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2 05: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2:28
从根本上来说 ,明朝设置厂卫等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就是为了加强皇权!
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东厂西厂锦衣卫,这仨加在一起就是大明王朝的厂卫制度了。他们共同的目的是:向皇帝负责,做一些军队不方便干和不想干的事。
明朝地名带厂的,都是给皇帝做事的官办机构。
“朝廷暗犬”的锦衣卫,在明朝初期有多嚣张
锦衣卫是这三个机构中出现最早的,也标志着明朝厂卫制度的开始。
朱元璋是平民出身,本身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因为明朝并没有有效的*监管体系,所以朱元璋在建国后,就着手创建锦衣卫,一方面是为了监督不法*的违纪行为,“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皇权,*朝堂内外各种不守法或者是有异心的大臣。
锦衣卫的首领被称为指挥使,应该算是明朝时期的“公务员”了。
然而,锦衣卫也并没有监管机制,所以,在朱元璋时期还被废除了,直到朱棣即位后,认为锦衣卫对稳固政权很有用处,便重新设立锦衣卫,并且再次扩大它的权力,可以直接向皇帝上奏。
贴身护卫保护皇帝,侦查和逮捕朝廷重臣和典诏狱等等……锦衣卫的存在一直延续到了明朝灭亡。
朱棣为什么要建立令人闻风丧胆的东厂
很多人都说朱元璋是特务机构的鼻祖,其实朱棣才是集大成者,在靖难之役成功后,迫于当时朝中大臣对自己的不满,朱棣只能加强特务组织,排除异己。
朱棣在用了锦衣卫一段时间之后发现,锦衣卫的权力越来越大,为了制约锦衣卫的权力,朱棣在永乐十八年建立东厂。
东厂的骨干主要还是锦衣卫,但是权力由宦官掌握。在职权上是与锦衣卫平行的特务机构。
明朝设立东厂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制衡明朝的*。让宦官当权是因为朱棣在起兵过程中,一些宦官与僧人出过大力,所以在他心目中,并不信任手底下的*,还是觉得宦官比较可靠。
东厂的侦缉范围非常广,获得的情报可直接向皇帝报告,这就比锦衣卫必须采用奏章的形式进行汇报要方便得多。
东厂规模也比锦衣卫大得多得多,其势力远达朝鲜半岛。不仅可以监视臣民搜刮情报,还可以将锦衣卫也列入其监视范围内。
虽然朱棣设置东厂大多是为了监视和威慑*,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之后,宦官权力的触角甚至可以深入到各个州府县,甚至还能拥有军权。最有名的东厂掌印太监魏忠贤甚至有“九千岁”之称。
明朝时期的西厂很短命,狠起来真要命!
到了明宪宗时期,东厂由宦官尚铭掌领,宪宗嫌东厂处事不足,因此于成化十三年另外设立了西厂,一方面是为了牵制东方,另一方面是加强自己的势力范围。
西厂建立之初,以监听打探事情,并命令宦官汪直督管,因此,西厂从诞生就比东厂的排面大,西厂的随从卫队人数,是东厂的一倍。
西厂侦查打探的范围,从明朝的京师遍及天下各处,四面八方,无所不及,即便是王府,也不能避免被西厂侦查。
西厂设立之后,在汪直的统领下,数兴大狱,权力远远超出东厂之上。近近五个月,西厂就被很多人*,朱见深虽然愤怒,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罢止了西厂。
当然,风声一过,宪宗又复设西厂,汪直前后掌领西厂六年,被冤死者接连不断。这一时期,西厂的权势,也远在锦衣卫之上,汪直也凭借西厂称为明朝顶级大太监之一。
一直到明武宗时期,才彻底废除了西厂。
厂卫实质上都是加强皇权的工具
东厂西厂锦衣卫,实质上就是加强皇权的工具,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作为皇帝的耳目,直接监管大臣。
朱元璋在位时,一位名叫宋濂的大臣在家举办宴会,第二天朱元璋问他都吃了什么菜邀请了什么人,宋濂一一回答,然后朱元璋拿出一幅图,上面画着宋濂宴请宾客,说宋濂没有骗他,当时宋濂吓出一身冷汗。这就是锦衣卫“监视”的表现。
当然,厂卫制度并不是孤立而存在的,朱元璋在设立厂卫的时候,同时也在改革**,胡惟庸案发后,朱元璋借机废除了丞相制,并且设立内阁制,改行中书省为三司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