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4: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22:40
“六个加强”、“两个完善”,即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党和*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健全*领导、*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总*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这是我们党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出发、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出的战略决策。一、明确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对处于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中国来说,只有社会管理得到了切实加强和改善,社会才会有序、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也只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全社会才会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凝聚强大力量,抓住机遇实现更大发展。党*重视和加强社会管理的*导向,是人民群众的福音,是各级党员干部的新课题,是国家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道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在中国短时期内同时展开。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在我国相对集中地在较短时间里叠加显现出来,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尖锐,有些问题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有些问题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爆发。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产生,我国社会管理已经并将长期面临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应对各种社会风险,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社会管理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活动。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必须搞好社会管理,也只有加强社会管理,才能促进科学发展。从现实情况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各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趋于明显,全国刑事犯罪、社会治安案件居高不下,群体事件易发多发。社会管理*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存在着不少空白点和薄弱环节。城乡社区治理思路不够明晰,社会组织、基层自治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不顺,社会服务需要加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协调各社会阶层、群体、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和基层社区健康发展,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扩展为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包括发展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扩大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社会管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远远不如我们对经济管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这里十分重要的,是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特别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是党*全面审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新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就要求,必须对我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和特点,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丰富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强调要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下的社会管理模式。在思想观念上,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在管理主体上,重*作用、轻多元参与;在管理方式上,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在管理环节上,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在管理手段上,重行政手段、轻法制规范和道德自律。这些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紧迫性。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必须对社会管理基本理论、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立足中国国情,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益的社会管理经验,提出加强和创新我国社会管理的思路与对策,为党和*完善社会*、制定社会*、推进社会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重点解决五个基本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总*强调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所以,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要求,结合社会实际,坚持以人为本、以情为本,从解决当前群众情感、社会情绪的几个突出问题入手,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路子。一是解决好“距离感”问题,让干部融入群众中间。*曾指出:“要做群众工作,就要接近群众、面向群众。”但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不敢、不善甚至不愿、不想与群众打交道,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的时空距离越拉越大,与群众的心理距离也越来越远。有群众讲:“五六十年代同吃住,摸得到脚;七八十年代上广播,听得到声;九十年代坐小车,看得到烟;现在只能在电视上瞧得到影。”这种距离不是群众拉开的,而是部分党员干部坐在“机关衙门”、疲于“文山会海”,忙于“迎来送往”造成的。在群众心里,一些干部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群众”也成为部分干部仅仅是在车窗里看到、讲话里念到、汇报里提到的概念。党员干部与群众要拉近距离、消除“隔膜”,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沉下去,走进基层、走进社区,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二是解决好“人情味”问题,把真情送到群众心间。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群众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应该把“情”字放在重要位置,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必须重视“社会情感”,让其成为调和社会关系的“润滑剂”。避免演变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催化剂”。重庆渝中区创新实施“人生关怀”系统工程,每一个群众在出生、入学、婚育、养老、节日、生活困难、重病、离世等8个人生重要节点,**都会送上“礼包”,上门看望慰问。一方面,在群众大喜时送上祝福、悲伤时给予安慰、困境时扶助激励,能让群众感受到“一个区域就是一个大家庭”的温情;另一方面,关怀对象由困难群众等特殊人群扩大到全体群众,由特惠到普惠,让人人都能感受到**全方位、全过程的关心;同时,关怀内容由扶贫帮困拓展到人情关怀,由物质帮扶扩展到情感交融,多了真心真情的感动,少了程序化、公式化的冷漠。三是解决好“信任度”问题,把承诺兑现到群众眼前。从近年来发生的贵州*、湖北石首、河北定州等颇具影响力的群众性事件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群众宁愿相信网络传言、短信甚至谣言,也听不进**的真实解释说明,使小问题酿成大矛盾、个体事件放大为公共事件,明显表现出群众对当地**的不信任。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在一些地方,**为民办实事的*常常成为“空头文件”,为民解难事的承诺往往只是“空头支票”,为人民服务仅仅停留在“会议上”,久而久之,就使老百姓对我们的*、我们的干部失去了信任。取信于民的关键在于,答应群众的事,要事事有回音、件件得落实;作出的承诺,要逐一“兑现”,不能让群众的合理诉求“落空”、热切期盼“延期”。针对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要坚持现场查看、现场研究解决,努力实现办结一件、满意一件、争取群众一片,不让历史遗留问题继续遗留历史,努力做到老问题、棘手问题逐步解决,新问题、现实问题不留“后遗症”。同时,对群众反映事项,建立“三日反馈、十天办结”和“组织督察+群众监督”的双向督办机制,通过电话回访、社区公示、群众见面会等形式,做到“群众不满意、事项不销帐”,不让党政失信、干部失职、群众失望。四是解决好公共服务“均衡化”问题,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有群众讲:“现在少数富人致富了,少数穷人*关怀了,大多数人被遗忘了。”对于*的公共服务,很多群众认为没有落到自己身上,感觉不具体、很飘渺。为此,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从百姓生活的细微处来观察、关心,把服务送到百姓身边、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感受到、享受到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的公共服务。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在致力于打造社区“10分钟便民服务圈”,让老百姓步行10分钟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五是解决好群众“参与性”问题,让发展富集群众智慧。有群众反映,“高楼大厦越盖越多,但我住不上;高速公路越修越多,但我用不上;明天的事说得越来越好,但我靠不上。”一方面,干部希望为群众做更多的事情,谋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抓工作、上项目又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问题,工作很努力,但群众不买帐。*讲:“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如何让党和*的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得到老百姓的广泛认可?实践证明,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让群众感受到发展有我参与,实现党群干群“双向互动”。如有的地方危旧房片区改造前,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群众支持率达到90%以上才启动拆迁;在实施社区环境整治、小区园林绿化、断头路打通等项目前,都要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老百姓感到自己的想法被尊重、建议被采纳,也能从中看到变化、享受到幸福,在共同参与中形成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树立科学的社会管理理念,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辨证思维,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辨证处理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成长的烦恼”,妥善解决广大群众日益多元的合理诉求,不断开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一是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克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偏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权利*等问题随之出现,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征地拆迁等矛盾冲突不断,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从表象看,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处理难,利益纷争错综复杂,涉及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用主要矛盾的解决来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甚至同一地区不同时期主要矛盾也不一样,需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研究,仔细甄别。二是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克服“见物不见人”的偏向。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发展,而是同人的发展及其价值实现直接相关的社会发展。因此,社会管理之“本”是“人”,而不是“物”,要按照人的需要来组织管理。要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服务人民、管好社会。社会管理需要创新,但更要“创心”。只有心系群众,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才能真心与群众交流,真正倾听群众的呼声,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从“心”做起,用“心”去创新,少一些替民做主、多一些让民做主,少一些管理、多一些服务,才正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让群众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畅,实现上下联通的“互动境界”,这才是社会管理的真境界。三是正确处理重点与全局的关系,克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偏向。*告诫我们:“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社会发展是经济、*、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等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过程,社会问题千头万绪,群众需求千差万别,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门艺术。所以,搞好社会管理,既不能全面推进、遍地开花,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做到既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又集中精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辨证处理好重点与全局的关系。当前,社会管理的重点是建立一套源头治理、动态管理、精细执行的新管理模式。树立预防为主、应急为辅、顶层设计的理念,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更多地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尽可能使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少产生、少转化、少激化,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用社会机制的良性运行约束社会和谐发展的步调,使整个社会形成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四是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克服“急功近利”的偏向。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研究投入和产出绩效,需要在平时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强化制度设计,处理好短期*与长效机制的关系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是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是由社会管理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决定的。我国的社会管理是一项无从借鉴的开创性事业,头绪更多、涉及面更宽、要求更高、任务更重,既要立足当前加紧谋划、加快落实,按既定的部署推进各项工作,又必须着眼长远,做好持续奋斗的充分准备,把握好当前与长远的辨证关系。同时社会管理要注重八个方面的观念和*创新。1、解放思想摆正位置,牢固确立民主民生意识。2、充分发挥*优势。党的群众工作要深入一切社会领域、社会群体、社会组织。3、合理设定*职权。着力研究解决“缺位”、“越位”和权限交叉问题。4、努力纳入法治轨道,把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作为“十二五”期间的普法重点。5、积极推进社会自治。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发展和表达诉求、维护权益、有序参与、社会协商、化解矛盾等作用。6、及时解决社会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必须及时作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也要向群众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取得谅解。7、谨慎制定社会*。要对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弄清问题所在和制约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所有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加强对*实施后果的预测,制定应对预案。8、有效引导社会*。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主流媒体一定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及时知情权,增强自己的公信力,对事关民生民权的谣言要以最快速度通过权威媒体和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加以澄清。 总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创新社会管理要实现从以*单一主体、以单位管理为主要载体、以行政办法为主要手段、以管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模式,转向*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有机结合,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管理与服务融合、有序和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使社会管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先进文化以及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