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哲学书籍看多了,特别是叔本华的,老是让我想到死亡,恐惧,,消逝了,这个谜可有尽期,就仿佛一切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2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4:03
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时间中去,是把生命当作了手段,似乎不能永恒的就不能作为目的。叔本华在讨论的开始就已经预设了答案。他要在无限和永恒中寻找生命的价值,生命本就有限,自然达不到他的标准,生命也自然在他的答案中成了无价值的。
看看叔本华个人,他享受美餐和音乐,晚年愉悦地享受着名誉的快感,新闻报纸每有他的报道,必使朋友信徒给他看。如果他的哲学是行动的哲学,恰恰他自己的行动上将自己的哲学击碎。但并不是去解释自己的实际行为与其思想的差距,而只是一头扎进理想中去。(我并不反对理想,只是这种理想如果缺乏一定的统一性,他恰恰是不够理想的。)
在历史中,很多作为手段性的事物成了目的。鼎因为祭祀祖先而本身作为了权力的象征。书法作为交流的工具自身成了一种表达自身的艺术。我称这种现象为“自因化”。同理,我认为我们对生命的价值也可以自因化。
我和提问的这位朋友一样,大学开始读叔本华起家,深深地陷入生死的忧郁中,至今挥之不去。但我也一直在寻找生命的意义。最近几年,我逐渐思考自因化现象。有时候你的困扰恰恰不是你对事实的反应,而是叔本华使你产生了这种反应。(话说我大学也因这种沮丧的心理被所谓的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叫去“咨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4:04
人 生无带来 死也不会带走任何一样东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4:04
叔本华很垃圾,害人害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4:05
搞不懂,死亡有什么好恐惧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4:06
哲学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