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5 07: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06:58
我们都知道,美国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阅读和写作。
我们也都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乃至深度阅读的习惯。
专门研究脑科学与阅读的Alexander Castro-Caldas和他的同事们研究发现: 读写能力可以彻底改变大脑——千真万确!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文盲的脑活动与识字的人的脑活动存在显著差异。
受教育者的被考试 的胼胝体会更厚,胼胝体连接着大脑 两个半球的顶叶区域。意味着两个半球之间的信息交换明显增多。
阅读学习可以明显改善言语记忆——教育给我“注射”阅读的病毒,它很快扩散到我们的语言系统,强化了言语记忆 。在孩子学习阅读时,从学校回来就发生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他们的脑再也不会和之前一样了。
很多妈妈从小就给孩子买了很多的绘本和书籍,让孩子在绘本里泡大。
但是从小在绘本里泡大的孩子,长大了就一定会”阅读“吗?
从孩子认字到独立阅读,事实上需要经历三道坎。
第一是识图到认字 。绘本字少图多,形象生动,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欢。但是要进入自主阅读,识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2岁左右的孩子,对车标、符号、字母已经开始感兴趣,家长可以顺势而为,带他们认识汉字。
第二是认字到阅读 。识字到阅读是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的过程,需要帮助孩子建立音形义一体的思维。孩子在早期时候,无法像大人一样“默读”,需要经历“指读”,逐句认读。
第三是阅读到理解 。会看书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理解书中的主旨。一本书就像一条鱼,中间是一根“骨头”把所有的观点和内容衔接起来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读完之后,都能捞到“鱼骨头”。从阅读到真正理解,需要经历刻意练习。
如何帮助孩子跨过这三道坎,我们通过三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例子来探讨。
例子1——长沙的星星妈妈:
星星妈妈妈妈特别擅长讲故事,不仅绘声绘色,而且还擅长把绘本像“戏剧”一样表演出来,和孩子互动,甚至连唱带跳,孩子非常喜欢,也很享受这个过程。 但是,换成爸爸来读绘本,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孩子就不喜欢了。
PS: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亲子互动时,绘本就成为了一种媒介和沟通主题,这个过程很好玩,但是孩子没有掌握真正的阅读力。
知树堂 育儿 启示一:如何帮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识字?
很多孩子喜欢绘本,因为能够看懂图片。孩子从认图到过渡识字,有个过程。如果识字量不足,中文分级阅读也比较匮乏的情况下,直接看黑白字类书籍,容易受挫。
家长需要借助绘本引导孩子从识图到认字。 例如可以先从简单的书开始:例如《好吃的点心》这套书,就非常适合幼儿园小班孩子认字启蒙,一张图片,一个字。
先家长给孩子读一遍,然后让孩子看着图片自己说出来。
第三遍,尝试让孩子指着字,逐一“猜”或者“指读” 出来。
另一套书,也很适合孩子认字启蒙。
通过字的复述和不断重现,孩子逐渐会自己会形成图和文的联想。
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可以让孩子尽早学会查字典,遇到陌生字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猜字词意思,但猜完之后一定要秉承“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习惯查字典词典进行确认。
例子2——合肥的杉杉妈妈:
从孩子出生开始,杉杉妈妈就给孩子读绘本,上学前,给孩子讲了几千本中英文绘本,去年九月份,杉杉上小学一年级了,但还是不愿意独立阅读,只喜欢听妈妈讲故事。
PS:尽管妈妈对绘本和阅读兴趣培养很用心,但是妈妈仅仅是给孩子读一遍,缺乏系统精读和孩子思维活动的刻意训练,孩子仅仅是走马观花的获得了一些碎片化的信息,但是深度阅读能力没有培养起来。
知树堂 育儿 启示二:如何引导孩子从识字到阅读?
针对这种情况,其实是如何引导孩子从认字到阅读的过程。首先家长需要记住一点,阅读就好比孩子游泳,或者骑自行车一样,这是一项活动,是一项能力。
第一,运用“采访式阅读”法,鼓励孩子边读边问,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家长们要重视孩子思辨能力的培养,尽早锻炼孩子寻找论据、提炼观点、应对质疑的能力。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可以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以幼儿园的小朋友为例,家长们可以问孩子在读的绘本故事发生在哪里,这时孩子可以用手指向绘本里的树木,并口头表达故事发生在森林里。
第二,家长需要“鼓励式”和“”探讨式“ 对话,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孩子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必须吃水果?”
妈妈可以回答:“好问题,我们可以一起在百度上查一下”
或者回答:“让我们一起来说说为什么吧?”
孩子问:“为什么夏天这么热?”
父母:“我们可以去哪里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孩子:“百科全书,或者是百度?”
父母:“是哒,我们还可以专门找一些关于气候,四季温度变化的书来看看, 探索 这个问题的答案。“
第三,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孩子实现阅读的”可视化“。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需要系统专业的训练,并且这种训练能力必然伴随着痛苦的机械重复性劳动,孩子必须适应这种“痛苦”。
孩子的阅读能力提升训练,可以通过主题式的精读+泛读来实现。
在读完一本绘本之后,可以和孩子一起用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将绘本里的主旨画出来,比如圆形图、气泡图、树状图等等。
例如,我儿子在三岁的时候,对车的主题绘本在孩子某些时候,对一本绘本特别感兴趣,来来回回总是要求重复讲一本。
在讲完之后,我拿一张纸和笔,和他一起将绘本里面不同的车,简单描绘出来,然后写上名称,一个一个的带着他指读这些字,通过这种方式,他很快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车的涉及的词汇。
其次,词汇量、阅读速度、阅读量这三项只是孩子掌握阅读的基础,更为关键的是,对于阅读素材调性(tone)、语境(context)、类型(genre)的把握, 孩子是否可以运用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进行分析。
例如,面对一份阅读素材,如何分析作者背景, 如何提炼材料观点,如何进行观点可信度评估,如何列举论据、如何应对这一观点。
例子3——杭州的小野妈妈:
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小野妈妈买了很多孩子感兴趣阅读的主题和书籍,希望孩子能够自主阅读,甚至把家里的电视机也搬走了,孩子现在二年级了,挺喜欢读书的,但是在语文课的看图写话训练中,还是不知道如何如何写。
PS: 有些家长,刚开始会对孩子的“兴趣启蒙”特别重视,但是深入下去就没有“然后”了,殊不知,初期兴趣培养仅仅是 阅读能力的”播种“,更高阶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需要强化训练。
知树堂 育儿 启示三:如何让孩子掌握高阶理解力
第一,光看书无法提升阅读理解的概括总结能力,需要强化训练。
和孩子没读完一本书,可以把书合上。
同时,用“如果” 开头,将问题抛给孩子,
“如果你是小红帽,你会如何做呢?”
“如果你是福尔摩斯,你会通过何种方法去探寻*?”,
第二,拓展孩子的阅读素材。
可以和孩子一起共读的不仅仅有绘本或者故事书,在生活当中,还包括有:说明书、路标、指示牌,地铁站公交车的站名、宣传小册子等,都是阅读的好材料。
例如,我儿子特别喜欢坐地铁,在等待地铁的时候,我会引导他去看不同地铁站站名,以及车厢里面过的含有文字、数字、符号的说明或者是广告。
启示任何与书面语言的运用有关的,有助于孩子感受和亲近,学习运用书面语言的活动,都可以用来帮助孩子提升阅读理解力。
第三,杜威曾经讲过,“生活即教育”, 孩子学习这件事情,并不是仅仅通过阅读来完成的。
一方面,孩子不仅需要阅读,而且需要体验不同的生活场景,积累不同情境下的生活常识,使儿童出现复杂的情绪和思想。
一方面,孩子也需要大量的户外活动时间和自由玩耍时间,去思考探究未知世界,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
最后,从培养阅读兴趣到阅读高阶力的培养,家长需要的是多多鼓励、认可和正确的表扬。例如Anderson, Wilson, and Fielding在《Growth in Reading》的研究显示 :如果仔细观察那些阅读意愿很高的孩子,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孩子的家里,家长的赞美技巧都非常高明。
比如用明确、具体的语言认可孩子在阅读上的努力和进步:
“好样的,你今天读了两页书。”
“太棒了,我们三个人一起读了5分钟。”
或者用非语言方式认可孩子的进步。非语言方式包括肢体语言,比如一个微笑、眨一眨眼、会心一笑、一个拥抱。
总之,在绘本里泡大的孩子,对于阅读能力的习得,同样需要大量有效、高质的阅读能力的训练,才能真正掌握写作报告、进行比较判断、优化决策的高阶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