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6 06:1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6:04
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更需要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忍耐力、自觉性等等,具体如下:
1、理解能力
初中的各学科的课本文章的篇幅由短变长,素材更加的广泛,知识点数量和难度也相应增加。除了大量的积累识记以外,更侧重于分析与理解。
2、阅读能力
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符合初中生阅读、励志主题的名著,陪孩子一起阅读,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对于各科目的学习都会有很大帮助。
3、写作能力
注重阅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写作,初中除语文之外,*历史等学科都需要进行写作论述。所以阅读之后可以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重在坚持。
4、系统化思维能力
首先要深入知识的本质,了解知识的联系和规律,做到融会贯通,其次做题时要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通过做题善于总结,善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要具备整合知识、系统化思考的意识,利用自己的方式将碎片知识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网。
教育目的
独立思考
对初中学生的指导更多的应侧重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侧重课堂教学外,学生更多的需要自觉地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强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明显增强,学习依赖性强的学生成绩往往每况愈下。家长应该及时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意志培养
快适应初中学习的要求,并帮助其形成初中阶段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指导更多的应侧重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
非智培养
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还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和培养,虽然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但非智力因素依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它因素
影响初中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学习的习惯、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6:04
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更需要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忍耐力、自觉性等等,具体如下:
1、理解能力
初中的各学科的课本文章的篇幅由短变长,素材更加的广泛,知识点数量和难度也相应增加。除了大量的积累识记以外,更侧重于分析与理解。
2、阅读能力
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符合初中生阅读、励志主题的名著,陪孩子一起阅读,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对于各科目的学习都会有很大帮助。
3、写作能力
注重阅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写作,初中除语文之外,*历史等学科都需要进行写作论述。所以阅读之后可以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重在坚持。
4、系统化思维能力
首先要深入知识的本质,了解知识的联系和规律,做到融会贯通,其次做题时要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通过做题善于总结,善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要具备整合知识、系统化思考的意识,利用自己的方式将碎片知识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网。
5、记忆能力
背诵经典、古今诗词、白话诗歌、精美的文言散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都可以为我们打下坚实的语文功底。初中需要背诵的科目比较多,开学前,利用生活中的小事,常回忆,有意识地去记忆,培养记忆背诵的好习惯。
6、自主学习能力
主动学习,在老师未讲之前提前思考,在老师讲时与之对比,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首先要有学习目标及方向,通过完成小的任务来增强自信心,进而刺激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通过这种“闯关”模式,能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扩展资料:
初中学习内容的变化:
1、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学习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内容也逐步加深。
2、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和初中成绩相关不大。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却与高中学习呈明显相关,因此一定要在这个阶段重视成绩。
3、初二年级往往出现比较明显的学习“分化点”。一般来说,经过预初、初一的学习适应和调整,学习习惯和方法基本形成定势,成绩的差异逐渐明显。尤其到了初二年级,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相继开设,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4、学习成绩与付出的工夫所呈现的差异。学习优秀的学生由于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学习往往显得轻松自如而依旧学有余力;学习较差的学生穷于应付,事倍功半,却学得越来越吃力,学习变成了沉重的负担。这种对待学习是否轻松的状态,是判断学生学习潜力的重要依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6:05
面对初中生活的新挑战我们不仅需要适应中学的学习;遵守新的规则;更好的适应中学新环境,提前做好预习,迎接新入学的挑战,调整后心态,积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