信徒收钱;第二,零生意,不参与任何商业活动;第三,零门槛,对信徒没有信仰门槛。
在促进宗教旅游的发展中,不应过分重视“发展”及其经济功能,而应重视“可持续发展”及其文化功能。使佛教能够回归它的本真,僧人诵经,衣着朴素,伴着有节奏的木鱼和悠扬的钟声,能够安宁和自由远离红尘;信客捧着虔诚的心来,在寺庙求得那份心中所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5:31
佛教商业化,是大家的普遍认识。
当然,现在的大部分佛教寺院商业化确实也很严重。那么,就得明白寺院为何商业化。
首先,佛教的商业化,是佛教寺院愿意这样做,还是*这样做。现在的寺院大多在景区以内,那么打个比方,少林寺和少林寺景区,或者,法门寺和法门寺景区,这样的两个单位,大家去旅游,有被坑过的,那么是被寺院坑的,还是景区坑的?多了两个景区的字,就是另个单位了。
那么这个景区是谁在管辖?
我不知道,因为有关部门太多,但是,可以想一下,如果是少林寺或者法门寺管辖,为什么要加景区而变成两个单位?但是,大部分人并不在意景区这两个字,骂的指定是寺院。骂的人多了,起哄的人也就多了。
另外,进景区必然要门票,那么很多人去景区,就是为了去看寺院,所以景区不得不分给寺院门票收入。有人说,寺院为什么不去和景区抗衡,阻止他们卖门票。可是事实是,不是不抗衡,是干不过,人家头上有山,一个不小心,压扁寺庙是小,压死人才是大事。
另一方面,从经济利益来说,寺院并不愿意卖门票,虽然在收入上,有了部分门票的收入,但是,其实阻挡了更多的游客和信众,那么也就减少了很大的人流量,人流量的减少,收入必然也是减少。所以说,从别人的手上分肉吃还不如自己买肉吃,自己想吃多少买多少,而别人想给多少给多少。
再一个,寺院如果够老,文物局要插手,在景区内,旅游局要插手,如果靠着山,林业局要插手。一个寺院,能耐再大,还大得过这几座大山吗?所以,有时候,寺院,也很无奈。
有羊的地方就会吸引狼,有了狼就会有厮杀,狼多了就自相残杀,后来来了一群人类,把狼赶跑了,但是想永远吃到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圈养,但是他们不担心狼群会卷土重来,因为人们手上有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5:31
在南京玄奘寺事件发酵后,佛教的过度商业化,遭到了*的广泛抨击。
以少林寺为例,少林寺每年门票收入约为3.5亿,加上其他的零零总总就可达5亿元。
首先:佛教为什么会陷入商业化无法自拔呢?
佛教的商业化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的,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家要求各个地方开动脑筋,使出浑身解数发展经济,为此对地方上进行了放权。
这个要求本身没有错,但是有些地方却念歪了经,觉得既然国家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80年代中期,四川乐山大佛率先开始收门票,在此前宗教场所都是没有门票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乐山也就尝到了甜头,在90年代初期,每年就能贡献两亿的收入。别的地方看到乐山这么赚钱,也纷纷在寺庙搞起了收门票的生意。
这就是佛教商业化1.0版本。
寺庙赚得盆满钵满,因此引来了民间资本的垂涎,大量的民间资本开始进入寺庙,投资建造各种宗教建筑,比如,2002年开工建造的河南平顶山大佛景区,耗资约2.8亿元,前后历时5年。大佛建成后,想要参观除了每人收120元的门票,还有其他各种敛财办法。比如,到佛像下摸一下脚,号称可以获得佛珠保佑,但要额外收50,50块钱就能收买佛祖,也太瞧不起我佛了吧。
平顶山大佛的建成,开启了佛教商业化的2.0时代。
不过,这远远不是终结。
其次:佛教商业化程度加深,佛教商业化迎来了3.0时代
很快佛教佛教商业化迎来了3.0时代——收割信徒
毕竟摸一下佛祖的脚就要收50元,一般人充其量也就被收割一次,绝不会有第二次了。
想提高反复收割的几率,最好办法就是把目标瞄准信徒,这波收割主要就是出租灵位,也就是南京玄奘寺的这种方式。相比收门票钱,这种方式的吃相相对好看,但利润更高,高达50%以上。除此之外,还玩起了拍卖头炷香,2008年寺庙第一次组织头炷香的拍卖,就卖出了10万元,随后头炷香的拍卖价一路飙升,在2011年甚至卖出了118万的天价。
商业化3.0时代的佛教,其实已经不再是宗教场所了,很多寺庙的背后都是企业投资的,我们以为的寺庙负责人是主持,实际上很多寺庙住持都是打工人,给企业打工的,每个月都有KPI考核制度。
但是一切都怪资本吗?
最后:佛教陷入了集体性迷茫
佛教的商业化一切都怪资本吗?显然不是。
佛教自身的集体性迷茫才是关键,为什么说佛教已经陷入了集体性迷茫呢?
这一切还得从佛教的历史说起,佛教自从传入中国后,其本质上是与其说是一种宗教,不如说是一种基层组织形式,类似于村庄的基层单位。
《水浒传》里,鲁智深失手打死了郑屠,不敢留在城里,就通过赵员外的关系出家到五台山文殊院,在那个皇权不下乡的年代,文殊院这类寺庙和乡绅一样是地头蛇,住持实际上是起了村长的作用,方圆十里八村都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就连官府一般也不会惹他们,所以鲁智深只要进了文殊院也就安全了。
而在新中国建立后,党支部深入到了基层,乡绅被消灭,寺庙也一样,没法再像过去那样当地头蛇了。也就是说在基层政权体系中,已经不需要佛教了,失去了在基层政权体系的位置,佛教便从政权体系完全退出,不再是国家统治阶级的一员。
更沉重的打击是改革开放,在以前穷人们之所以愿意去当和尚,看重的就是寺庙里有饭吃,饿不死,斋饭也是饭嘛。而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了,寺庙里的那点伙食对穷人失去了吸引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不需要佛教了,可有可无,这直接导致了佛教在社会中失去了生态位,唯一能够找到生态位的只有旅游景区,这也是佛教商业化的根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5:32
在我国,佛教道教历史悠久,信教群众众多,影响广泛。近年来,佛教道教发展总体平稳,但在新形势下一些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反映最强烈的是商业化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佛教商业化,是资本的原罪。
对于资本来讲,逐利是它的唯一目的,对于资本家来说,也是只要能赚钱,什么都可以做,这就是资本的原罪。而佛教的商业化,也是资本的原罪。
在面对巨大的利益的*,一些有佛教资源的地方,大搞“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借宗教的名义,包装名胜古迹敛财创收,给了商业资本进入佛教甚至绑架佛教的机会。
佛教商业化,是对宗教信仰的绑架。
现在的寺庙里面,门票要收费,功德捐款、烧高香动辄要成千上万的金钱。想进寺庙还要买门票,难道这不是被绑架的宗教信仰吗?如果烧香的高低,花钱的多少能够衡量一个人的信仰虔诚程度,这还叫什么众生平等呢?
避免佛教商业化,需要利用国家*来解决。
在佛教越来越商业化的过程中,国家也是积极做出了回应。在2017年,国家宗教局等相关机构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
佛教道教活动场所必须坚持非营利性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假借佛教道教名义开展活动、谋取利益。非宗教活动场所、非宗教团体、非宗教院校不得开展宗教活动,不得收取宗教性捐献。
继续整治滥塑大型露天宗教造像。
制止乱烧香、乱放生活动。
依法加强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
......
避免佛教商业化,需要寺院的规范。
佛教的社会功能在于净化人心、导善社会。对于寺院来说,规范寺院管理制度,纯正发心、清净道场,同时积极探索佛教融入、服务社会的新方式、新方法,更好地发挥佛教的文化价值、信仰价值,传播有益于社会人心的正能量才是发展之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5:33
有人提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们佛教是不是太商业化了?像做佛事也要收钱,吃饭也得放钱,印书还是需要钱,好像到处都要钱一样。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呢?”
一.佛教与商业的关系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和儒、道一起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三大传统思想。佛教是*揭示宇宙、人生实相的理论体系,它圆融涵盖了世法和出世法,同样蕴涵了现代社会的经济伦理和商业精神。
一方面,佛教产生与弘传的一个重要因缘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它是物质文明发达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急速发展、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促使人们体悟生死、苦乐等终极问题,而佛教教义中的“爱护生命,布施行善,遵守诚信道德等善行”则给了人们圆融的答案和*的精神归宿。它帮助社会大众净化思想、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随着当今时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佛教的繁荣和昌盛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人们的生产活动又需要佛教社会功能的进一步指导。例如,社会或企业管理中的“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的美句,其实就是源于佛教“自度、度人”的内涵,通过佛教小乘、大乘概念的对立统一,将经济行为中的利己与利他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同时,“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开展它的教化作用,也离不开各个时代生产生活的实践。总之,经济的发展对佛教的承续和发展意义重大。
佛教不但对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不断适应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佛教的教义及其传布的原则是“契理契机”,一切佛陀的教言必须根据不同时代的特点,从出世法和世间法的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经济发展催生了佛教,佛教的昌盛又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佛教用品和佛教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及相关配套行业的出兴于世是一个新的经济生长点,它的背后蕴育着可观的利润和大量的商机。这必然会引起相关社会各界人士、乃至传统寺院的关注和进驻。
然而,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模式下,竞争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当然会“无所不用其极”,利益的驱使使得有些人的佛教商业行为将可能违背佛教的道德和精神,这对佛教是一种践踏和亵渎,对以弘扬佛法为己任的寺院也是一种伤害。比如,目前有很多经营佛教产品的公司或个人,然而正信者少,唯利是图之人居多,能站在弘扬佛法的立场和以佛教精神去经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目前佛教产品的利润往往都是高出几倍的利润,常此暴利,终将为市场经济和信众所遗弃,社会大众将会对佛教失去信心,因此,市场秩序的规范和严密将是末来必然的趋势。
三.寺院经济的商业化
佛教的繁荣与发达需要建立在稳定完善的寺院经济的基础之上。佛教传入中国,寺院的形态发生了两个阶段的重大演变,其中僧人的生活方式,由在印度为托钵乞食、不参加生产活动,传入中国后,受农耕社会的影响,僧人不但自耕自给,还参加多种形式的以营利为目的经营活动。时至今日,由于全体社会成员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僧人的生活方式也必然会迎来第三个阶段的改变,僧人必须找到一种与之适应的生存模式和生活方式。
目前,中国的社会状况已由中期的农业社会过渡到了“工业与商业相结合”的经济社会,已经不再是过去半农半禅的山林佛教时代,僧人回归农耕经济以耕地为生已不切实际。作为寺院,正确的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去改变,去与社会相适应,这是社会信众和寺院僧众生活的需要。比如,未来可将寺院的流通处外包经营,所赚取的利润作为出家人的生活来源;以商业化运作建设寺院,发展旅游,等等。这些虽非佛教行为,然而,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佛教,佛教自然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寺院商业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倾向已经显现,并成为大的趋势,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到达一定程度时,寺院商业化将成为一个必然结果。
不论如何,佛教寺院以什么样的形式发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好僧团的队伍,加强和提高僧团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释迦牟尼佛曾经预言:“毁我教者,乃穿我衣人。”违背佛教教义,身披僧装,却打着佛教旗号大敛信财欺世盗名者也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由此所滋生的问题和隐患是每位出家人应当戒慎恐惧的,也是每个寺院管理者应该高度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