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6 21: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9:11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传统篇目,被编者编为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三单元必修课,如何结合新课改的教学实际,把传统课文上出一点新意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我最初的有两点思考:一是落实文言字词及典型文言现象;二是理解本文因事说理的写作特色及阐明的道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打算:
1.本文的语言较为浅易,可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利用注释自己疏通课文,自行总结本课重要实词、虚词。正式上课时,大屏幕显示相关内容,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及对文意的把握,适时对学生答错的地方予以更正。
2.因事说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之前有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石钟山记》体会这种游记的写法。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教学过程中力求循序渐进,让学生通过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明确叙和议各自的分布,在理清叙议关系的基础上,掌握因事说理的写法。
3.本文层次清晰,说理透彻,课堂上通过对对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通过加入自己的思考,对本文的说理理解地更深、更广。
4.在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结合王安石生平,让学生自由探讨,知人论世,引发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
从实际教学的情况看,因为课前指定了明确的预习任务,对于字词句的梳理,课堂上未占用太多的时间。这就给后面的结合课文完成对联以及自由讨论、知人论世两个环节留足了时间。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思考、充分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浓厚。
综观整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环节完整。四十五分钟时间不仅完成了课前所有的设想,而且课堂进程中学生的情绪始终高昂,老师和学生均感收获颇丰。
当然,这只是新课改道路上我的一点尝试,其中必然还有不成熟之处,相信一定能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关于我
在备课的过程中,在一次不成推倒重来的过程中,在一次次讲、评、修改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读着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心中时而焦躁,时而倦怠,时而想放弃。读着读着,我突然发现王安石老先生单独写给我的一句话:“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难道临川先生的文章只是写给他自己,激励他自己不断奋进的?难道这篇文章只能讲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有所得所获的么?我从这些恳切的游山心得中读出了临川先生对后学者的激励。
从教若干年,我一直害怕参加任何形式的作课活动,但凡有人听课心里便紧张,更别提全市范围的优质课大赛了。本年度能欣然参加校内的选拔已是突破,获得市大赛参赛资格已大出意外,而现在又在积极筹备,不打退堂鼓真算不易。冥冥中,敢为天下先,愿为社稷活的临川先生已经给了我精神支撑。而今,有了临川先生的谆谆教导,我在“怠而欲出”时就想想“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在怠而欲止时就想想“极夫游之乐”的机会是多么的难得,不能因一“悔”而失去一览“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机会。自是,仍有烦躁,仍有失败的苦恼,但我不再问自己要不要后退,而是告诉自己要调整好心态,莫紧张,尽自己的力备好课。
在讲课的末尾,我把自己的心得凝聚成一句话展示出来:游褒禅知成大事当尽志无悔。这就是我读此文,讲此文的心得体会。讲课让我对文章,对文章作者有了亲近的机会,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关于课
课已经讲完,心中已经释然,反观自己对《游褒禅山记》的处理,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在平时要耗用三个课时,现在只有短短的40分钟,不仅要体现文言文体的特点,还要体现出游记的特点;要详略得当,要突出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特点;要有学生活动,要让学生有所得;要多多少少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要打造高效课堂。这些我都在尽力落实。
这节课有成功,亦有遗憾。
我觉得本课如果也有成功的地方的话,应该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比较好,就抓住文章的二、三两段记叙和议论的重点,就从叙议结合的角度命题,引导学生读文本、筛选信息、填表格、找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文本,就作者的游山心得谈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在体验作者“游览——思考——著文”的过程。
我设计的这两个表格并不新鲜,但比较贴近文本,这种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的动了起来,也让课堂活了起来。
预习检测的第二道题设计的也还可以,算是抓住了本文的一个文言知识点:判断句式。通过四个“者”、“也”的比较,明确这些词的基本用法,给学生提供一种比较的方法。
学生的良好素质,积极配合是课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然而本课也有一些遗憾。因为紧张,课前导入不够流畅,准备好的“学习策略”也没有展示出来。因为时间关系,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较少。因为看错时间,最后提前两分钟结束,大可以让学生深入讨论或者朗读体会。
参赛本身就是我的最大突破,我的最大成功;能够参讲这一篇课文,是我和临川先生的缘分。讲课后反思,我还这样告诉自己。我还想说的是:这不是结束,这是开始。
宋代的人喜欢发表议论,无论是吃饭喝茶,还是穿衣戴帽,再或者是游山玩水,都特别喜欢探究道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不是在于他的游记过程的欢快、风景描述的精彩,而是在于这篇游记中透过记游而引发王安石深入的思考:对人生处事的感悟,以及对治学严谨的心得。读来真如和智者对话,启人心智。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六朝时期,至宋时期,内容充实拓展,形式巩固严谨。“记”可叙事、写景、状物,亦可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比如叙事的'有《桃花源记》,写景状物的有《小石潭记》,既写景又抒发情怀,阐述观点的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等,而《游褒禅山记》就属后者,符合宋人考据阐议之性。
《游褒禅山记》全篇一共五段,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属于第一部分,是记游部分,第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第二部分,是议论部分,第五六段是第三部分,补叙同游朋友及写作时间。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授第一二自然段,我的教学设想是这样的:首先是导语引入,介绍“记”的文体、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第一段采用串*,由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重点的字、词以及特殊句式,在讲解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陌生文言语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然后第二段给十分钟时间,由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原有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自己去试着理解和翻译,或是同桌合作学习,然后找学生提问,说出自己学习后的困惑和不解之处,最后教师解答。
设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本节课上完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反思:
一是课堂当中时间的安排分配不均匀,结果导致时间不够,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读,读多久,也是个问题,在这一次的教学当中,学生的朗读比较少,还需加强。
三是一节课上完,学生掌握多少,真正掌握了没有,心里面没有底,因为他们回答积极,还需要不断的训练、加强。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我觉得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时间,可以让他们自己学习。其次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对学生的朗读多加训练,对于本节课重点的字词句,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到两个检测题,当堂检测,看他们的掌握程度。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尽量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加完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9:11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传统篇目,被编者编为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三单元必修课,如何结合新课改的教学实际,把传统课文上出一点新意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我最初的有两点思考:一是落实文言字词及典型文言现象;二是理解本文因事说理的写作特色及阐明的道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打算:
1.本文的语言较为浅易,可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利用注释自己疏通课文,自行总结本课重要实词、虚词。正式上课时,大屏幕显示相关内容,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及对文意的把握,适时对学生答错的地方予以更正。
2.因事说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之前有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石钟山记》体会这种游记的写法。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教学过程中力求循序渐进,让学生通过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明确叙和议各自的分布,在理清叙议关系的基础上,掌握因事说理的写法。
3.本文层次清晰,说理透彻,课堂上通过对对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通过加入自己的思考,对本文的说理理解地更深、更广。
4.在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结合王安石生平,让学生自由探讨,知人论世,引发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
从实际教学的情况看,因为课前指定了明确的预习任务,对于字词句的梳理,课堂上未占用太多的时间。这就给后面的结合课文完成对联以及自由讨论、知人论世两个环节留足了时间。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思考、充分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浓厚。
综观整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环节完整。四十五分钟时间不仅完成了课前所有的设想,而且课堂进程中学生的情绪始终高昂,老师和学生均感收获颇丰。
当然,这只是新课改道路上我的一点尝试,其中必然还有不成熟之处,相信一定能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关于我
在备课的过程中,在一次不成推倒重来的过程中,在一次次讲、评、修改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读着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心中时而焦躁,时而倦怠,时而想放弃。读着读着,我突然发现王安石老先生单独写给我的一句话:“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难道临川先生的文章只是写给他自己,激励他自己不断奋进的?难道这篇文章只能讲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有所得所获的么?我从这些恳切的游山心得中读出了临川先生对后学者的激励。
从教若干年,我一直害怕参加任何形式的作课活动,但凡有人听课心里便紧张,更别提全市范围的优质课大赛了。本年度能欣然参加校内的选拔已是突破,获得市大赛参赛资格已大出意外,而现在又在积极筹备,不打退堂鼓真算不易。冥冥中,敢为天下先,愿为社稷活的临川先生已经给了我精神支撑。而今,有了临川先生的谆谆教导,我在“怠而欲出”时就想想“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在怠而欲止时就想想“极夫游之乐”的机会是多么的难得,不能因一“悔”而失去一览“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机会。自是,仍有烦躁,仍有失败的苦恼,但我不再问自己要不要后退,而是告诉自己要调整好心态,莫紧张,尽自己的力备好课。
在讲课的末尾,我把自己的心得凝聚成一句话展示出来:游褒禅知成大事当尽志无悔。这就是我读此文,讲此文的心得体会。讲课让我对文章,对文章作者有了亲近的机会,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关于课
课已经讲完,心中已经释然,反观自己对《游褒禅山记》的处理,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在平时要耗用三个课时,现在只有短短的40分钟,不仅要体现文言文体的特点,还要体现出游记的特点;要详略得当,要突出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特点;要有学生活动,要让学生有所得;要多多少少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要打造高效课堂。这些我都在尽力落实。
这节课有成功,亦有遗憾。
我觉得本课如果也有成功的地方的话,应该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比较好,就抓住文章的二、三两段记叙和议论的重点,就从叙议结合的角度命题,引导学生读文本、筛选信息、填表格、找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文本,就作者的游山心得谈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在体验作者“游览——思考——著文”的过程。
我设计的这两个表格并不新鲜,但比较贴近文本,这种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的动了起来,也让课堂活了起来。
预习检测的第二道题设计的也还可以,算是抓住了本文的一个文言知识点:判断句式。通过四个“者”、“也”的比较,明确这些词的基本用法,给学生提供一种比较的方法。
学生的良好素质,积极配合是课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然而本课也有一些遗憾。因为紧张,课前导入不够流畅,准备好的“学习策略”也没有展示出来。因为时间关系,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较少。因为看错时间,最后提前两分钟结束,大可以让学生深入讨论或者朗读体会。
参赛本身就是我的最大突破,我的最大成功;能够参讲这一篇课文,是我和临川先生的缘分。讲课后反思,我还这样告诉自己。我还想说的是:这不是结束,这是开始。
宋代的人喜欢发表议论,无论是吃饭喝茶,还是穿衣戴帽,再或者是游山玩水,都特别喜欢探究道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不是在于他的游记过程的欢快、风景描述的精彩,而是在于这篇游记中透过记游而引发王安石深入的思考:对人生处事的感悟,以及对治学严谨的心得。读来真如和智者对话,启人心智。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六朝时期,至宋时期,内容充实拓展,形式巩固严谨。“记”可叙事、写景、状物,亦可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比如叙事的'有《桃花源记》,写景状物的有《小石潭记》,既写景又抒发情怀,阐述观点的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等,而《游褒禅山记》就属后者,符合宋人考据阐议之性。
《游褒禅山记》全篇一共五段,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属于第一部分,是记游部分,第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第二部分,是议论部分,第五六段是第三部分,补叙同游朋友及写作时间。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授第一二自然段,我的教学设想是这样的:首先是导语引入,介绍“记”的文体、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第一段采用串*,由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重点的字、词以及特殊句式,在讲解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陌生文言语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然后第二段给十分钟时间,由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原有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自己去试着理解和翻译,或是同桌合作学习,然后找学生提问,说出自己学习后的困惑和不解之处,最后教师解答。
设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本节课上完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反思:
一是课堂当中时间的安排分配不均匀,结果导致时间不够,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读,读多久,也是个问题,在这一次的教学当中,学生的朗读比较少,还需加强。
三是一节课上完,学生掌握多少,真正掌握了没有,心里面没有底,因为他们回答积极,还需要不断的训练、加强。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我觉得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时间,可以让他们自己学习。其次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对学生的朗读多加训练,对于本节课重点的字词句,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到两个检测题,当堂检测,看他们的掌握程度。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尽量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