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5 11: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38
商圣范蠡,公元前536年,生于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家、谋略家,范蠡于公元前511年进入越国,效忠越王允常和越王勾践两代君主。
公元前493年越王勾践和范蠡入吴国为奴,勾践七年(490年)勾践和范蠡返回越国,勾践十五年(公元前482年)越国伐吴国,报会稽之耻,勾践二十年(公元前479)年,勾践复伐吴国,兵至五湖。
勾践二十一(公元前478)年,越国又伐吴国。和吴王夫差战于笠泽,败吴国。
勾践二十二(公元前475)年,越国围困吴国于姑胥之山。
勾践二十三(公元前473)年,夫差自杀身亡,吴国被灭,勾践称霸,范蠡被勾践封为上将军,某天范蠡向勾践请辞离开越国,范蠡临走前劝告好友文种,要不要和自己离开越国,范蠡说勾践为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文种没有听取范蠡的劝告。
范蠡泛五湖,离开了越国,变换姓名,号鸱夷子皮,摇身一变成了陶朱公,范蠡坐船入海来到了齐国,三次散尽家财,齐国君王想要让范蠡当丞相,范蠡都拒绝了,范蠡救子的故事也广为流传,范蠡一生经历了越王允常、越王勾践、吴王阖闾和吴王夫差,楚昭王和楚惠王六代君主。
于公元前448年病逝,死后葬于定陶。
列子,名御,郑国圃田人,生于公元前450年,是战国前期的思想家、是道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曾师从关尹子,因此,后来人们就尊称列子为冲虚真人。
列子的代表作是《列子》这本书。
惠子姓惠氏,名施,公元前370年,生于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是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名家的开山鼻祖,惠子和庄子也是好朋友。
惠子也是战国时期山东六国抵抗秦国的发起者和支持者,惠子再魏国时就经常被张仪排挤,索性就离开了魏国,公元前319年,魏国国君魏惠王去世,张仪失去了宠爱,魏惠王一去世,新任的魏王就以公孙衍为相。
张仪就离开了魏国,去到了秦国,被张仪排挤的惠子就重新回到了魏国,惠子一生都主张合纵连横抗击秦国,惠子去世于公元前317年。
商鞅,姓公孙鞅或者卫鞅,生于公元前395年,战国末年卫国(河南安阳内黄)人,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年轻时曾到魏国效力,魏国的公叔座就向魏惠王推荐商鞅,不过,魏惠王并不重用商鞅也不提拔商鞅。
公叔座临终时就对魏惠王说: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原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然而,魏惠王并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建议杀掉商鞅。
公叔座死后商鞅即得不到重用,魏惠王也不听,商鞅就离开了魏国,当时商鞅听闻秦国的秦孝公正在施行变法以图秦国强大,因此商鞅就去了秦国,商鞅来到秦国后就贿赂了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了三次秦孝公,第一次秦孝公接见了商鞅,说道中途的时候,秦孝公睡着了,什么也没听到。
醒来后发现商鞅说完,秦孝公就大怒召来景监抱怨了一顿,随后几天又召见了商鞅两次,直到第三次商鞅和秦孝公才达成了协议,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
商鞅变法时被封为大良造,当时苦于找不到犯法的目标,商鞅就把目标锁定到了太子赢驷(后来的秦惠文王)身上,这也造成商鞅得罪了太子,不过商鞅对秦国作出了贡献,没有商鞅就没有后来的秦朝,秦惠文王即位后就车裂了商鞅。
韩非子,韩国诸公子(河南新郑)人,生于公元前280年,韩非子师从荀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和李斯也是同门师兄弟。
韩非子和李斯虽然都师从荀子,但志向不同,李斯想要去秦国,韩非子要回到韩国,报效国家,然而韩非子回到韩国后得不到韩王的信任和重用,韩非子很着急就发奋写下了 《韩诗外传》 ,韩非子后来被派往秦国当使者。
当时秦国的君王也很欣赏,秦王欣赏归欣赏却没有重用韩非子,也导致韩非子死在了秦国,这一切都关李斯有关。
吕不韦,阳翟大贾(今河南禹州)人,为商人,曾到赵国邯郸做生意,当时秦国的公子嬴异人正在邯郸为质子,吕不韦就发现了商机把姬妾赵姬献给了嬴异人,嬴异人也在赵国生下了未来的秦始皇。
不久,赵国发生了内乱,嬴异人趁机逃回了秦国,留下了赵姬*,吕不韦又帮助嬴异人成了华阳王后的儿子,甚至太子,嬴异人没有等到即位就去世了,嬴异人去世后,嬴政得以回国即位。
而身为商人的吕不韦就成了秦始皇的仲父甚至秦国丞相,吕不韦后来因为受到了嫪毐叛乱的影响被秦始皇贬为了庶人,吕不韦再流放途中自杀身亡。
吕不韦代表作为《吕氏春秋》,
荆轲是战国末年卫国(今河南安阳鹤壁浚县)人,荆轲是战国末年四大刺客之一,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家喻户晓,荆轲曾与聂盖比试过剑法。
荆轲到了邯郸与鲁句践比试剑法,最后因为被句践斥责逃走了,到了燕国又与高渐离成了好友,时燕国的燕太子丹派人招募刺客,刺杀秦始皇经人推荐知道了荆轲,于是,就派荆轲以献图为由,前往秦国,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於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於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後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於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
李斯,生于公元前280年楚国上蔡人(今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早年师从荀子,李斯后来去了秦国,再秦国混得风生水起,秦始皇灭六国后,李斯就劝秦始皇称帝,功比三皇五帝,李斯做错了一件事就是矫诏废掉扶苏立胡亥为皇帝。
李斯和赵高废掉扶苏立胡亥后,赵高就除掉了李斯,使李斯和其子被腰斩。
魏无忌,是战国末年魏国大梁(今河南浚仪)人,魏昭王少子,战国四公子之首,魏无忌曾窃符救赵,兵破秦国,魏无忌最终因被魏安釐王猜忌郁郁而终,魏无忌死后十八年,秦国灭大梁,刘邦建立汉朝后时常路过大梁,“高祖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张良,其父张平为韩国丞相,生于颍川郏县(河南郏县)人,秦始皇灭韩国,张良散尽家财刺杀秦始皇,张良没有刺杀成功就逃走了,改名换姓,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张良也加入了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被打败后,张良就投奔了刘邦。
刘邦建立汉朝后,就封张良为留候,刘邦在世时有意改立太子,立赵王刘如意为太子,刘邦的皇后高皇后吕雉得知后就请来张良商量对策,最后请来了商山四皓才让刘邦打消这个念头。
公元前186年,张良病逝,死后葬于黄石。
张耳,战国末年至汉朝初年,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早年曾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魏无忌的门客,张耳家再外黄,曾娶妻公乘氏,秦国灭亡魏国数年后听说了张耳,就悬赏千金捉拿张耳,张耳听闻后吓得和陈馀逃到了陈地,再当地听闻了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两人一合计就加入了大泽乡起义。
大泽乡起义最终以陈胜和吴广被杀害收尾,陈胜吴广被杀后两个人迎立赵国后裔赵歇为王,巨鹿之战后张耳和陈馀变成了敌人,前209年,张耳投降了项羽,被封为常山王,张耳因被陈馀偷袭就投降了汉朝。
汉朝平定天下后刘邦就封张耳为赵王,汉高帝五(202)年,张耳病逝,张耳的儿子张傲娶了高皇后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
陈平,河南阳武县户牖(you)乡人,汉朝开国功臣,原为魏王咎的臣子,秦二世元年,投降项羽,后又投降刘邦,刘邦建立汉朝后封为户牖候,刘邦死后接替王陵成为右丞相,后被吕太后罢免,吕雉死后和周勃诛杀吕家子弟,后迎立汉文帝刘恒登基,孝文二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