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5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1 14:20
猴头菇作为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猴头菇有足够的市场认可度。市场价值高。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猴头菇的栽培技术要求。
首先,对于栽培环境的选择。猴头菇栽培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气体,周围300m无各种污水及其它污染源。要求座北朝南,通气性好,空气新鲜;栽培室内地要求平整,要有地窗、门窗。猴头菌的菌丝体能在黑暗中正常生长,但子实体必须在散射光的照射下形成和生长。
第二,栽培季节的选择。猴头菇菌丝的适宜生长温度25±2℃,子实体的适宜生长温度12—18℃,高于20℃子实体生长不良,低于10℃时子实体生长缓慢。栽培需100天左右,其中菌丝体培养需25天左右。秋季8-9月制种,10月份为栽培适期;也可在晚春、早夏进行栽培。应用塑料大棚栽培,在山东一般应于10月中旬制栽培袋,约经一个月的培养至11月中下旬开始出菇,次年3月上中旬出菇结束。
料温偏高。菌丝培养成熟的菇床,若无较低温度的影响,其料温下降的速度很慢。若料温高于出菇温度范围,则原基不易发生,这种现象在秋栽的低温型品种中常见。3.积温不足。在低温下种植时,菌丝长期处于缓慢生长状态,虽然发菌时间较长,但由于有效积温不足,菌丝生理成熟度不够,而迟迟不能出菇。此外,无论何时种植,出菇前的温差变化太大都不利于出菇。
4.水分不足。发菌期由于揭膜次数过多,覆盖不严或土壤吸湿等,会造成培养料含水量下降,或菇床表面失水偏干。此外,产菇期菇体大量消耗培养料的水分后,如菇床水分补充过少,也会造成不出菇或转潮后不正常出菇的现象。
5.菌丝徒长。培养料含水量过高,菇床表面湿度饱和,干湿差变化小,会造成菌丝徒长,在菇床表面形成厚厚的菌皮。
6.虫害影响。杂菌污染菇床后,不但与平菇菌丝争夺养分,而且能分泌有害物质,抑制平菇菌丝的正常生长;害虫侵入菇床后,则大量咬食平菇菌丝,并使平菇菌丝断裂失水死亡。病虫危害重的菇床,平菇菌丝的正常生理代谢和物质转换要能受到破坏,进而造成不出菇。这种现象在整个产菇期内均可发生。
7.通风不良。菇床通风不良,供氧差,膜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光线太弱,均不利于出菇。这种现象在地下菇场较为常见。
在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平菇各生育阶段的特性,进行精心管理,避免造成以上不出菇或不正常出菇因素的发生,而获得稳产高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1 15:38
1、首先需要菌种分离。孢子分离是在无菌的条件下采集猴头菇成熟后将散放的孢子,作为培育菌丝的原料。 栽培种的培养栽培种的培养料可用不含芳香油或杀茵剂的锯木屑或棉子皮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1 17:13
首先进行菌种分离,取新鲜幼嫩的子实体,放入接种箱,接种后培养3天,接种块即开始萌发菌丝,开始培养栽培种。待长成菌块后,揭去薄膜,再在自然温度下继续培养,几个月后即可长出猴头菇。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1 19:04
注意室内的温度,同时要注意空气的流通,还要注意采光条件,定期浇水施肥,同时也要注意土壤的水分流失。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1 21:12
应该在室内严格控制好温度和营养物质的供给才能更好的种植出优质的猴头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