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皇帝的称呼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4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4:25
皇帝这个称呼,在中国,无疑是妇孺皆知的。不过,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里面还有哪些花样?却并不完全为一般人所通晓。
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了六国(齐、楚、燕、韩、赵、魏),自以为功业千古无匹,天下也从此大定。面对如此重大的胜利,“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他命令群臣商议给自己加一个尊号。习惯于谄媚奉承的臣僚们都说:“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王,泰王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号,号为皇帝。他如议。”从此,中国历史上便开始有了皇帝这一尊称。
由此可见,“皇帝”一词,原是合三皇与五帝的尊称而成的。三皇、五帝是传说中中国远古时代的明君,据说都是圣哲而大有功德于人的。但他们到底是谁?说法就很不一样了。上文《史记》列天皇、地皇、泰皇。《索引》谓泰皇当即人皇。孔安国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吴、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为五帝。又有说伏羲神农、燧人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还有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而五帝却是黄帝、金天氏、高阳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六人,原因是“德合五帝座星者称帝”,“实六人而称五者,以其俱合五帝坐星也”。不同的说法还有好些。赵翼在《陔余丛考》里曾广为考证,结论是“去占愈远,载籍无稽,传闻异词,迄无定论”。(卷十六《三皇五帝》)其实,正因为他们都是理想的人物,所以能任凭人们臆造。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是极为神圣的王者,是后世人君功业道德的典范与楷模。从皇帝这一尊称的字义上看,“皇”,《说文解字》说是大之意。《白虎通》说:“亦号也。皇,君也,美也,大也。”帝,《说文解字》说:“谛也,王天下之号也。”郑玄注《周礼·月令·大雩帝》说:“帝,上帝也,乃天之别号。”《白虎通》说:“德象天地称帝。”《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郑玄注《中候敕省》说:“德合五帝坐星者称帝。”又《坤灵》说:“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说:“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谛也,言天荡然无心,忘于物我,公平通远,举事审谛,故谓之帝也。”(卷七)其实,帝原是殷人所崇拜的最高神祗。据郭沫若考证:“卜辞中称至上神为帝,为上帝。”而殷人也同时把祖神或氏族神称为帝;死去的先王也称帝,与上帝相对而称为下帝。“因为上下本是相对的文字,有上帝,理所当然的也可以有下帝。”(《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发展》)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引苏辙《古史》说:“《商纪》有曰:‘自夏、殷以来,天子杂称帝。至夏,去帝号称王,与殷、周为三王。’按《礼记》:‘措之庙,立之主,曰帝。’则自商以前,生曰王,立之主曰帝,非是生称帝也。”(卷二)可知帝原只限于祖神。这种习惯,至少到战国时已发生变化。公元前228年,已日渐强大的秦昭;襄王野心勃勃,自称西帝,遣使立齐王为东帝,欲约与共同伐赵。齐澹王接受力、代的意见,在称帝二日后又自行取消。秦王感到孤立,也只好取消帝号,复称王。这时的帝,已明显地不限于祖神。所以《史记集解》引蔡邕的说法:“上古天子称皇,其次称帝,其次称王。秦承三王之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五帝,故并以为号。”从此,“皇帝”就成了中国封建最高统治者独有的尊号。
在习惯上,皇帝又称天子,即天帝之子。这不单表明了其政权是神授的,同时又表明了他是神种,原是不同于凡民的。周人已把王称为天子。《尚书·洪范》:“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礼记·曲礼》:“居天下曰天子。”这一称呼一直为后世所承用,但解释却又有所不同。高承《事物纪原》卷一释“天子”一词说:“《说文》曰:‘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曰天子。’《春秋元命苞阳:‘安登生子,人面龙颜,始为天子。’《帝王世纪》曰:‘神农氏之母有峤氏,名安登,则帝王之称天子,自炎帝始也。”’这是从感生说的角度来进行解释的,大概多盛行于民间的传说。另一种就是汉儒的天命有德说。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认为:“德侔天地者称皇帝,天祜而子之号称天子。”皇帝执行天之所命,以至德而君天下,故天祜而子之。这里强调了皇帝的德行和职责。《吕氏春秋》说得更明显:“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樱之,谓之天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本生》)王莽也说过:“王者父事天,故爵称天子。”这种解释自然留下来一个大漏洞,因为多数、甚至绝大多数皇帝并无德行和功业可言。所以《白虎通》就干脆武断地声言:“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诀》曰:‘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俱称天子者何?以其俱命于天,而王治五千里内也。”(卷一)一句话,只要是作了皇帝,就不管他是多大的一个混蛋、白痴、匪徒、无赖,他便都是受命于天来统治人民的,人民对他便只有俯首服从,至诚叩拜的权利,否则就是违犯天意。获罪于天,无可待也,谁还敢有半点不恭呢?
如上所述,皇帝是盛德的美称,天子是对皇帝其人的神化。所以习惯上也把“圣人”作为皇帝的尊称。他的命令称圣旨,他的指示称圣谕、圣训。其他如圣衷、圣虑、圣德、圣恩、圣览等,表明他的一切思想、行动,无不是神明至圣的。尽管尊贵到了极点,但他还是并不满足,还要给自己加上许多荣誉词藻堆砌起来的所谓尊号。“人主尊号,自汉哀帝用士之说始有之。”(《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三·甲集《尊号》)唐朝、宋朝的皇帝每逢庆典大礼时,在有意无意的导演下,群臣都争先恐后地请给皇帝上尊号,或称徽号。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帝,上尊号为“圣母神圣皇帝”,以后又陆续加“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唐玄宗演的这种闹剧就越加无聊。他所受的尊号之一是“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多达十六个字。宋太祖的遵号之一:“应天广运一统太平圣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多达二十个字。宋高宗更多达二十四个字。这完全是虚伪的自我吹嘘,也是无聊的自我安慰。宋神宗在这个问题上就表现得比较清醒。他曾下诏:“朕惟皇以道,帝以德,王以业层时制名,用配其实,何必加崇以自饰哉!秦汉以来,尊天子曰皇帝,其亦至矣!”他指出,上尊号这类作法,都是虚文烦礼讲宜罢去,“自是终身不受尊号”(《挥麈录》卷一)。这样的例子是很少见的。
尊号之外,每一个皇帝又有各自的谥号、庙号和年号。
谥号是老皇帝死后,继位者赠送给他的称号。《白虎通》说:“谥者,何也?谥之为言弓池,引列行之迹也。所以进劝成德,使上务节也。”《通典》引《五经通义》说:“谥者,死后之称,累生时之行而谥之。善行有善谥,恶行有恶谥,所以为劝善戒恶也。谥之言列,陈列其行,身虽死,名常存也。”所以,《乐记》说:“闻其谥,知其人。”可见其意原是根据死者生前的行谊,作出一个高度概括和简练的盖棺论定,以彰有德而劝善,贬失道而戒恶。老皇帝死了,除了营丧葬之外,加谥就是一桩大事情。先由“大臣吉服之南郊告天,还,素服称天命以谥之”。之所以特别去南郊,因为那里是皇帝祭天的地方。群臣给死去的皇帝上谥号,从人臣之义来说,无疑应该尽可能地掩恶扬善,以褒美死者。但是,据说谥法又是关乎礼制的*: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必须谨守客观公正的原则。到祭天必去的南郊,就是要特别表明谥号的公正性,“明不得欺天也”。这样作的潜台词就是说,南郊告天的谥号是无可怀疑名副其实,可以质证于天的。谥,始于周代湘传是周公的定制。《史记·周本纪》:“西伯崩,谥为文王。”秦始皇即位,发布制书说:“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辞世以数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省得后人对自己说三道四,这种作法很合乎秦始皇的性格。汉代又恢复了这一制度,以后一直为历代所沿用。在正常的皇位继承情况下,嗣皇帝对死去的父兄奉谥,肯定是谥美的颂词,所谓的公正,明是骗人的。如果是亡国之君,或者继位的人原是政敌,必得恶谥,这也便是情理中的事了。皇帝的谥号一般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据《谥法解》:“经纬天地、道德博闻、学勤好问、慈惠爱民、愍民惠礼、赐民爵位”者皆曰“文”,如汉文帝、唐文宗者是。“刚强直理、威强敌德、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夸志多穷”者皆曰“武”,如汉武帝、唐武宗者是。“在国遭忧、在国逢祸乱方作、使民悲伤”者皆曰“憋”,如晋愍帝者是。“好内远礼、去礼远众“者皆曰”“炀”隋炀帝、金炀王者是。这里面确实微合褒贬。得到一个恶谥在历史上便留下千古臭名,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说对皇帝也有警戒的意思。
和谥号相近的还有一个庙号,即皇帝祖庙——太庙里的灵牌号。《事物纪原》谓“盖其事原于虞舜,而备于商人”。“汉世因之,西京有太宗、世宗;东京有显宗、肃宗”(卷二)。古者称祖有恭而宗有德。《史记·孝文本纪》集解引应劭曰:“始取天下者为祖,高帝取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为宗,文帝称太宗是也。”颜师古则指应说为非是,而认为祖,始也,始受命也。宗,尊也,有德可尊。唐高祖的庙号是“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帝”。唐太宗的庙号是“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帝”。宋神宗的庙号多达二十个字。习惯上,人们仅取前二字,称高祖、太宗。明朝人于慎行说:“本朝庙号多至十六字,比之唐、宋,尤为过谥。惟年号不更;及主上御临,不上尊号。此唐、宋所不及也。”(《毂山笔麈》卷二)
年号则是皇帝在位的纪年号。这是汉武帝时候创行的。不过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却存在疑问。《资治通鉴》在公元前140年始系“建元元年”。胡三省注引贡父曰:“自元鼎以前之年,皆有司所追命。其实年号之起在元鼎(前116),故无封既元则始有诏书也。”(卷十七)赵翼则认为“帝至元狩(前122)始建年号,从前之建元、元光等号,乃元狩后重制嘉号,追记其岁月也。”(《廿二史札记》卷二)汉武帝以后,皇帝皆有各自的年号。年号通常为两个字,如“贞观”、“洪武”、“康熙”。也有三个字的,如王莽的“始建国”,梁武帝的“中大同”。还有四个字的,如武则天的“万岁通天”、宋太宗的“太平兴国”。古人言数不说“一”肥“一”说成“元”。所以建年号称建元,改年号称改元。按古礼,“君薨,世子即位,既逾年而后改称元年”。《白虎通》的解释是:“缘终始之义,一年不可有二君,故逾年即位,所以系民臣之心也。”(卷一《爵》)当年改元就带有对其前任皇帝的否定之意,所以是非礼的。一个皇帝可以有好多个年号,随他的心意,一改再改三改。武则天就是玩弄改元游戏的惯手,有一年内三次改元的。年号所取,或来自儒经、佛典,或出于迷信、祥瑞和喜庆;也有的具有鲜明的*含义。“贞观”、“至元”,都是出典有据。“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就是“元鼎”改元所自。老耄的武则天,齿落更生,于是改“天授”为“长寿”。宋高宗建元“建炎”,是因为相信火德中微,他希望余烬重燃。宋哲宗改元“绍圣”,“圣”指的是神宗,“绍圣”就是表明自己亲政后要绍奉神宗的变法路线。徽宗即位之初,调和党争,以求得政局的稳定,故建元为“建中靖国”。第二年,蔡京用事,政局又发生变化,改元“崇宁”,“宁”者,神宗的年号“熙宁”也,等于公开宣布再要按变法的路线办事,大兴党狱。宋孝宗受掸,建元“隆兴”,其意为“务隆绍兴”,“绍兴”即高宗的年号,以此来表示他对高宗的孝敬与感激。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说:“建元年号是统治阶级的支配思想的集中表现。”(第二册,第47页)总体讲,这是不错的。
这样,每一个皇帝既有生时的尊号,又有各自的年号,死后还有谥号、庙号、陵号,称呼相当复杂。习惯上,在唐以前,我们对他们都以谥号相称,如汉武帝、隋文帝。唐、宋、元、明时期,通以庙号相称,如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到了清朝,又以其年号相称,如康熙、乾隆。约定俗成,已没一定的标准可循了。
有的皇帝在百无聊赖之中,还喜欢玩点别号、雅号之类。汉灵帝喜欢擐甲驰马,行阵三匝,自称为“无上将军”。刘来后废帝喜欢微行,自号“李将军”。陈后主自称“无愁天子”。唐玄宗号“三郎”。宋徽宗迷信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王晨明皇大道君”、“都天教主”。宋高宗署其室曰“损斋”。明武宗自号“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朱寿”,别号“锦堂老人”。他还取个回回名字叫“沙吉敖A”,藏名“领占班丹”,蒙古名“忽必烈”。明世宗自号“天地钓叟”,又号“尧斋”,穆宗号“舜斋”,神宗号“禹斋”。清康熙帝号“体元主人”,乾隆帝号“十全老人”、“信天主人”、“古稀天子”等。这也算是趣闻,可供谈助。
皇帝的自称也有专用的词,叫“朕”。“朕”,原来的意思就是“我”。屈原《离*》开篇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始规定“天子自称曰朕”。这个字开始成了皇帝的禁脔。
臣民对皇帝有很多称法,曰陛下、曰万岁、曰乘舆、曰上、曰至尊等等。蔡邕《独断》说:“陛下者,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用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群臣士庶相与言殿下、阁下、执事之属,皆此类也。”(卷上)《事物纪原》渭此自秦始,“《史记》秦李斯议事始呼之耳”。(卷一)“上”,蔡邕说:“上者,尊位所在也。太史令司马迁记事,当言帝,则依违但言上,不敢渫读言尊号,尊王之义也。”(《独断》卷上)“乘舆”,蔡邕说:“乘舆出于律。《律》曰:敢盗乘舆服御物,谓天子所服食者也。天子至尊,不敢谍读言之,故托之于乘舆。乘,犹载也;舆,犹车也。天子以天下为家,不以京师官室为常处,则当乘车舆以行天下,故群臣托乘舆以言之。或谓之车驾。”(《独断》卷上)“万岁”则原是一种庆贺时的欢呼。春秋时,有一位梁康王,自以为武功可称霸主,每天“为长夜之饮于室中,室中人呼万岁,则堂上之人应之,堂下之人又应之,门外之人又应之,以至于国中,无敢不呼万岁者。天下之人谓之桀宋”(《资治通鉴》卷四),卒至于国破身亡。这个宋王可算得上爱听臣民万岁不离口的昏君。据赵翼考证,这个词,“其始上下通用为庆贺之词,犹俗所云万福、万幸之类耳!因殿陛之间用之,后乃遂为至尊之专称。而民间口语相沿未改,故唐末犹有以为庆贺者。久之则莫敢用也”。(《陔余丛考》卷二一)以上称呼多用于书面或比较正式的场合。至于百姓口语之间,西汉人称皇帝为“县家”、“大家”,东汉人称“国家”,魏晋间称“官”、“官家”;皇帝也往往以之自称。晋人又称之为“天”;北朝称“家家”。唐时称“圣人”、“大家”、“天家”、“宅家”、“官”。宋人称“官家”、“官里”。“大家”。辽、金称“郎主”。元人称“皇上”。《水浒传》里直呼“皇帝老倌”,明时径称“老头”,则已带有一点愤懑不平之气,看来恐涉不恭了。
皇帝既享有至高无尚的尊贵,他的名字也便是同样尊贵的。大概从东周时代开始,社会上开始有了避讳的礼俗。《礼·曲礼》:“入门而问讳。”《疏》:“讳,主人祖先君名。”(卷三)所谓生曰名,死曰讳。尊卑有序,以讳为首,因此受到特别的重视。最初避讳原本只限于死去的祖先名讳,而且,嫌名不讳,二名不偏讳,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君所无私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讲究原是有限度的(《陔余丛考》卷三一《避讳》)。后来却益形泛滥。不单生人之名称讳,甚至同音也讳,偏旁也讳,形近也讳。南朝时的士人特别讲究这一套。如果有人在言谈中触及他祖先的名字,他便要像挖了他祖坟一样,痛哭流涕而起。晋、六朝,以至唐、宋,无不以避沣著为律文。《唐律》规定:“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答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卷十)官僚的名字如果与官称相犯,*还可以特为他改任别职。官场如此,私家亦然。李贺名晋肃,致人们认为他不应该应进士考试,因为“晋”与“进”同音。在所有文书之中,皇帝的名讳都用改字来避免。汉高祖名邦,旧史中凡邦字都以国字来替换。汉文帝名恒,于是恒山被改名曰常山。汉宣帝名询,因此,战国时的大思想家苟卿也大触霉头,被改作孙卿。汉光武名秀,秀才便改称为茂才。晋憋帝名业,建业(今南京)从此改称为建康。隋文帝的父亲名忠,朝中的一大批官名也因此改订:郎中去中字,但作郎;侍中改恃内;中书改内史;殿中御史改殿内御史;御史中丞也被撤消。唐太宗名世民,故凡言“世”皆改“代”,“民”改“人”,民部改称为吏部。老百姓的名字如果有犯御讳的都必须更改,甚至姓也得改。石晋的高祖名敬瑭,于是令将姓敬的都改为姓荀或是姓文。宋高宗名构,于是连姓勾的人,或仍其字而更其音,或增加金旁作钩,或增加丝旁作,或加草头作苟,甚至改作近形的句字,还有便是在勾后加一个字,改作复姓勾龙,也有干脆把勾龙的勾去掉,成了单姓龙;更有改龙为缑,弄得面目全非。宋钦宗名桓,与“丸”音近,举子应考作诗,韵脚用了丸字的,都遭到黜落。唐人修史,对前代人名有同御讳的,便不书其名而改书其字;或者便径将所犯的字删除,成了单名;或者以文义来改用另一个字。元、明以后,其禁稍宽,讳字往往以缺笔划来表示。在那个时候,要记住并注意这一大批讳字确是不容易。一些常用的字,这也讳,那也讳.文字上会产生很多麻烦。皇帝们也不能不考虑这一点,所以皇子取名时多用生僻的难字。汉宣帝原名病已,他发布诏书改名,说:“闻古天子之名,虽难知易讳也。其更伟询。”试看康熙的一大群儿子:胤裎、胤礽、胤祉、胤禛,等等,都是难认少用的僻字。民问文书行用,省去了许多避讳的麻烦,这样命名,也算是皇家的功德。
名讳之外,拥有无上权威的皇帝,往往出于个人的、难于索解的避性与迷信,又任意规定出一些可笑而且荒唐的禁忌。前秦的越厉王苻生,长相颇滑稽,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他对这个生理缺憾怀着阿Q式的敏感,在言淡文书里,“残”也讳,“缺”也’韦,“偏”、“只”、“少”、“无”、“不具”等都成了大讳,误犯而致死的人不可胜数。北周宣帝字文赘让儿子作皇帝,自己称天元皇帝,所居称天台,不许臣民有天、高、上、大之称。官名涉及这些字眼的都改掉,姓高的人改姓姜,高祖父改称长祖父。南朝的宋明帝刘,晚年更加猜忌残虐,好鬼神,多忌讳,“言语、文书有祸败、凶丧及疑似之言应回避者数百千品,有犯必加罪戮。改”字为“”,以其似祸字故也”(《资治通鉴》卷一三三)。宋徽宗迷信道教,明令禁止天下百姓以君、玉、圣天、上、龙、皇等字命名,凡有的或删或改。臣僚的表章中,对危、乱、倾、覆等类字眼也必须回避。“大哉尧之为君”、“君哉舜也”句,本是语出儒典,但是因为“哉”与“灾”同音,所以也不准引用。他曾御笔亲诏:“太上混元上德皇帝,名耳,并宇伯阳,及谥聃。见今士庶多以此为名字,甚为读侮,自今并为禁止。”(《能改斋漫录》卷十三)元朝*明令在奏章中有一百七十多个字必须回避,其中除病、苦、凶、祸、灾、危、乱等不吉祥的字眼外,亡、妄、望、忘,司、四、死、斯,誓与逝,都因同音关系在回避之例。元仁宗延祐元年始规定“除全用御名、庙讳不考(?)外,显然凶恶字样,理宜回避。至于休、祥、极、化等字,不须回避’(《元典章·礼部·礼制一进表》)。明太祖在字音、字义上胡牵乱扯,大兴*,是大家所常道的。笔儒徐一夔进贺表,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句,他看了勃然大怒,说:“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也。光则雉发也。则字,音近贼也。”(《廿二史札记》卷三二)一位姓张的学正上表,中有“天下有道,万寿无疆”句,他也大怒,说“此老还谤我,以‘疆道’(与强盗音近):二字拟之。”立即派人把他抓来。张从容申辩说:“臣有一言,说毕就死。陛下有旨,表文不许杜撰,务出经典。臣谓‘天下有道’,乃先圣孔子之格言;臣谓‘万寿无疆’,乃《诗经》臣子祝君之至情。今谓臣诽谤,不过如此。”太祖听了无言以对,良久,曰:“此老还嘴强,”竟令去,不问。左右相谓曰:“数年以来,才见容此一人而已。”(《立斋门录》卷一)清朝的*则多带一些民族仇视的成份,其手法之极尽牵强附会,任意罗织,上纲上线,则是与明太祖没有二致的。
历史上的皇帝还有一些更荒诞莫名的禁忌。唐朝皇帝姓李,所以,连鲤鱼也禁止捕食。宋徽宗时,谏官赵致虚上书说:皇上的生辰为壬戌。戌属狗,所以不应该杀狗。徽宗立即准允,公告全国,屠狗者有厉禁。明武宗生肖属猪,又朱、猪音同。正德十四年,止式下诏:“照得养豕宰猪,固寻常通事。但当爵本命,又姓字异音同。况食之随生疮疾,深为未便。为此省谕地方,除牛羊等不禁外,即将豕牲不许喂养及易卖宰杀。如若故违,本犯并当房家小,发极边永远充军。”(《野获编》卷一;《癸已类稿》卷八)此诏一出,城乡民众赶紧将所养的猪贱价出卖,成为千古一大奇闻。明世宗忌讳也很多。当时北方鞑靼为患,他每写“夷狄”两字必极小;会试卷中见到有“夷”字就大为震怒,欲置重典。还有,北齐文宣帝禁取虾蟹蚬蛤之类,唯许私家捕鱼。这只能认为是一种怪避,无法令人索解。人各有喜好与恶忌,甚至是某种迷信与怪避,这也是常有的事情。这些发生在普通人身上,顶多只是一个笑话,而一旦发生在皇帝身上,就可能成为殃及万民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皇权*下的一种特有灾祸。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4:26
古代中国皇帝的称呼有很多种,如下:1.皇帝:普遍的称呼,表示帝王的尊位。2.天子:表示皇帝是天命所在的人选,拥有天赋的权力。3.玉皇:天上的神灵之一,在中国传统信仰中有很高的地位。4.龙皇:皇帝以龙为图腾,表示其权力的神圣性和威严。5.圣主:表示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是万民的主人。6.大天子:表示皇帝统治天下,拥有最高的地位。7.明君:表示皇帝是英明、仁善的君主。8.开国皇帝:表示皇帝是某个朝代的始创之君。9.太上皇:表示已经退位的皇帝,仍保留一定的尊号和地位。10.圣祖:表示先祖功德卓著,具有超凡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