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4 00:11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0-04 10:10
1、抒情贵在真实。初写抒情文,一定要抒写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切忌矫揉造作、感情虚假。我国宋代的着名词人辛弃疾有过这么一句词:为赋新词强说愁。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本没有愁,或者说并不真正懂得愁,但是为了写出一首好词,却故意在那里说自己怎么怎么地愁。
2、间接抒情则比较含蓄。它往往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等手法来抒发感情。如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用对草原上蓝天、白云、奔腾的骏马来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
3、有的借助于物,在对事物状态的描摩中抒发感情。如: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4、抒情时,应该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技巧,如拟人、比喻、对比、象征、衬托、联想、夸张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31 22:58
抒情文的写作技巧是什么?抒情的 方法 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抒情文的写作技巧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抒情文的写作技巧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人们所说的“直抒胸臆”,即作者直接出来抒发思想感情。这种抒情,往往借助判断、呼告等手段,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情体验。其特点是直接坦露、气势奔放、感情炽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这是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讲演》一文里的抒情片断,直接表露了闻一多先生蔑视*反动派制造暗杀恐怖事件的无比愤慨的心理,抒发了他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民主斗士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炽烈的感情扑面而来,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直接抒情的运用一定要经过充分的准备,要在层层铺垫地基础上,作者的感情真正达到情不可遏时,再一泻而出。必须避免无所为而发的过多过滥的倾向。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就是通过叙述、议论或描写的方式进行的抒情。这种抒情比较委婉含蓄,往往从依附于事、依附于理、依附于景等三个方面,来抒发作者浓烈的感情。
①依附于事的抒情
依附于事的抒情,也就是通过叙述来抒情。这种叙述与一般的叙述不同。一般的叙述,作者往往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加以具体完整的叙述;而通过叙述来抒情,则叙述不过是用作抒情的手段,它不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往往只是片断式的介绍,字里行间却蕴含着作者鲜明浓烈的主观感*彩。比如巴金的《怀念萧珊》中有这样一段:我女婿马上打电话给我们仅有的几个亲戚,她的弟媳赶到医院,马上晕了过去。三天以后在龙华火葬场举行告别仪式。她的朋友一个也没有来,因为一则我们没有通知,二则我是一个审查了将近七年的对象。没有悼词、没有吊客,只有一片伤心的哭声。我衷心感谢前来参加仪式的少数亲友和特地来帮忙的我女儿的两三个同学,最后我跟她的遗体告别,女儿望着遗容哀哭,儿子在隔离病房,还不知道把他当作命根子的妈妈已经死亡,值得提说的,是她当作自己儿子照顾了好些年的一位亡友的男孩,从北京赶来,只为了看见她的最后一面。这个整天同钢铁打交道的技术员和干部,他的心倒不像钢铁那样。他得到电报以后,他爱人对他说:“你去吧,你不去一趟,你的心永远安定不了。”我在变了形的她的遗体旁边站了一会儿。别人给我和她照了像。我痛苦地想:这是最后一次了,即使给我们留下来很难看的形象,我也要珍视这个镜头。
这段文字,是巴金对萧珊死后“没有悼词,没有吊客只有一片伤心的哭声”的告别仪式的冷峻叙述,字里行间浸透了作者痛悼的凄情和不平的愤懑,读后催人泪下。
②依附于理的抒情
依附于理的抒情,也就是通过议论来抒情。这种议论不像一般议论那样需要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而只是作者用饱蘸感情的文字写出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评价,以达到抒发主观感情的目的。比如魏巍的《火与火》中有这样一段:
在朝鲜战场上,愚蠢的敌人,以为用他的铁和火可以征服这个穿白衣的民族。但他们不知道,他们扔下的每一颗*,从他们的弹片上滴落的每一滴血,都变成了无边的仇恨。朝鲜人心里的仇恨的火焰,比侵略者的燃烧弹更要强烈得多。就是这种火,推动着每一个人民军和志愿军的战士,不顾生死地前进。就是这种火,使得无数的朝鲜妇女和老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和草鞋在冰天雪地里修路、运输,来支援军队,歼灭美国侵略者。就是这种火,使得千千万万朝鲜的母亲们,献出她们的儿子。……就是这种火,这种火要一直把侵略的野兽们烧死为止。这不是星星之火,这是无边的火,排山倒海的火,任何力量都不可能扑灭的火。
这一段是议论,是对朝鲜战场上人民必胜、侵略者必败这一真理的勿庸置疑的论断:但又是抒情,字里行间燃烧着作者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火一般的仇恨,对英雄的朝鲜人民的多么热烈的赞颂之情。
③依附于景的抒情
文章 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正如马克思所说,是“人化的自然”,是大自然“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无不涂上作者或人物浓烈的感*彩。古今中外许多优秀作家都是绘景抒情的能手,他们借景抒情,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达到物境与我情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比如冰心在《寄小读者》中,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以委婉细腻的艺术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瑰丽的海上生活图,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育“我”的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开篇写离情,“约克逊号邮船无数的窗眼里,飞出五色飘扬的纸带,远远地抛到岸上”,将远行的游子与送别的亲人紧紧维系在一起,但带短情长,游子终于在船开带断的情境中飘然离去。这别致凄恻的告别之景,流露出作者对故国亲人何等深厚的情意!接下去作者以多姿多彩的笔,描绘了在秋阳的斜照下,颜色“自浅红至于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地漾开了来”的雄浑瑰丽的大海,和“双星渡河”、“繁星闪烁”的灿烂奇妙的夜空。然而旅途的景色再美,终究减轻不了游子的离愁,面对海天的壮美景色,作者“凝立悄然,只有惆怅。”末尾描绘作者隔岸遥望异国璀璨的灯光,更加勾起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思念。这样,几幅 风景画 面,倾泻出作者几多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