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第十四》德信与德善(31)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5 21: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4:07
《道德经》“圣人常无心 ,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
孔子则说:“不预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妄自猜测别人不诚实,又能及早发觉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样的人应该是贤人了吧?”
而现实生活中听到最多的话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不逆诈”和“不亿不信”是仁,而“先觉”则是智。孔子主张既仁且智,这样的人才是为贤者。可事实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对人始终保持戒心,将别人统统视为狡诈之辈,怀疑别人的诚信,这么做偶尔看人会看得很对,但可以肯定祓冤枉的人会更多,这种为人处世的层次当然是最低的。
第二,不预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妄自猜测别人不诚实,但又能及早发觉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样人有一定洞察力。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说的就是这样的人,踩到履霜可以判断坚冰快来了,对事物发展有朕兆预见。
第三种,如邹元标曰“逆诈、臆(亿)不信,固不是,徒自家先觉其诈与不信,亦不济诈与不信,皆属迷复,失其心也。吾能不待其诈、不信而先警觉之,使其诈与不信之心,皆不敢逞,此方是贤。”“迷复”一词出自《周易》复卦上六爻辞,说上六位爻高而无下从之美,质柔而无改过之勇,终于昏冥而不复。邹氏这话大概是说,如果一个人只是觉察到对方的欺诈和不诚信,而又坐视不管,则同样是“失其心也”。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吾能不待其诈、不信而先警觉之,使其诈与不信之心,皆不敢逞,此方是贤。”邹元标解释与老子更接近。
《朱注》:“逆,未至而迎之也。诈,谓人欺己。亿,未见而意(臆)之也。不信,谓人疑己。言虽不逆、不亿,而于人之情伪,自然先觉,乃为贤也。”
~~如果你觉得我写的不错,能够给你带来些许快乐,或对你有所帮助,记得点赞加关注哦,并在留言区留下你的赞赞赞赞美之词,哈!那会激励我今后写出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