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2 11:56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3-03-03 23:55
《敦刻尔克》海报
诺兰导演的二战史诗片《敦刻尔克》曝光海报,“哈卷”扮演的年轻士兵面前尸骨遍地,炮火战船与海浪一齐翻滚,如人间地狱般惨景。
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二战题材影片《敦刻尔克》发布首张前瞻海报,哈里·斯泰尔斯扮演的士兵身背长枪面对岸边成千战友尸骨,炮火与海水翻滚在一起,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惨状在画面中铺展开来。
《敦刻尔克》由诺兰原创剧本,聚焦二战时期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1940年5月25日至6月4日之间,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的英法联军,在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敦刻尔克,依靠英国海军和民众自发组织的“无敌舰队”,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疏散行动,成功挽救了超过33万8000名来自英国、法国、比利时军人的生命。
影片除了有曾经流行偶像乐队单向乐团的主唱“哈卷”哈里·斯泰尔斯担纲主演之外,更有汤姆·哈迪、希里安·墨菲、马克·里朗斯与肯尼思·布拉纳等实力影星坐镇。幕后团队有《星际穿越》摄影师霍伊特·范·霍特玛为影片掌镜,与诺兰合作多次的配乐大师汉斯·季默也再度加盟。
《敦刻尔克》由华纳兄弟公司制作发行,使用65mm胶片IMAX摄影机拍摄,将于2017年7月21日北美暑期档上映。据悉,《敦刻尔克》的7分钟胶片版IMAX片段会在本月上映的IMAX版本《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映前贴片首播,但仅限于美国、加拿大与英国选定的15家影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3 21:03
克里斯托弗·诺兰曾谈到自己和“御用”配乐师汉斯·季默的关系——
我们非常相爱,虽然经常跟猫狗打架一样不可开交,但好在结果又非常富有创造性。我们就像是兄弟一样相爱相杀。
在《敦刻尔克》里,这对“兄弟”又一次实现了影史上最为精彩的合作。
在第一次刷《敦刻尔克》时,我有这样一种感受:
自己像是身不由自地被推进了一个强劲的漩涡,一方面被折磨得坐立不安,想要逃离座位,
另一方面又被牢牢地按在座位上,情绪越来越紧张而高涨,欲罢不能。
在真实、阴沉、冷漠、恐怖、机械的战争图景中, 不断反复增强的视听压迫中,我随着片中的角色一起体验濒死之感。
那么,为什么我会说《敦刻尔克》注定是一部名垂影史的悬念惊悚电影?
今天就从影片的 视觉原理和听觉效应 两个方面与大伙儿细细道来! 文章内容较长,希望大家多多转发、收藏,细细品读。
先从 视觉 说起。
色调阴暗冷峻,构图上充斥这各种倾斜与锐角,传达着危险的意味。
敦刻尔克海滩上的士兵们很少说话,他们在沉默中等待着可能被*的命运。
海上的救援力量和空中的飞行员,在各自狭窄的小小方圆内迎击着死亡。
诺兰的目标很明确——
把观众放到主观位置, 让他们感觉自己正沿着敦刻尔克的海滩逃命,正窝在‘喷火’战斗机里跟敌机缠斗,或者是在英吉利海峡上的一艘小艇里。
确切地说,我们不是被诺兰“放”到战场上,而是“按”进去的。
《敦刻尔克》的每一秒钟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异常煎熬,也十足欣快。
压力、压迫、压倒 ,这就是《敦刻尔克》给我们带来的观影体验。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该如何营造真实?
《敦刻尔克》的观影体验,建立在一种 “化繁为简、去伪存真” 的朴素哲学上。
首先,诺兰尽可能地摒 弃掉那些“战争 片 常见要素”——
没有作战会议,没有动员演说,没有希特勒和丘吉尔,没有临战前的闲话,没有秀照片的炮灰,没有英雄,没有敌军,甚至没有血。
所有戏剧性的矫饰都被筛除,只留下战争本身,让画面自己来讲话。
接着,在IMAX镜头和坚持不用CG的原则下,即使没有诺兰所排斥的3D效果,一切仍然伸手可及。
没有CG特效,那么就意味着,海滩必须是真的,栈桥必须是真的,船必须是真的,飞机必须是真的,爆炸也必须是真的。
诺兰说——
我不想让任何纯CG的东西出现。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是我头一次拍完一部电影,却记不清什么地方使用了特效。
诺兰此前就曾多次混合使用IMAX胶片和35毫米胶片,而对于《敦刻尔克》,他更进一步——
全部使用大尺寸的65毫米胶片来拍摄!
其中70%是IMAX胶片——从来没人这么干过!
“我们拍出了有史以来最高分辨率的电影。”诺兰再一次自豪地宣称。
65毫米胶片,究竟是什么?这里必须要给大伙儿解释下,
每格65毫米IMAX胶片的感光面积是普通65毫米胶片的3倍、35毫米胶片的10倍,
这意味着倍增的画面清晰度。
诺兰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爱IMAX,因为它有着极致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以及丰沛到难以置信的细节。 它的大画幅天生适合拍那种成千上万人的大场面,但它在呈现些微细节时也同样出色。
有了更大更清晰之外,接下来第三步!——
必须看得更近!
摄影机离拍摄对象越近越好 ,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就像通过一扇未经任何过滤的窗子看世界,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胶片的清晰度。
所以,他与诺兰总是渴望 “把摄影机放到最难放的位置” ,这样得到的画面是“第一手的,是发自肺腑的,是原原本本的现实”。
这些事或许说来容易,但做来太难,况且 IMAX摄影机比普通摄影机笨重许多。
范·霍伊特玛在采访中还说到——
从很多方面来说,这都是我拍过的最有挑战性的电影。恐怕也只有诺兰这样的偏执狂才愿意为此大费周折!
当然,不偏执,他就不是诺兰了……
于是乎,他们把摄影机搬上小艇、泡进海水、塞入飞机,甚至架到机翼上……
下面我将按照电影中陆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的三条故事线为大伙儿解析那些*真的镜头是如何拍出来的。
陆上一周
《敦刻尔克》不乏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近景和特写,近到仿佛能听见士兵们的呼吸声。
通常IMAX摄影机主要用于拍摄震撼的大场面,很少有人拿来拍特写,
但范·霍伊特玛认为 特写镜头的冲击力并不逊于大全景,用IMAX可以展现更多细节 ,在观众与角色间营造出私密联系——
我们希望制造一种临场感,就像GoPro头戴镜头一样。
连“撒传单”这种事诺兰必须要亲力亲为。
几场重头戏就在敦刻尔克实地拍摄。范·霍伊特玛认为,这里绵延不绝的海滩本身就已经足够宏大,他无意去破坏其独特氛围。
所以摄影机的存在感要尽量弱,避免使用大型的吊臂设备,只用轨道车来推拉镜头。
敦刻尔克的天气变化无常,范·霍伊特玛从一开始就决定尽量不去“干扰”这种自然光,以捕捉到“每个瞬间的真实质感”。
海上一天
虽然《敦刻尔克》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海战”,但其海战戏的拍摄规模却很可能是影史最大的一次,动用了数十艘来自二战时期的老船,包括一艘从博物馆拉来的法国驱逐舰。
影片中的“月光石号”,就是由剧组买下的一条1939年的古董小游艇改造而成。
在水面拍摄,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保持摄影机平稳,
为此,他们准备了一艘大型双体船,并把诺兰多年来的独门法宝——特制吊臂“Edge”搬到了船上。
这套设备装有陀螺稳定系统,可遥控,水面和水下的拍摄都能胜任。
为了在水中拍摄,IMAX摄影机被装进防水罩中。不过百密一疏,某次摄影机跟模型飞机一起沉入海底,偏偏罩子上还有个洞。
诺兰想了个办法——在暗室里用水把胶片洗干净,并保持湿润,然后直接送往洛杉矶一家实验室。
最后虽然价值一百万美元的IMAX摄影机报废,但胶片完好无损,并用在了电影里。诺兰就此打趣:“这要是换成数字摄影机,你试试看?”
片中的爆炸和沉船场面也是在巨型水箱中完成。
一艘退伍的荷兰海岸护卫舰被改造成片中的扫雷艇,并被运到华纳公司的巨型水箱中拍摄沉船戏。
空中一小时
拍摄真实空战的原则——
必须杜绝任何违背物理法则的戏剧化成分。
《敦刻尔克》里出现的二战飞机全部是货真价实的老古董,
在天空中的缠斗也是由真正的飞行员驾驶飞机来完成,大部分镜头都在空中同步拍摄。
由于每卷IMAX胶片只够拍三分半中,飞机只能频繁地起飞降落。
范·霍伊特玛也真的和导演一起登上飞机,在至近距离拍摄精彩的空战——“儿时梦想成真了。”
片中大部分飞行员在驾驶舱里的镜头,都是借助这套可以旋转的装置来拍摄的。
“机舱”被架设在临海的悬崖上,这样背景便是纯粹的海面与天空。当“机舱”旋转,就能模拟出飞机盘旋的效果来。
说完了视觉,接下来说说 听觉 。
“谢帕德音调”就是《敦刻尔克》的听觉基本原理。
什么是谢帕德音调?
谢帕德音调是当数个八度音一个接一个顺序播放时,如果低音部分渐渐增强,高音慢慢消失的话,由于是高低音交叉叠放,
人类大脑一般感觉不到这种降调,就会产生音调在持续升高的错觉。
这种音调以美国认知科学家罗杰·纽兰德·谢帕德命名,他被认为是空间关系研究之父,“谢帕德音调”正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
诺兰在与汉斯·季默探讨《敦刻尔克》的配乐时,解释了自己如何以“谢帕德音调”为理念创作,
希望能够找到类似的配乐基调,来配合故事中不断增强的悬念紧张感。
诺兰在自己的一块怀表里,找到了灵感。
诺兰说——
它的走针,有一种特殊的持续不断的滴答声,于是我把走针声音录了下来发给了汉斯,要求他以此为模板开始工作。
围绕着怀表走针声,诺兰和汉斯慢慢发展出全片的音乐和音效风格,包括影片最后的剪辑成型。
但由于过程复杂,诺兰笑称“汉斯和他的人没少在录音室里诅咒我”。
汉斯·季默也曾“抱怨”说——
《敦刻尔克》完全是属于诺兰的,这部电影就是他一个人的。他没有演奏过一个音符,但几乎每一个音符,我都感觉是他在按着我的手完成的。
“纯粹”,是诺兰最早便向季默提出的配乐要求。
要做到这个要求,配乐中就不能带任何 情感 。
《敦刻尔克》中曲目风格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 惊悚片式的压抑阴沉,动作片式的压迫紧张,这两种旋律简单重复的风格基本“霸占”了全片,
从开场的The Mole起,大部分都基本属于这一类。
带有战斗机螺旋桨音效的Suparmarine、Home的前半部分属于 第二类,
为了达到诺兰的要求,季默甚至把“月亮石”的引擎声加入了配乐里。
季默说作曲时,尽量让自己忘记看过的所有战争片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敦刻尔克》更多的是在讲时间,时间如何不等人。而我呢,则尽量让自己感觉那些士兵永远都离不开那片死亡海滩。
在配乐中,季默大量使用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他要求演奏者安静平稳地演奏,但要保持极大的演奏强度。
第三类, 则是只出现在影片中间极短的时刻(英国民众驾驶救援船只纷纷抵达敦刻尔克)以及片尾。
其中一曲便是在这种难得的舒缓之中,带出影片最优美甚至是最神圣的段落。
它改编自著名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经典管弦乐变奏曲《谜语》的第九变奏慢板“宁录”(Nimrod)。
年轻英国作曲家本杰明·沃菲斯齐谱写,汉斯·季默参与制作完成。
对于“宁录”的改编使用,诺兰承认是为了营造情绪。
生活里的诺兰会上大提琴课,据说是为了放松消遣。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年前诺兰父亲的葬礼上,“宁录”是现场音乐
诺兰认为,这首曲子有着一种令人难以自持的动人。
在汉斯·季默看来,“宁录”已经是英国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国民而言,更是一首 情感 圣歌。
“它不是卖弄也不是英雄主义,就是非常高尚。”
通过这一段时间仔细研究《敦刻尔克》的视与听,
在我看来,
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依赖摄影和音乐的配合,
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依赖于画面的*真,
也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突出音乐的作用。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 历史 上就是一部颇具悬念的故事之一,
而《敦刻尔克》也正是一部关于悬念、时间和人性的电影。
这次,诺兰如愿以偿地完成了一部足以名垂影史的经典悬念惊悚电影。
懂视网 时间:2023-03-03 23:55
《敦刻尔克》海报
诺兰导演的二战史诗片《敦刻尔克》曝光海报,“哈卷”扮演的年轻士兵面前尸骨遍地,炮火战船与海浪一齐翻滚,如人间地狱般惨景。
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二战题材影片《敦刻尔克》发布首张前瞻海报,哈里·斯泰尔斯扮演的士兵身背长枪面对岸边成千战友尸骨,炮火与海水翻滚在一起,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惨状在画面中铺展开来。
《敦刻尔克》由诺兰原创剧本,聚焦二战时期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1940年5月25日至6月4日之间,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的英法联军,在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敦刻尔克,依靠英国海军和民众自发组织的“无敌舰队”,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疏散行动,成功挽救了超过33万8000名来自英国、法国、比利时军人的生命。
影片除了有曾经流行偶像乐队单向乐团的主唱“哈卷”哈里·斯泰尔斯担纲主演之外,更有汤姆·哈迪、希里安·墨菲、马克·里朗斯与肯尼思·布拉纳等实力影星坐镇。幕后团队有《星际穿越》摄影师霍伊特·范·霍特玛为影片掌镜,与诺兰合作多次的配乐大师汉斯·季默也再度加盟。
《敦刻尔克》由华纳兄弟公司制作发行,使用65mm胶片IMAX摄影机拍摄,将于2017年7月21日北美暑期档上映。据悉,《敦刻尔克》的7分钟胶片版IMAX片段会在本月上映的IMAX版本《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映前贴片首播,但仅限于美国、加拿大与英国选定的15家影院。
懂视网 时间:2023-03-03 23:55
《敦刻尔克》海报
诺兰导演的二战史诗片《敦刻尔克》曝光海报,“哈卷”扮演的年轻士兵面前尸骨遍地,炮火战船与海浪一齐翻滚,如人间地狱般惨景。
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二战题材影片《敦刻尔克》发布首张前瞻海报,哈里·斯泰尔斯扮演的士兵身背长枪面对岸边成千战友尸骨,炮火与海水翻滚在一起,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惨状在画面中铺展开来。
《敦刻尔克》由诺兰原创剧本,聚焦二战时期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1940年5月25日至6月4日之间,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的英法联军,在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敦刻尔克,依靠英国海军和民众自发组织的“无敌舰队”,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疏散行动,成功挽救了超过33万8000名来自英国、法国、比利时军人的生命。
影片除了有曾经流行偶像乐队单向乐团的主唱“哈卷”哈里·斯泰尔斯担纲主演之外,更有汤姆·哈迪、希里安·墨菲、马克·里朗斯与肯尼思·布拉纳等实力影星坐镇。幕后团队有《星际穿越》摄影师霍伊特·范·霍特玛为影片掌镜,与诺兰合作多次的配乐大师汉斯·季默也再度加盟。
《敦刻尔克》由华纳兄弟公司制作发行,使用65mm胶片IMAX摄影机拍摄,将于2017年7月21日北美暑期档上映。据悉,《敦刻尔克》的7分钟胶片版IMAX片段会在本月上映的IMAX版本《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映前贴片首播,但仅限于美国、加拿大与英国选定的15家影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3 21:03
克里斯托弗·诺兰曾谈到自己和“御用”配乐师汉斯·季默的关系——
我们非常相爱,虽然经常跟猫狗打架一样不可开交,但好在结果又非常富有创造性。我们就像是兄弟一样相爱相杀。
在《敦刻尔克》里,这对“兄弟”又一次实现了影史上最为精彩的合作。
在第一次刷《敦刻尔克》时,我有这样一种感受:
自己像是身不由自地被推进了一个强劲的漩涡,一方面被折磨得坐立不安,想要逃离座位,
另一方面又被牢牢地按在座位上,情绪越来越紧张而高涨,欲罢不能。
在真实、阴沉、冷漠、恐怖、机械的战争图景中, 不断反复增强的视听压迫中,我随着片中的角色一起体验濒死之感。
那么,为什么我会说《敦刻尔克》注定是一部名垂影史的悬念惊悚电影?
今天就从影片的 视觉原理和听觉效应 两个方面与大伙儿细细道来! 文章内容较长,希望大家多多转发、收藏,细细品读。
先从 视觉 说起。
色调阴暗冷峻,构图上充斥这各种倾斜与锐角,传达着危险的意味。
敦刻尔克海滩上的士兵们很少说话,他们在沉默中等待着可能被*的命运。
海上的救援力量和空中的飞行员,在各自狭窄的小小方圆内迎击着死亡。
诺兰的目标很明确——
把观众放到主观位置, 让他们感觉自己正沿着敦刻尔克的海滩逃命,正窝在‘喷火’战斗机里跟敌机缠斗,或者是在英吉利海峡上的一艘小艇里。
确切地说,我们不是被诺兰“放”到战场上,而是“按”进去的。
《敦刻尔克》的每一秒钟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异常煎熬,也十足欣快。
压力、压迫、压倒 ,这就是《敦刻尔克》给我们带来的观影体验。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该如何营造真实?
《敦刻尔克》的观影体验,建立在一种 “化繁为简、去伪存真” 的朴素哲学上。
首先,诺兰尽可能地摒 弃掉那些“战争 片 常见要素”——
没有作战会议,没有动员演说,没有希特勒和丘吉尔,没有临战前的闲话,没有秀照片的炮灰,没有英雄,没有敌军,甚至没有血。
所有戏剧性的矫饰都被筛除,只留下战争本身,让画面自己来讲话。
接着,在IMAX镜头和坚持不用CG的原则下,即使没有诺兰所排斥的3D效果,一切仍然伸手可及。
没有CG特效,那么就意味着,海滩必须是真的,栈桥必须是真的,船必须是真的,飞机必须是真的,爆炸也必须是真的。
诺兰说——
我不想让任何纯CG的东西出现。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是我头一次拍完一部电影,却记不清什么地方使用了特效。
诺兰此前就曾多次混合使用IMAX胶片和35毫米胶片,而对于《敦刻尔克》,他更进一步——
全部使用大尺寸的65毫米胶片来拍摄!
其中70%是IMAX胶片——从来没人这么干过!
“我们拍出了有史以来最高分辨率的电影。”诺兰再一次自豪地宣称。
65毫米胶片,究竟是什么?这里必须要给大伙儿解释下,
每格65毫米IMAX胶片的感光面积是普通65毫米胶片的3倍、35毫米胶片的10倍,
这意味着倍增的画面清晰度。
诺兰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爱IMAX,因为它有着极致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以及丰沛到难以置信的细节。 它的大画幅天生适合拍那种成千上万人的大场面,但它在呈现些微细节时也同样出色。
有了更大更清晰之外,接下来第三步!——
必须看得更近!
摄影机离拍摄对象越近越好 ,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就像通过一扇未经任何过滤的窗子看世界,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胶片的清晰度。
所以,他与诺兰总是渴望 “把摄影机放到最难放的位置” ,这样得到的画面是“第一手的,是发自肺腑的,是原原本本的现实”。
这些事或许说来容易,但做来太难,况且 IMAX摄影机比普通摄影机笨重许多。
范·霍伊特玛在采访中还说到——
从很多方面来说,这都是我拍过的最有挑战性的电影。恐怕也只有诺兰这样的偏执狂才愿意为此大费周折!
当然,不偏执,他就不是诺兰了……
于是乎,他们把摄影机搬上小艇、泡进海水、塞入飞机,甚至架到机翼上……
下面我将按照电影中陆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的三条故事线为大伙儿解析那些*真的镜头是如何拍出来的。
陆上一周
《敦刻尔克》不乏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近景和特写,近到仿佛能听见士兵们的呼吸声。
通常IMAX摄影机主要用于拍摄震撼的大场面,很少有人拿来拍特写,
但范·霍伊特玛认为 特写镜头的冲击力并不逊于大全景,用IMAX可以展现更多细节 ,在观众与角色间营造出私密联系——
我们希望制造一种临场感,就像GoPro头戴镜头一样。
连“撒传单”这种事诺兰必须要亲力亲为。
几场重头戏就在敦刻尔克实地拍摄。范·霍伊特玛认为,这里绵延不绝的海滩本身就已经足够宏大,他无意去破坏其独特氛围。
所以摄影机的存在感要尽量弱,避免使用大型的吊臂设备,只用轨道车来推拉镜头。
敦刻尔克的天气变化无常,范·霍伊特玛从一开始就决定尽量不去“干扰”这种自然光,以捕捉到“每个瞬间的真实质感”。
海上一天
虽然《敦刻尔克》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海战”,但其海战戏的拍摄规模却很可能是影史最大的一次,动用了数十艘来自二战时期的老船,包括一艘从博物馆拉来的法国驱逐舰。
影片中的“月光石号”,就是由剧组买下的一条1939年的古董小游艇改造而成。
在水面拍摄,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保持摄影机平稳,
为此,他们准备了一艘大型双体船,并把诺兰多年来的独门法宝——特制吊臂“Edge”搬到了船上。
这套设备装有陀螺稳定系统,可遥控,水面和水下的拍摄都能胜任。
为了在水中拍摄,IMAX摄影机被装进防水罩中。不过百密一疏,某次摄影机跟模型飞机一起沉入海底,偏偏罩子上还有个洞。
诺兰想了个办法——在暗室里用水把胶片洗干净,并保持湿润,然后直接送往洛杉矶一家实验室。
最后虽然价值一百万美元的IMAX摄影机报废,但胶片完好无损,并用在了电影里。诺兰就此打趣:“这要是换成数字摄影机,你试试看?”
片中的爆炸和沉船场面也是在巨型水箱中完成。
一艘退伍的荷兰海岸护卫舰被改造成片中的扫雷艇,并被运到华纳公司的巨型水箱中拍摄沉船戏。
空中一小时
拍摄真实空战的原则——
必须杜绝任何违背物理法则的戏剧化成分。
《敦刻尔克》里出现的二战飞机全部是货真价实的老古董,
在天空中的缠斗也是由真正的飞行员驾驶飞机来完成,大部分镜头都在空中同步拍摄。
由于每卷IMAX胶片只够拍三分半中,飞机只能频繁地起飞降落。
范·霍伊特玛也真的和导演一起登上飞机,在至近距离拍摄精彩的空战——“儿时梦想成真了。”
片中大部分飞行员在驾驶舱里的镜头,都是借助这套可以旋转的装置来拍摄的。
“机舱”被架设在临海的悬崖上,这样背景便是纯粹的海面与天空。当“机舱”旋转,就能模拟出飞机盘旋的效果来。
说完了视觉,接下来说说 听觉 。
“谢帕德音调”就是《敦刻尔克》的听觉基本原理。
什么是谢帕德音调?
谢帕德音调是当数个八度音一个接一个顺序播放时,如果低音部分渐渐增强,高音慢慢消失的话,由于是高低音交叉叠放,
人类大脑一般感觉不到这种降调,就会产生音调在持续升高的错觉。
这种音调以美国认知科学家罗杰·纽兰德·谢帕德命名,他被认为是空间关系研究之父,“谢帕德音调”正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
诺兰在与汉斯·季默探讨《敦刻尔克》的配乐时,解释了自己如何以“谢帕德音调”为理念创作,
希望能够找到类似的配乐基调,来配合故事中不断增强的悬念紧张感。
诺兰在自己的一块怀表里,找到了灵感。
诺兰说——
它的走针,有一种特殊的持续不断的滴答声,于是我把走针声音录了下来发给了汉斯,要求他以此为模板开始工作。
围绕着怀表走针声,诺兰和汉斯慢慢发展出全片的音乐和音效风格,包括影片最后的剪辑成型。
但由于过程复杂,诺兰笑称“汉斯和他的人没少在录音室里诅咒我”。
汉斯·季默也曾“抱怨”说——
《敦刻尔克》完全是属于诺兰的,这部电影就是他一个人的。他没有演奏过一个音符,但几乎每一个音符,我都感觉是他在按着我的手完成的。
“纯粹”,是诺兰最早便向季默提出的配乐要求。
要做到这个要求,配乐中就不能带任何 情感 。
《敦刻尔克》中曲目风格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 惊悚片式的压抑阴沉,动作片式的压迫紧张,这两种旋律简单重复的风格基本“霸占”了全片,
从开场的The Mole起,大部分都基本属于这一类。
带有战斗机螺旋桨音效的Suparmarine、Home的前半部分属于 第二类,
为了达到诺兰的要求,季默甚至把“月亮石”的引擎声加入了配乐里。
季默说作曲时,尽量让自己忘记看过的所有战争片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敦刻尔克》更多的是在讲时间,时间如何不等人。而我呢,则尽量让自己感觉那些士兵永远都离不开那片死亡海滩。
在配乐中,季默大量使用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他要求演奏者安静平稳地演奏,但要保持极大的演奏强度。
第三类, 则是只出现在影片中间极短的时刻(英国民众驾驶救援船只纷纷抵达敦刻尔克)以及片尾。
其中一曲便是在这种难得的舒缓之中,带出影片最优美甚至是最神圣的段落。
它改编自著名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经典管弦乐变奏曲《谜语》的第九变奏慢板“宁录”(Nimrod)。
年轻英国作曲家本杰明·沃菲斯齐谱写,汉斯·季默参与制作完成。
对于“宁录”的改编使用,诺兰承认是为了营造情绪。
生活里的诺兰会上大提琴课,据说是为了放松消遣。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年前诺兰父亲的葬礼上,“宁录”是现场音乐
诺兰认为,这首曲子有着一种令人难以自持的动人。
在汉斯·季默看来,“宁录”已经是英国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国民而言,更是一首 情感 圣歌。
“它不是卖弄也不是英雄主义,就是非常高尚。”
通过这一段时间仔细研究《敦刻尔克》的视与听,
在我看来,
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依赖摄影和音乐的配合,
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依赖于画面的*真,
也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突出音乐的作用。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 历史 上就是一部颇具悬念的故事之一,
而《敦刻尔克》也正是一部关于悬念、时间和人性的电影。
这次,诺兰如愿以偿地完成了一部足以名垂影史的经典悬念惊悚电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3 21:03
克里斯托弗·诺兰曾谈到自己和“御用”配乐师汉斯·季默的关系——
我们非常相爱,虽然经常跟猫狗打架一样不可开交,但好在结果又非常富有创造性。我们就像是兄弟一样相爱相杀。
在《敦刻尔克》里,这对“兄弟”又一次实现了影史上最为精彩的合作。
在第一次刷《敦刻尔克》时,我有这样一种感受:
自己像是身不由自地被推进了一个强劲的漩涡,一方面被折磨得坐立不安,想要逃离座位,
另一方面又被牢牢地按在座位上,情绪越来越紧张而高涨,欲罢不能。
在真实、阴沉、冷漠、恐怖、机械的战争图景中, 不断反复增强的视听压迫中,我随着片中的角色一起体验濒死之感。
那么,为什么我会说《敦刻尔克》注定是一部名垂影史的悬念惊悚电影?
今天就从影片的 视觉原理和听觉效应 两个方面与大伙儿细细道来! 文章内容较长,希望大家多多转发、收藏,细细品读。
先从 视觉 说起。
色调阴暗冷峻,构图上充斥这各种倾斜与锐角,传达着危险的意味。
敦刻尔克海滩上的士兵们很少说话,他们在沉默中等待着可能被*的命运。
海上的救援力量和空中的飞行员,在各自狭窄的小小方圆内迎击着死亡。
诺兰的目标很明确——
把观众放到主观位置, 让他们感觉自己正沿着敦刻尔克的海滩逃命,正窝在‘喷火’战斗机里跟敌机缠斗,或者是在英吉利海峡上的一艘小艇里。
确切地说,我们不是被诺兰“放”到战场上,而是“按”进去的。
《敦刻尔克》的每一秒钟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异常煎熬,也十足欣快。
压力、压迫、压倒 ,这就是《敦刻尔克》给我们带来的观影体验。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该如何营造真实?
《敦刻尔克》的观影体验,建立在一种 “化繁为简、去伪存真” 的朴素哲学上。
首先,诺兰尽可能地摒 弃掉那些“战争 片 常见要素”——
没有作战会议,没有动员演说,没有希特勒和丘吉尔,没有临战前的闲话,没有秀照片的炮灰,没有英雄,没有敌军,甚至没有血。
所有戏剧性的矫饰都被筛除,只留下战争本身,让画面自己来讲话。
接着,在IMAX镜头和坚持不用CG的原则下,即使没有诺兰所排斥的3D效果,一切仍然伸手可及。
没有CG特效,那么就意味着,海滩必须是真的,栈桥必须是真的,船必须是真的,飞机必须是真的,爆炸也必须是真的。
诺兰说——
我不想让任何纯CG的东西出现。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是我头一次拍完一部电影,却记不清什么地方使用了特效。
诺兰此前就曾多次混合使用IMAX胶片和35毫米胶片,而对于《敦刻尔克》,他更进一步——
全部使用大尺寸的65毫米胶片来拍摄!
其中70%是IMAX胶片——从来没人这么干过!
“我们拍出了有史以来最高分辨率的电影。”诺兰再一次自豪地宣称。
65毫米胶片,究竟是什么?这里必须要给大伙儿解释下,
每格65毫米IMAX胶片的感光面积是普通65毫米胶片的3倍、35毫米胶片的10倍,
这意味着倍增的画面清晰度。
诺兰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爱IMAX,因为它有着极致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以及丰沛到难以置信的细节。 它的大画幅天生适合拍那种成千上万人的大场面,但它在呈现些微细节时也同样出色。
有了更大更清晰之外,接下来第三步!——
必须看得更近!
摄影机离拍摄对象越近越好 ,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就像通过一扇未经任何过滤的窗子看世界,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胶片的清晰度。
所以,他与诺兰总是渴望 “把摄影机放到最难放的位置” ,这样得到的画面是“第一手的,是发自肺腑的,是原原本本的现实”。
这些事或许说来容易,但做来太难,况且 IMAX摄影机比普通摄影机笨重许多。
范·霍伊特玛在采访中还说到——
从很多方面来说,这都是我拍过的最有挑战性的电影。恐怕也只有诺兰这样的偏执狂才愿意为此大费周折!
当然,不偏执,他就不是诺兰了……
于是乎,他们把摄影机搬上小艇、泡进海水、塞入飞机,甚至架到机翼上……
下面我将按照电影中陆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的三条故事线为大伙儿解析那些*真的镜头是如何拍出来的。
陆上一周
《敦刻尔克》不乏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近景和特写,近到仿佛能听见士兵们的呼吸声。
通常IMAX摄影机主要用于拍摄震撼的大场面,很少有人拿来拍特写,
但范·霍伊特玛认为 特写镜头的冲击力并不逊于大全景,用IMAX可以展现更多细节 ,在观众与角色间营造出私密联系——
我们希望制造一种临场感,就像GoPro头戴镜头一样。
连“撒传单”这种事诺兰必须要亲力亲为。
几场重头戏就在敦刻尔克实地拍摄。范·霍伊特玛认为,这里绵延不绝的海滩本身就已经足够宏大,他无意去破坏其独特氛围。
所以摄影机的存在感要尽量弱,避免使用大型的吊臂设备,只用轨道车来推拉镜头。
敦刻尔克的天气变化无常,范·霍伊特玛从一开始就决定尽量不去“干扰”这种自然光,以捕捉到“每个瞬间的真实质感”。
海上一天
虽然《敦刻尔克》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海战”,但其海战戏的拍摄规模却很可能是影史最大的一次,动用了数十艘来自二战时期的老船,包括一艘从博物馆拉来的法国驱逐舰。
影片中的“月光石号”,就是由剧组买下的一条1939年的古董小游艇改造而成。
在水面拍摄,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保持摄影机平稳,
为此,他们准备了一艘大型双体船,并把诺兰多年来的独门法宝——特制吊臂“Edge”搬到了船上。
这套设备装有陀螺稳定系统,可遥控,水面和水下的拍摄都能胜任。
为了在水中拍摄,IMAX摄影机被装进防水罩中。不过百密一疏,某次摄影机跟模型飞机一起沉入海底,偏偏罩子上还有个洞。
诺兰想了个办法——在暗室里用水把胶片洗干净,并保持湿润,然后直接送往洛杉矶一家实验室。
最后虽然价值一百万美元的IMAX摄影机报废,但胶片完好无损,并用在了电影里。诺兰就此打趣:“这要是换成数字摄影机,你试试看?”
片中的爆炸和沉船场面也是在巨型水箱中完成。
一艘退伍的荷兰海岸护卫舰被改造成片中的扫雷艇,并被运到华纳公司的巨型水箱中拍摄沉船戏。
空中一小时
拍摄真实空战的原则——
必须杜绝任何违背物理法则的戏剧化成分。
《敦刻尔克》里出现的二战飞机全部是货真价实的老古董,
在天空中的缠斗也是由真正的飞行员驾驶飞机来完成,大部分镜头都在空中同步拍摄。
由于每卷IMAX胶片只够拍三分半中,飞机只能频繁地起飞降落。
范·霍伊特玛也真的和导演一起登上飞机,在至近距离拍摄精彩的空战——“儿时梦想成真了。”
片中大部分飞行员在驾驶舱里的镜头,都是借助这套可以旋转的装置来拍摄的。
“机舱”被架设在临海的悬崖上,这样背景便是纯粹的海面与天空。当“机舱”旋转,就能模拟出飞机盘旋的效果来。
说完了视觉,接下来说说 听觉 。
“谢帕德音调”就是《敦刻尔克》的听觉基本原理。
什么是谢帕德音调?
谢帕德音调是当数个八度音一个接一个顺序播放时,如果低音部分渐渐增强,高音慢慢消失的话,由于是高低音交叉叠放,
人类大脑一般感觉不到这种降调,就会产生音调在持续升高的错觉。
这种音调以美国认知科学家罗杰·纽兰德·谢帕德命名,他被认为是空间关系研究之父,“谢帕德音调”正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
诺兰在与汉斯·季默探讨《敦刻尔克》的配乐时,解释了自己如何以“谢帕德音调”为理念创作,
希望能够找到类似的配乐基调,来配合故事中不断增强的悬念紧张感。
诺兰在自己的一块怀表里,找到了灵感。
诺兰说——
它的走针,有一种特殊的持续不断的滴答声,于是我把走针声音录了下来发给了汉斯,要求他以此为模板开始工作。
围绕着怀表走针声,诺兰和汉斯慢慢发展出全片的音乐和音效风格,包括影片最后的剪辑成型。
但由于过程复杂,诺兰笑称“汉斯和他的人没少在录音室里诅咒我”。
汉斯·季默也曾“抱怨”说——
《敦刻尔克》完全是属于诺兰的,这部电影就是他一个人的。他没有演奏过一个音符,但几乎每一个音符,我都感觉是他在按着我的手完成的。
“纯粹”,是诺兰最早便向季默提出的配乐要求。
要做到这个要求,配乐中就不能带任何 情感 。
《敦刻尔克》中曲目风格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 惊悚片式的压抑阴沉,动作片式的压迫紧张,这两种旋律简单重复的风格基本“霸占”了全片,
从开场的The Mole起,大部分都基本属于这一类。
带有战斗机螺旋桨音效的Suparmarine、Home的前半部分属于 第二类,
为了达到诺兰的要求,季默甚至把“月亮石”的引擎声加入了配乐里。
季默说作曲时,尽量让自己忘记看过的所有战争片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敦刻尔克》更多的是在讲时间,时间如何不等人。而我呢,则尽量让自己感觉那些士兵永远都离不开那片死亡海滩。
在配乐中,季默大量使用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他要求演奏者安静平稳地演奏,但要保持极大的演奏强度。
第三类, 则是只出现在影片中间极短的时刻(英国民众驾驶救援船只纷纷抵达敦刻尔克)以及片尾。
其中一曲便是在这种难得的舒缓之中,带出影片最优美甚至是最神圣的段落。
它改编自著名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经典管弦乐变奏曲《谜语》的第九变奏慢板“宁录”(Nimrod)。
年轻英国作曲家本杰明·沃菲斯齐谱写,汉斯·季默参与制作完成。
对于“宁录”的改编使用,诺兰承认是为了营造情绪。
生活里的诺兰会上大提琴课,据说是为了放松消遣。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年前诺兰父亲的葬礼上,“宁录”是现场音乐
诺兰认为,这首曲子有着一种令人难以自持的动人。
在汉斯·季默看来,“宁录”已经是英国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国民而言,更是一首 情感 圣歌。
“它不是卖弄也不是英雄主义,就是非常高尚。”
通过这一段时间仔细研究《敦刻尔克》的视与听,
在我看来,
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依赖摄影和音乐的配合,
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依赖于画面的*真,
也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突出音乐的作用。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 历史 上就是一部颇具悬念的故事之一,
而《敦刻尔克》也正是一部关于悬念、时间和人性的电影。
这次,诺兰如愿以偿地完成了一部足以名垂影史的经典悬念惊悚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