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2 03: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2 23:02
我老公就是年纪不大在大家族中辈分却很大的人,记得刚刚结婚回到他老家的时候,一位看上去50多岁的人进门就叫他大叔,叫我大婶子,当时确实吓了一跳,感到特别的难为情,觉得一下子被人叫老了,如果不是按辈分,按照他的年龄和长相,我们估计得叫他叔叔或者爷爷,后来老公说本家或者一个村子里的街坊邻居都要按辈分称呼,不论年龄大小,俗话说得好,“疙瘩不大长到辈上”就是这个道理。虽然不常回老家,但过年过节回去,遇到一些比自己年龄大的人打招呼从来不主动叫别人什么,生怕叫错闹出笑话。
鲁西南由于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对于辈分格外的注重,不但本家族的要严格按照辈分称呼,对于本村外族姓氏的人也要按照流传下来的规矩称呼,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是比你辈份高的,就要毕恭毕敬的按辈分称呼,不可直呼其名,亲戚之间更是如此。而且鲁西南一代还有一个老规矩,不同辈分的人不能结婚,虽然不同姓,无任何血缘关系,只要是辈分不同,家长会不同意这门亲事,原因是亲戚之间不好称呼,否则就乱辈了。看来辈分是个根深蒂固的东西,是人与人之间不可逾越的一道鸿沟。
鲁西南一代家族辈分长幼区分一般是根据家谱规定的名字中间的一个字来判断,比如李姓家族中的男性名字,中间的字按照辈分高低分别为,爷爷辈是“朝”字,儿子辈是“述”字,孙子辈是“先”字,重孙子辈是“伟”字,一看名字就知道自己是什么辈分,怎么称呼别人就不会弄错了,看来辈分确实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不论年龄,而按辈分称呼也可称得上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但愿能代代相传,留住我们的根。
搜了一下,果然有这个问题。稍后会来回答。
我的观点:这种情况是违背自然伦理的。 姐姐我一向独来独往,我行我素,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如果有人在评论中反对,姐可要开骂了哦~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了等级身份制。就是我们用什么作为尺度来为一群人划分等级。年龄是先在的,就是不管你抱有什么样的观念,都会天然的存在年龄的差距了。即使是在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时代,也会有年龄长幼的区别。而我们这个民族恰恰又是非常敬老爱老的。年龄构成了一种天然的身份差异。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啦,比如正史在记载四夷的时候经常会提到有些民族重视少壮而轻视老年,这种记载本身就是带有道德优越感的,就像说有些民族民风淫荡一样。再比如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这些,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最近也有见到有学者专门讨论古代的养老礼问题。辈分的等级制和年龄的等级制不同,它是人类 社会 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那么,我们这样来违背天然的秩序真的合适吗?你在强调所谓的家族伦理的同时,违背的是人之为人的天然秩序!评论里有人说治世尚名教,你是想让我说现在不是治世是吧?不要想搞个大新闻~我们不是不重名教,是吧?以礼义为干橹么~那么结果是什么呢?大沽口炮台失守,八国联军兵临城下。廊坊车站刀*不入的义和团以血肉之躯冲向洋*洋炮!我也有这种亲戚。一个比我小十岁的人,我要叫她姑姑。我对这个事情的理解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我太爷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控制不住自己的*,以致违背了天然的秩序。所以,我当他们不存在!
有句话这么说的: 年纪不大长辈上了。年龄再小辈分也在那摆着呢!
其实不用想那么多的想多了累很多烦恼都是我们自己找的。
说起来也没办法的事。我老公在他家族是最小的,他大外甥等都比我老公大十多岁,比我大差不多一代人了。他们来北京我们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有的管我叫舅妈,有的叫老婶,他们都白发苍苍叫的我很不自然。
不管年龄大小,只要有辈分区别,晚辈就应该称呼长辈,这是礼貌,也是文明象征!
这个我深有体会[笑哭][笑哭][笑哭][笑哭][笑哭]在我十来岁的时候就有人叫我爷爷了,当时自己也有点害羞 必定叫爷爷是很老的那种人,后来我跟我妈说不要他们叫我爷爷把我叫老了将来怎么讨老婆![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我妈一听笑了这是辈分怎么会叫老呢?后来想想也是随他们叫白捡了孙孙?后来我结婚了我还乐意他们这样叫我,但我老婆就不乐意叫她奶奶 ,但我老婆也会花尴尬说:告诉男孩我和你妈是一个姓的叫我姨就可以了,我说:那怎么行我的辈分就是爷爷你是我老婆叫你奶奶天经地义!不然的话乱辈分了!
年纪不大辈分很大,我都觉得有点烦恼。
我老公今年六十多了,在村里排辈是第二,现在下面可能还有四五辈。我周围邻居和我基本上都是同龄人,就是村里人同龄人也不少。我俩现在出门被称呼哥或嫂的真少,称呼叔或婶的也不是很多。可是,称呼爷或奶的就很多了。六十多岁还不算很老,所以,差四五辈的人就不能称呼我俩为:老爷或老太,而是也叫爷或奶。
别人称呼我俩不大乱辈,我俩出门称呼人就不大好称呼。和我同龄的,比我小的,辈分也低的,我就叫名字。年纪比我大,辈分比我低的,我就称呼:大侄或侄媳妇。
儿子出门见到辈分低的更不好称呼,直呼其名,没礼貌,叫大侄或侄媳妇又觉得饶口。所以,儿子出门不管下面比他小三辈或四辈,我都叫他称呼哥或嫂。这样称呼,辈分更乱。
我老公注重辈分,总是嫌我教给儿子乱称呼。所以,对于在村里辈分大的这件事来说,我都感到有点烦。
尴尬,尴尬,除了尴尬,还是尴尬……
年纪不大,但是辈分大,用我们农村话说,人家骨头硬。你不服气都不行?你可以不称呼,但是不能不承认辈分。有外人在场介绍的时候,还是要以辈分介绍,比如说,这是我姑姑,或者这是我叔叔……
就拿我来说吧,我今年34岁,我最小的姑姑7岁,上一年级,我儿子八岁,上二年级,他姑奶奶今年7岁,上一年级,上哪说理去?
我最小的一个爷爷,打了半辈子光棍。到50多岁,经人介绍,花钱买了一个云南的媳妇。这个我所谓的“奶奶”有点痴呆。用外人的话说,他就是缺个捂热被窝的女人而已。
更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个女人竟然怀孕了,而且生下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三十多岁的男人,要管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叫姑姑,赖都赖不掉,没办法。谁叫人家小丫头骨头硬呢!
前两年过年回家的时候,偶尔在街上碰到,我会带着她去超市买点零食吃,我儿子叫她妹妹。
我说,妹妹?玩笑开大了。不能叫妹妹。
我儿子说,那她比我小,不叫妹妹叫什么?
我尴尬的说,叫姑奶奶!
我儿子说,老爸你骗我,她比我小,怎么可能叫姑奶奶?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我说,你可以不叫,但是你记住就行了。
更为尴尬的是,我把我这个姑姑和我儿子带到超市的时候,超市老板说,你小子好命啊,儿女双全!
我刚准备解释,我儿子抢着说,伯伯,你看错了,这不是我妹妹,这是我姑奶奶,是我爸爸的姑姑。
超市老板,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
我无奈回应了一个尴尬的笑容,老年得子,老年得子,你懂的……
年龄小,辈分高,骨头硬,怎么办?接受呗!不过,挺尴尬的!哈哈!
17岁第一次去男朋友家,刚进屋,就有几个孩子围着我叫宝马婆,其中还有一个60多岁老太太,也拉着我说:哎呀!这就是宝马婆啊?长得真俊!当时我愣住了,我才17岁,就喊婆婆,怎么连这么大年龄的人都叫我婆婆呢?
和老公是经过媒婆结束相亲认识的,我们那相亲双方,还有父母同意后,就会给见面礼,然后三天后,男孩就会来接女孩去他们家过门,过门的意思就是把女孩介绍给他的父母兄弟姐妹认识,大家熟悉一下。
那天男友和我刚进屋,就有六七个男孩女孩围着我,不停喊:宝马婆,宝马婆。我看着这群可爱的孩子,听着她们的喊婆婆,特别惊讶,这时男友大嫂过来说,我们辈分很高,你嫁过来后,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他们都会喊你婆婆。
原来男朋友家的辈分在村里是最高的。村里就没有他们喊叔叔婶婶的,所有人见了他们都是爹爹婆婆。
后来我嫁过来,从刚开始听他们喊婆婆感到特别不习惯,都是笑笑不答应,到后来慢慢的就习惯了,一直到现在,白发苍苍的老人碰到我也是叫婆婆。我从17岁听别人喊婆婆喊了几十年了。
农村人特别讲究辈分,而且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有素质,按照辈分,该怎么叫就怎么叫,慢慢就会习惯了。
年纪不大辈分却很大,这在我们这里是正常现象,我家的辈分在我们西头是很低的,基本上出门就是叫爷爷奶奶,有的时候太爷太太,我家的邻居辈分就很高,他女儿和我年龄差不多大,我应该喊她姑奶奶,他的孙子,今年才六岁,我得喊他一声“达达”(叔叔的意思),不过邻居不让叫,说就叫他孙子的名字就好了,本来就是小孩,都给他叫老了,说实话不让叫正中下怀,叫一个小孩子达达,我还真的叫不出口。
在我们村东头,我家的辈分还算可以,有一次去村东头的广场玩,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叫“麻麻”,当时我东瞅瞅西望望,当时心里在想这也没其他人,她叫谁呢?结果我家的挨地临说人家叫你呢,你怎么不吭声啊?当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叫我呢,天啊,终于出门不是我“达达”“麻麻””爷爷”“奶奶”的叫了,也有人叫我了,原来我家的辈分在村里不是最低的,而且在村东头有几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按辈分我该喊她们“嫂子”,你说神不神奇,自那以后我就很少去村西头的广场玩,大多数都去村东头的广场玩,哈哈哈。
说到人小辈分大,我还真经历过一件事,我一个朋友结婚,我去送她,当时新郎是在自家做的婚宴,男女双方的亲人都在一起吃酒席,当时婚礼的一切流程都走完之后,就该吃酒席了。
作为女方家人我们是直接动筷子了,我们吃着的时候发现男方家人没有人动筷子,当时大家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家也都窃窃私语,小声议论着,后来门口走进来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这个孩子脖子里系着红领巾,穿着校服,应该是刚放学,只见他坐到了男方家喜桌的C位,他夹了一些菜,男方家的人看到这个孩子动筷子了,也紧接着都拿起筷子吃饭了。
当时我那一桌就有人说,这小孩辈分低不了。最后问朋友才知道,还真的是这样,那个小孩他们家的辈分在他们村是最高的,那天他父母有事来不了,那他的辈分就是那些人里最高的,他们那里的人又比较传统,所以那个小孩子不上桌不动筷子是没有人敢动的,当时就觉得辈分高真好。
其实,论辈分在农村比较常见,农村保留了很多中国的老传统,在 社会 发展中它们也一直是留其精华,有越来越多的老传统,老手艺失传,我们应该加以保护,传承下去,毕竟老祖宗留下来的,作为子孙后代有任务传承,一代一代传下去。
我们这里还有一句话是“长门孙子末门爷”,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平时到没有什么,相遇见面糊里糊涂叫"您好"了事。
一摊红白大事和在酒桌上等,在坐的就按部就班,论资排辈,十分讲究,不管年龄大小,该敬老长班的酒一杯也不得含糊,多年来习惯了,家族人聚在一块,也不觉不好意思,更谈不上尴尬……
俗话说萝卜不大在背(辈)上。又有:穿开裆裤的爷爷,拄拐棍的孙子。这是一点也不虚的。
特别在农村,都是按辈份叫。一个家族是不能胡乱叫的,就是不一姓也按族上传下来的辈份叫。
早先的人没有计划生育,家家的孩子都比较多,有很多是婆婆生孩子媳妇也生,妈妈生孩子女儿也生,甚至侄子比小叔(姑)还大,外甥比舅舅(姨)大,这种情况不少。所以称呼必须按辈份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不能乱叫。由此,刚过门的新媳妇,特别是辈份大的开始不知道情况,就会闹的很尴尬,我是有亲身体会的。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自己去慢慢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