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观的内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2 19: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6:22
对天地自然有一套大异于西方的独特看法,认为天生万物都是为了人,即所谓"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这是一种自然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把天地自然看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因此认为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寄予深切的关怀与同情。不论儒家、道家或墨家,也不论哲学、文学或艺术,大都表现出对自然的这种了解和认识,即把自然看作是大化流行的有机整体,可以与人发生感应或共鸣的有情宇宙。此即后来所谓的"天人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价值观不仅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而且也影响到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方向。因此可以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的一个基本思想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人们追求着几乎相同的价值与目标。
中国人对自然宇宙及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的看法,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1‧视自然宇宙为一有机整体,人与它的关系是彼此相因、交感和谐的关系。
2‧自然宇宙这一有机整体始终处在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运作过程中,因此人应"上下与天地同流",强调天、地、人三才共存共荣。
3‧视自然宇宙及万物皆为有情,即所谓"天地含情,万物化生",故人与自然应处情景交融之中,同时体悟造物之生意,陶冶性情。庄子的"观鱼之乐"‧、苏轼的"其身与竹化"、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如是",以及程明道因窗前茂草而见"造物生意"等,均可反映出中国古人对自然宇宙有情的看法。
4.肯定自然宇宙有表现至善至美的价值。孟子的"诚者天之道",即是对自然宇宙可表现真实无欺的看法。儒家"天人合德"的思想即是以宇宙至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他们所以视宇宙为至善,是因为它表现了大公无私之德。如 《吕氏春秋.无私篇》说:"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