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常升起》究竟想表达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4:3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19:28
1、影片最后一个故事中,1958年冬天,去奔丧的周韵和去结婚的孔维骑骆驼同行。孔维说她的新郎会在路的尽头等自己,在沙漠路上果然出现了写着“尽头”的指示木牌,本来这是新郎写给孔维看的,但写着“尽头”的木牌旁边,同时还有一块写着“非尽头”的木牌(令人想起《功夫》里“非正常人研究所”一样无厘头的木牌),如果“尽头”是给孔维看的,那“非尽头”又是给谁看的呢?显然是新郎哥写给另外那个人----周韵看的,而心情麻木伤心透顶的周韵也没有心思去想太多,也顺便远离旁边这个喋喋不休狂炫耀幸福的孔维,两块目的不同的指示牌就这样成功得逞,让周韵和孔维分赴不同地方。(这个处心积虑的情节好古龙啊)
2、其他蛛丝马迹:
A.周韵在乡下,她的台词说了:这是他男人的家乡。
姜文回到乡下,孔维问他:陌生吗?姜文答:陌生。一个真正陌生的地方是不会有这番对话的,只有曾经非常熟悉的地方,故地重游才会有此感慨。是家乡,姜文才会那么欢,成天开*打猎不亦乐乎,有家不归。
B.周韵的结婚照里,右下角印着“北京 大北摄影”字样,就是说,他男人有可能在北京呆过。
影片中到过北京的只有姜文,去找天鹅绒,接待他的是崔健(听歌),从言谈中可以看出,姜文显然在北京呆过。
C.为什么突然有一天,周韵突然穿上他男人的军装,不疯了,从此消失?而就在同一天,姜文夫妇到了乡下,两件事有什么联系吗?有可能在每天上树观望中,周韵远远的看到了他们,所以周韵突然不疯了,更“未卜先知”的跟房祖名(听歌,blog)说:你今天要去接人”,这一段真是残酷,周韵的死心、清醒和巨大的恐惧、觉悟发生在同一刻。
接下来的剧情,各位都可以用大脑把拼图拼起来了。
(9月14日姜文一行到广州进行电影宣传,我把以上的推论结果让一位媒体女记者简洁的转述给姜导,他当即表示赞同,说了一句:只有这位女孩说对了。)
另外,还有《太阳照常升起》里黄秋生(听歌)的死因,我也有兴趣说一说。为什么死?答案在电影的最后一段故事。那是在1958年冬天姜文和孔维的婚礼上,黄秋生梳着一个很精神,当然也很知识分子的发型(认真看才发现原来是之后极度有型的秋生哥)他兴奋的开了一*,然后四处撒野摸女人的*,最后给人嬉戏中追打,还给人还了一脚*。清澈了吧?在1976天的夏天,黄秋生在看露天电影的那晚,不羁本性发作,又发挥他的本领,飞快的摸了5个女人的*,谁知被N个人拿手电狂追。此后黄秋生度过了充满巨大恐惧的日,后来校方说抓到摸*耍流氓的5个男人,和被摸的5个女人,并将扭送公案局。黄秋生是无辜的,没事啦。
黄秋生一直是个生性不羁爱玩的人,而且有自己原则(这点从在病房里黄秋生面对两个送到口上的*女人,他却异常冷漠可以看出,他不喜欢乘机占便宜,哪怕他也风流不羁,背对着5位揉面的女员工也想象她们时不时大劈腿)但往往这种人是比较脆弱的。在1976年,流氓罪的严重性几乎可以拿反*罪来相提并论,对当事人来说,当然会令人产生巨大的恐惧。(这一点可以从“面对女人*表白,黄秋生一直脸色惨白”可以看出,拜托,大姐,这种恐惧下,还哪有心思谈情说爱啊?)黄秋生到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不堪重负的。转过头看看在一旁的死亡,其实未尝不是一个简单的解脱,所以他把心爱的*送给姜文,面对熟悉快乐的食堂也只有陌生。而当他知道自己的开脱换来的只是5个无辜的人(或者10个人)受累,流氓罪?那是多严重的罪啊,转过身再看看,自杀似乎更有人性,更是一个简单的解脱,这也是自己的原则——不拖累别人,所以黄秋生插着裤袋,用自己留下来的心爱的*带上吊了,插着裤袋,一方面是他潇洒的个性使然(从他看露天电影看到女孩就一甩头发,插裤袋,单手拿皮衣摆POSE可以看出),另一方面他想说:自杀是我自愿的,没有人*我,我自己选择的,我死的从容也不后悔。真是性格决定命运。
之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部残酷的电影,是因为戏里至少反映了一个观点——单纯的人(死守一份回忆的周韵),性情中人,有原则的人(宁可自杀也不连累别人的黄秋生),愚钝的人(失去母亲就放纵找死的房祖名) :在那个特殊的复杂的年代,是无法生存的,生存下来的是什么人?就是有城府的人和深藏不露的人(姜文和孔维)
之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部天才电影,是因为姜文荒诞但很生活地(而不是脱离现实), 主观而又诚实地,把平静下埋葬的震撼展示出来,而且把可能很没意思的,灰色的年代用很兴奋的感受拍了出来,充满荒诞感,荒诞而又坚硬的存在,这才令人心寒。
我看懂了太阳照常升起
故事说的是一个男人(姜文)生活作风有问题,到处玩女人,结果自己的老婆被人别人玩。可悲的是玩他老婆的人居然是他的儿子(房祖名),最终打死了自己的儿子。故事结束在一声*响后,一片血红。不用说,姜文也会被判刑*毙。所以说这是个悲剧,更可悲的是死了彼此都不知道是父子。
如果按正常的手法拍摄,这是个很压抑的电影。最可爱的人到处玩弄女人,儿子和自己的老婆*,老子亲手杀死儿子。充满*的女人,*的人性。故事背景是最压抑的文化大*时代,这会是什么一部电影?不管是一部什么电影,肯定是不能全国上映的一部电影,象鬼子来了一样。所以导演用了先锋小说拍摄手法,所有的故事都说一半,另一半观众自己去想,去创造。
我建议大家这样看这部电影,把自己当作电影里的一个人,或者把电影当成现实生活里的一个故事,就很容易看明白了。如果你把自己当成小队长,你从他的角度去想,你不会知道姜文是父亲的。还有黄秋生的死。比如我们生活一个人自杀了,谁知道他是为什么要去自杀的。除了他自己(遗书),我们能做的只是去分析他为什么要死。电影正是这种手法拍摄的。
演员分析:
姜文:一个我们“可爱的人”,一名立了战功的男人,到处玩弄女性。在一次英雄报告会上了认识了小队长的妈妈(疯妈),然后在一个暴雨之夜诱奸了她。却同时玩弄另一名女性,就是他的老婆(孔维)。(大家注意没,姜文老婆说她来自南洋,而疯妈也不停的提到海,南洋的地方是有海的)。之后,姜文去了新疆,而小队长的妈妈已经怀孕了。所以姜文骗她说,他已经死了,叫她去取遗物(从第2个故事里姜文为黄秋生开脱,就知道姜文是个能骗人的人。“你本身是追别人的,跑着跑着你就跑在别人前面,成了摸*的人”)。而如此同时,却叫另一名女性,姜文的老婆(孔维)过去与他结婚。只是姜文不知道他们会在路上遇到。路的尽头是写给孔维的,非尽头就是写给疯妈的。
后来姜文去一个学校做了老师,和老婆分居。依然勾引女性,和陈冲扮演的女**。(从陈冲和黄秋生挂在墙壁上,陈冲告诉黄秋生,跳吧,下面是草,没事。就知道他们是经常*,跳过不只一次)。
再后来下放到家乡(从他和他老婆的对话就知道是回家乡了。“陌生吗?”“陌生”。人只有对去过的地方再回去,才会说变陌生了。如果对话换成熟悉吗?不熟悉了,都变了,陌生了,大家可能就明白了。)回家乡后,姜文沉浸于儿时的回忆里,在山里跑来跑去,带着一群孩子打猎。姜文小时候肯定也和他现在带领的小孩子一样,天天在大山里鬼混。但是他忽略了老婆,造成了老婆和别人*的结果。面对这个事他是很矛盾的。老婆被人玩了,做为男人谁也受不了,但是真杀了小队长,他也要想想,所以小队长问他什么是天鹅绒的时候,他说我去找给你看。其实他是想找个借口,同时再找个好朋友倾诉的。要不然找天鹅绒用不着跑那么远,从云南到北京。他朋友(崔贱)分析给他听:你到处玩女人,忽略了自己的老婆,造成她和别人*,不能怪别人,只能怪你自己。于是姜文接受了这个观点。回去了,很开心的回去了,打算忘记这件事。买了好多东西。可惜这个时候,小队长不食相。仍然还提到天鹅绒,还说他的老婆肚子不象天鹅绒。这就仿佛提醒姜文,我睡了你的老婆,她的肚子不象天鹅绒。最终姜文火了,一*把小队长打死了。
只是他们都不知道,其实他们一个是爹,一个是儿子。更大悲剧就在于死了,都不知道悲剧的*。类似于我们平常说的,别人把你卖了,你还给别人数钱呢,可悲啊。
姜文在剧中应该是个很有魅力的男人(对女人而言),常常搞一些非常人之举。孔维在第4个故事里提到他的时候,还是一脸的自豪,这种男人和我们现在的所说的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那种男人差不多。可他也是所有的悲剧的根源。
----[转者注]从百度贴吧转来这些帖,只因为它们是我见到的最接近我观片后想法的一些影评。这样的理解最简单,但显然,也有很多的漏洞,毕竟,姜文执导的这第三部片子不是部容易看懂的片子,不知你看过后会有怎样的解析呢?我反正基本是没看懂,就算看个感觉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19:28
黄秋生(听歌)为什么要自杀?”“刚生了孩子的周韵怎么可以在铁道上奔跑?”昨天在沪举行的《太阳照常升起》新闻发布会成了一场导演姜文的剧情答疑会,面对影片内容观众可能看不懂的质疑,姜文称:“看不懂是因为想得太多了,我十岁的女儿和老母亲都能看懂,我相信中国观众的心里特别明白”。
对于影片逻辑性的质疑,姜文称电影不必拘泥于形式,“电影是梦想,就是要摆脱社会的和物质的约束,完*们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比如孩子出生在开满鲜花的铁轨上,我其实也能拍得血淋淋的,但那样就不美了。”对于剧情弱的评价,姜文则称这是他自己三部电影作品中故事性最强的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刚拍出来时大家也都说没故事,现在却成经典一样追着捧着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19:29
给你一篇我认为最牛的解释:
http://hi.baidu.com/zouziting/blog/item/365d9b188b04b5b74aedbca3.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19:29
我也没看懂,可以参考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