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5 13: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00:27
导语:张飞是位重情重义嫉恶如仇,肤色黝黑的壮汉,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张飞的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相传有一年中秋节,曹操坐在帐内独自喝闷酒,想来想去心里烦不过,因为那个猛张飞弄得他不能成事,但又想不出一个取胜的办法,便一个劲地喝起来。谁知,最后一杯酒下肚,他竟昏昏入睡了。
骤然间,一位金甲神闯进帐来,对曹操道出四句话:
天子头上长只角,
口在天子右边坐,
日头踩在脚底下,
千钧妙谛莫道破。
金甲神说完后,将曹操推了一把,隐身而去。曹操一觉醒来,觉得奇怪,也来不及仔细思索,便大喊一声:“来人啊!”其实,曹操这时是喊中军,叫他去请人来商议此事。没想到刚好有个叫狄兀的经过帐前,便走了进来。曹操一看是狄兀,知道他肚内还有些墨水,便招呼他坐下,将梦中金甲神所嘱的四句话,背给狄兀听。
狄兀听后,又将四句话用素笺过细录下来,看着看着,突然哈哈大笑,一个劲地恭贺曹操。曹操问原由,狄兀便一句一句的解释说:“第一名‘天子头上长只角’,是个‘矢’字,‘口在天子右边坐’,相合是个‘知’字,‘日头踩在脚底下’,三字拼合是个‘智’字。曹操恍然大悟:金甲神托梦点化他,与刘备抗衡,只可用“智”。曹操又问狄兀第四句话的意思,狄兀看了看曹操,欲言又止,曹操“嗯”了一声,狄兀浑身象筛糠一样,吓得连声说:“小人有罪!小人有罪!”
曹操本是个刚愎自用的人,他见狄兀这般模样,便将素笺一把夺过来。一看,那第四句是金甲神嘱咐曹操,用“智”乃是天机,不可泄露旁人。等到狄兀失悔时,已经迟了,曹操拔出佩剑,一下将狄兀刺死了。
当天,曹操便来到刘备营盘前,指名要张飞出来应战。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人,听说曹操独自一个来到阵前挑战,已知他是找张飞斗志来的,便暗对张飞交待了一番。张飞到了那样子,恨不得将他一口吞下,但又奈何不得,只得先发制人:“张黑炭呀张黑炭,你不过是山野莽汉,今日是中秋佳节,你敢与老夫斗智么?”
张飞听到曹操果然要斗智,禁不住心里佩服军师神机妙算,便大声说:“曹白脸呀曹白脸,怕你我就不姓张,你喜欢怎办就怎办,我奉陪到底!”
曹操自信斗智必能压倒张飞,便用双手比用一个圆脸盆,要张飞回答。张飞想起军师临行前的嘱咐,也不说话,只用手势向曹操伸出三个指头。曹操禁不住一惊,慌忙伸出拇指和食指,比用八字。张飞非常镇静,把肚子拍了三下。结果把个曹操吓得“哇哇”直叫,催马就往回跑了。
张飞回到营帐,刘备、诸葛亮、关公一起围了拢来,问长问短,张飞把自己和曹操斗智时的手势,又重新比画了一遍。诸葛亮摇着鹅毛扇子,做着手势故意问:“张飞,这是啥意思?”张飞嘿嘿傻笑了一会说:“今日中秋节,曹操接我到他家去吃脸盆大的月饼。我就行,要吃就吃三个。曹操却要我吃八个。我只好拍拍肚子,说我肚子装不下啊!他骑马就往回跑了。想必是回家向厨子交待,把月饼做小些!”
诸葛亮一听,禁不住哈哈大笑,把张飞笑得糊里糊涂,把刘备笑得如坠五里雾中。刘备问诸葛亮笑什么?诸葛亮对张飞解释道:“曹操用双手比做圆脸盆,实际是指他的地盘比我们大。可你却伸出三个指头,曹操以为,这是指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曹操最怕的是这个。可他不服输,又将拇指和食指伸出比八字,表明他们兵强马壮,有八十万人马。可你却将肚皮边拍三下,曹操以为你的气魄大得能将八十万人马吞下肚。所以你把他吓跑了。就不定曹操已气病在床,活不过八月了。”
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曹操回到营帐以后,就气得病倒了,一连几天水米不沾,没有几天工夫,就死了。
*县曾埠头,有一种特产水稻——芦花荡大米。这种大米,粒长饱满,营养丰富,咋一看,还以为是糯米呢!不过,吃起来它不仅略带糯性,性质柔软,香甜可口,而且易消化,健脾胃,实为大米中之佳品。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神机妙算,叫张飞带领一支人马,埋伏在芦花荡内,定能阻截周瑜,大败吴军。不出所料,吴将都督周瑜在此也真被张飞截住,打得吴军落花流水。周瑜逃走后,直气得吐血身亡。这便是众人皆知的三气周瑜的芦花荡。
张飞虽然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但也消耗了不少精力,累得几天吃不下饭。当地老百姓为张飞庆功,补补他的身子,特将当地产的上好大米用石臼舂熟,细筛细整,然后敬奉给张飞食用。
张飞从来没有吃过这种好米,初次尝新,食欲大增,吃得舒服,很快恢复了精神。他便问几位送大米的老人:“这是什么米,如此好吃,又有如此神效?“这几位老人小眼望大眼,一时答不上来,只是说:当初种的时候,也没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张飞想到这个地方叫芦花荡,就顺口念道:
“芦花荡,芦花荡,
大米喷喷香。
吃后精神爽,
恩情永不忘。”
念完,他就高兴地说:“那就叫芦花荡大米吧!”后来,人们就跟着叫这种米为“芦花荡大米”。
达仁岗原名“杀人岗”,距*胡厂约五华里路。三国时期,张飞在这一带屯垦,每次抓了坏人,都将在这个地方斩首示众。
这块田离湖水很近,是油沙土质。张飞当时在这里种地时,稻谷长得很好,田里没有一根稗子和草。每次,他从大本营商议军事回来,总是先到这块田里劳动,直到把这块田中的活儿搞完了,才去查看其它屯田。
有一次,张飞从大本营回来,路经屯田,见两个士兵正在田边闲玩,再看看他俩的田中秧苗长得稀稀拉拉,稗子和草又多又长。顿时火冒三丈,马上召集屯田的士兵们开会,怒气冲冲地指着自己那块田说:
“你们看看,我张飞军务繁忙,田里的秧苗都长得这么好。而这两个奴才,整天在这里种地,秧苗长得却这样糟,难道不该挨鞭子吗?”
说着,挥起长鞭,狠狠地打了那两个士兵一顿。其他士兵们见了,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不敢作声。
从这以后,士兵们再也不敢贪玩了,都勤勤恳恳地搞好田间管理,田里的秧苗都长得同张飞的苗子一样好。
在张飞田的东南面,约摸两里多路,有一个长长的土台。据说,张飞在*屯垦的时候,就经常住在这里。
那时候,这里是一片荒湖,杂草丛生,芦苇遍地。张飞便下令把茅草和芦苇都吹了晒干,又从十多里远的地方运来许多木料,准备在这里安营扎寨。
可是,这里土地潮湿,即使盖了房子,也无法开铺睡觉。张飞便想了一个办法,命令士兵们挑土筑台,然后,再在台上做屋。
这天,烈日当空,地上烤得冒烟。张飞打着赤膊,便同士兵们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士兵们都是一人给两人挑的`箢箕上土。可张飞呢,却一手提着一大箢箕土,两脚行走如飞,而每次返回,非得十个士兵给他上土,才运转正常。大家见张飞干得那样起劲,也没有一个敢偷懒的,两天两次,便把土台挑起了。
到了第三天,张飞又带着士兵们在土台上盖了一排整齐的房屋。为了嘉奖士兵,张飞下令给士兵一人发一壶酒。
那天夜里,张飞睡在新盖的屋子里,心情格外舒坦,不一会儿,便打起喊鼾来,这鼾声可真是非同凡响,简直如雷声一般,远近的百姓听了,都惊得爬了起来。以为天要下暴雨了,结果一看,明月当空,群星灿烂,才知道是张飞在打鼾。
张飞在这里住了两年多时间,后因调防才恋恋不舍地走了。自此,人们就把这个长长的土台叫做“张飞台”。直到现在,还有些老人说,在张飞住过的那土台上,有时夜里还可听到他的鼾声咧!
离*城南四十多里,有个地方叫候旨店。相传三国时期,张飞常在这里接旨。
候旨店在一个岗坡上,住着百十来户人家,有几家酒店和杂货铺。这地方离张飞的住处不远,他为了敬重刘备,派士兵在候旨店修了一个大土台。每次刘备传下旨令,传令兵就在土台上宣读,张飞站在台下听令,宣读完了他才接下旨令回营。
有一次,张飞打了胜仗回来,十分高兴,路过这里的酒店,便走了进去。店主见张飞来了,怪客气地请他喝酒。张飞自从在军营中立下了禁酒令之后,自己也从来未沾过一滴酒,今日闻到酒香,心里怪痒的。可是,想到自己立下的禁酒令,应该以身示范,便婉言地谢绝了店主的邀请。店主却说:“在我这里喝酒,请将军放心,没哪个士兵会晓得的。再说,你凯旋而归,我为你接风洗尘,也在情理这中。今天,我们立下个规矩:喝好不喝醉,这样就碍不了大事。”张飞一想,这话也说得有点在理。于是,就拿起大碗,一口一碗连喝了七、八碗。哪知长时间不饮酒,一喝容易醉。加之喝起来又不能克制,那结果可想而知。
就在这时,刘备的旨令来了,要张飞接旨,士兵们四处寻找,连他的影子也没看见,传令兵只得把旨令带了回去。
直到半夜,张飞醒了酒,店主才把士兵们找他接旨的事告诉了他。张飞一听,大叫起来:“坏了,坏了,误了大事!”连忙从床上跳下来,直朝刘备大本营跑去。
再说那传旨的士兵,把旨令带了回来,刘备问清原委,按住心头的怒火,叫传令兵退出去。
原来,这是刘备给张飞的一道密令,要张飞天黑以后带兵袭击敌营,没想到找不到他的人。现在半夜已过,计划只得落空,一时急得怎么也睡不着觉,只好在房里踱来踱去。
正在这时,卫兵来报,说张将军求见,刘备脸色一沉,说道:“叫他进来。”张飞进门便道:“大哥,小弟今日喝酒大醉,违犯了军令,请你按军法处置。”说着,便扑在地上。
按照军规,张飞要挨五十军棍,刘备有些为难了,心想:说打吧,结拜兄弟,怎能下手?说不打吧,军纪不容,众人难服。他左思右想,最后狠了狠心,说道:“你知罪就好,只打二十军棍。”旁边的士兵听说要打张飞,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下手,刘备喝道:“谁不按我的军令行事,罚五十军棍!”士兵们听罢,不敢不从,只得打了起来。打过之后,士兵们像自己挨过打一样,立誓今后绝不犯军规。
张飞虽是英雄好汉,可从来没有受过这种处罚,棍子打在*上,一棍接一棍,打得他疼痛难忍,但嘴里又不好哼一声。二十军棍打完了,刘备喝令士兵退下,把张飞扶起来,上前一躬,说道:“三弟吃苦了。”张飞道:“大哥,这是我做错了事,应该。”
从此以后,张飞再也不敢违规喝酒了,并经常站在那家酒店门口等候旨令。
后来,人们不仅把那家酒店叫做“候旨店”,而且将那块地方也称之为“候旨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