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房子贵不贵,一栋房子多少钱?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4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08:22
古代的房子在战乱时期都是自己盖,如陕西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又能及时逃走并且减少损失,就己挖窑洞。
宋朝成套住宅售价从500贯到10000贯不等,500贯到1000贯是中等收入人家的住宅,一贯的币值换算*民币,是以米价来折算的,根据不同时期的米价,宋朝的一贯钱大约合人民币300——600元的购买力,取其中为450元合一贯钱。那么宋朝的一所成套住宅售价就在22.5万元——45万元之间,上五千贯的都属于豪宅,最贵的是一万贯。南宋通货膨胀,一贯核算到了七、八百人民币,一万贯就合七、八百万人民币。唐、宋时期的*薪水都很高,宋朝*还有退休金。知府年薪是300贯,做到*(二品以上)年收入都在八千至一万贯左右。(不要以为宋朝的房子很贵,宋的经济没的说)
一个十口之家,一年的消费在100贯钱左右,过得非常好,北宋一贯钱可以买一头生猪,600文铜钱可以买一石米,一石米合66公斤。到南宋最贵的时候一头生猪才2—3贯钱,一石米两贯钱。北宋中等人家的资产最低在1000贯以上,南宋在3000贯以上,
唐宣宗大中十年,敦煌居民沈都和因为急等钱用,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房屋转让合同写的是:这套房子按面积计价,每尺价值小麦两硕五升,另外房子里所有家具陈设也随房子一起出让,总共价值小麦二十九硕五斗六升有余。“硕”是古代的容量单位,跟“石”通用。唐朝时期一石约有90斤,按当时麦价每斤8角折合下来的话,那么每平方米的房价能卖到1555元。而当时敦煌平民每月的收入一般不会超过两石小麦,也就是在300元以下。由此可见,平民老百姓不可能买得起住房。看来房价之高古已有之,如今房价高,也算是对传统的继承。
不过就算老百姓买不起房子,当官儿的总得有一个像样的住处吧。其实这也未必,要看是什么时候。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房屋买卖、租赁的现象,说明那个时候就有住房交易了。不过因为商周时代人口稀少,经济又以自给自足的模式为主,所以在唐代之前,住房交易不算活跃,房价也不算高得离谱,朝廷也能为*提供免费的官宅。但是唐代经济发展后,房价相应大幅攀升。而官吏也逐渐增多了起来,*也在高房价与多官吏的压力下,渐渐无力再为*提供免费的官宅了。
而到了宋朝时期,那些无力自购住房的*,都是向管理官府房产的行政部门租房。据《宋史》记载,屡从太祖、太宗出征的老将刘福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就失去了可以居住的私宅。
看来,当上官也不意味着全家人从此不愁住房问题了。而且唐宋时期“休官”的实际含义,并不只是失去了在某个职位上行使权力和支领全额官俸的特权,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不能继续居住在官邸里,这些休官之人不得不为住房问题而奔波。如宋仁宗时的宰相杜衍,因为为官清廉,不置私产,退休后连迁居乡间住宅的退路都没有,只能长期借居在南京车院,直到去世。苏辙退居许州后,看到李方叔的新居,羡慕不已地说:“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于是苏辙也为自己盖了所房子,不过他心愿虽然满足了,一生的积蓄也花光了,真可叹他到了这把年纪还做房奴。
其实做房奴的又何止苏辙一人。宋朝时期有个叫张仲文的人写了一本书名叫《白獭髓》的书,这本书里就提到了“房奴”:“妻孥皆衣蔽跣足……夜则赁被而居。”意思就是存款和借来的钱都花费在房子上了,现在只能背负债务节衣缩食过日子,不但老婆孩子身上没一件好衣服,连被子都是向别人租来的。
清朝也有房奴。光绪年间,北京那些买不起房的人就自己盖,盖不起就借钱盖,等以后慢慢还。有一首竹枝词反映了这种情况:“搭得天棚如许阔,不知债负几多钱?”
其实在古代,不仅有房奴,还有蜗居。北宋初年有个大学士叫陶毂,他这样描绘老百姓的住房紧张:“四邻局塞,半空架版,叠垛箱笼,分寝儿女。”意思就是说房子太小,只能在房子的天花板和地板的中间加一层,隔成小复式。卧室太小放不下床,就把箱子柜子拼起来让孩子们睡。
贷款买房其实在清代才出现,而真正意义上的住房按揭,是到*时代才有的。
而买房子的时候,其实古代人也跟现代人一样,要考虑很多的因素。
第一就是看房价是否承受得起。比如苏氏兄弟,远离首都选择在房价相对便宜的地方买的房子。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买房经历更有意思,当时他的官职是“校书郎”,每月1600钱。那时候白居易在长安东郊租了4间茅屋,因为离上班的地方远,又养了一匹马代步,此外还雇了2个保姆,这样一来每月开销是7500钱,剩下8500钱存起来。但是存了10年,他也没能在长安买下一套房子。后来白居易在陕西渭南县买下一处宅子,平时住在单位,节假日就回渭南的家。这和现在的大都市白领差不多,在郊区买房,在城里租房上班。
然后就是要考虑位置和周边环境是否满意。古人很重视居住环境,反映这种状况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孟母三迁了。
赏点啊!!
参考资料:百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08:23
宋朝时买房子不是很贵。1贯钱若在乡里可以买上一套房子还能顺带带上一两亩地。白银1万两,在杭州可以买丞相府。若以购买力算,宋和明1两白银约合现在300元人民币。也就是京城里的丞相豪宅仅售300万元,还是很便宜的。
中国古代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所以流动人口不多。房子的需求也就相对要少一些。基本仅限于本村,本地的改善需要或是富豪之间的扩大身住宅。另外一个原因,也和古人崇信风水有关。搬家在古代是个大工程,搬去的地方风水如何?是不是合己的和族人的八字,都是超过地段性的重点考虑要素。另外由于长期的定居,普通人家都组成了宗族。宗族在中国历史的明面上,你看到的很少,但是暗地里,宗族在民间的影响力即使时至今日也是非常强大的,宗族由于长期于一地经营,在某些层面上说甚至高于地方官府的权威,那句话咋说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按照中国传统不爱见官的习俗,族人出事了,首先先家法一下也最好别国法一下。家法可不简单,除了打*之外,也可以让你死。宗族聚居,新人诞生一般都会进祠堂写上添丁的姓名。孩子长大后,宗族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划定新丁们的住处和田地,也使普通公民住房问题不那么麻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08:23
宋朝时买房子不是很贵。1贯钱若在乡里可以买上一套房子还能顺带带上一两亩地。白银1万两,在杭州可以买丞相府。若以购买力来算,宋和明1两白银约合现在300元人民币。也就是京城里的丞相豪宅仅售300万元,还是很便宜的。
中国古代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所以流动人口不多。房子的需求也就相对要少一些。基本仅限于本村,本地的改善需要或是富豪之间的扩大自身住宅。另外一个原因,也和古人崇信风水有关。搬家在古代是个大工程,搬去的地方风水如何?是不是合自己的和族人的八字,都是超过地段性的重点考虑要素。另外由于长期的定居,普通人家都组成了宗族。宗族在中国历史的明面上,你看到的很少,但是暗地里,宗族在民间的影响力即使时至今日也是非常强大的,宗族由于长期于一地经营,在某些层面上来说甚至高于地方官府的权威,那句话咋说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按照中国传统不爱见官的习俗,族人出事了,首先先家法一下也最好别国法一下。家法可不简单,除了打*之外,也可以让你死。宗族聚居,新人诞生一般都会进祠堂写上添丁的姓名。孩子长大后,宗族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划定新丁们的住处和田地,也使普通公民住房问题不那么麻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08:24
白居易的大房子
824年,白居易53岁了,白居易,就是写“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那位,现在,他早就不是江州司马(九江副*)了,而是杭州刺史(杭州*),他身体有些不太好,唐文宗给了个闲官让他做,叫太子宾客东都分司(太子在洛阳的客人),他回到了洛阳履道里,然后想在洛阳安家,退休养老。
他曾在陕西渭南农村买房置地,不提,也曾在46岁任忠州刺史(重庆*)时,拗不过老婆,在长安的新昌里买了套二手房,当时挺不情愿的,写诗说,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这回他是自己想改善一套大房子了,偏好是郊区别墅,有山有水有树林那种,所谓“风土水木之胜”。
他选的地方挺偏的,在洛河边上,准确地址是洛阳外郭城东南方向履道坊西门以内西北角,现址洛阳市洛龙区安乐乡狮子桥村村东白居易故居——对,已经考古出来了,他为别墅写了一百多首诗,一挖一个准——现在(2017年初),该片区的普通住宅大约5000元一平,洛阳最贵片区的普通住宅是12000元一平。别墅是管一位田姓人家买的,那田氏只是过客,一手业主是已故的京兆尹(首都*)杨凭,杨凭进士出身,少负气节,性尚简傲,最高做到刑部侍郎(司法部副*),有过因为奢侈和捞钱被检举的记录,被皇帝下诏批评为“营建居室,制度过差,侈靡之风,伤我俭德。”骂他这房子建的有点过了,诏书是36年前通告的,推测房龄大约40年。成交价多少,白居易没细说,只说,“价不足,以两马偿之。”钱不够付,还补了两匹马。相当于耗尽了全部积蓄,加卖了两台车。
房子挺好。占地面积17亩,大约11000平,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东边5亩是住宅部分,考古发现,有门庭,往里是一座两进院落式建筑,坐北朝南,白居易说累计8间房,“有映日堂三间,有九老堂五间”,推测前排3个房间,其中中厅大约32个平方,推测后排5个房间,另有东西厢房,通过回廊连接;西边12亩是花园部分,对此,白居易重点进行了再装修,其事之隆重,可称之为园林营造,所有事情都是白居易亲力亲为的,他“平旦领仆使,乘春亲指挥”,“导水入园,凿池堆岛”,工程不小。说说园林竣工后的模样吧,推测水池为花园正中心,面积大约2300平,相当一面小湖了,湖中有岛,岛上种有柳树、槐树和梧桐,形成树荫,有桥与之连接,湖中种了香蒲和白莲,可以泛舟,以湖为中心,东边是仓库,南边是假山,有两峰印度石,西边是抚琴的亭子,北边是图书馆,岸上还养了一只无所事事的华亭鹤,花园里繁花似锦,洛阳牡丹天下闻名,推测主要种植花种为牡丹,还种植有葡萄树;此外,整个别墅区分散种植了大约1300平的竹林。
他对大房子挺满意,写诗说,“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时饮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白诗写的很通俗,描绘出了孩子在闹,他在笑的成功人生画面。但新房子没住多久,他就去苏州当刺史了。
买房5年后,829年,白居易再次回到洛阳赋闲,与同样退居洛阳的刘禹锡诗歌唱和,一时间洛阳纸贵。对于房子,刘禹锡显然有不同的看法,刘禹锡认为房子好坏不重要,谁来做客才重要,“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所以要说说白居易的客人,当时全国人民都爱老白的诗歌,皇上也是他的粉丝,白居易的东都别墅,一定是重要的交际场所,正好他又有病,又有闲。来交游的,不只老名士,更多的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那一年,十九岁的李商隐除掉了道士服,从济源玉阳山上下来,来到白宅,慕名求见白居易,白居易很欣赏这位白衣飘飘的少年,他升堂辱顾,前席交谈,把李商隐视作入门弟子,让他列席名士聚会;那一年,镇守洛阳的天平军节度使、当朝重臣令狐楚的公子令狐绹也常来,他三十四岁,明智谨慎话不多,却与李商隐一见如故,打成一片。
人生几回伤往事,梁间燕子闻长叹。如果将白居易正式退居洛阳定义为元年,8年,令狐楚病危,指定李商隐代草遗表,后者一篇成名。13年,老哥们刘禹锡逝世,白居易伤心的要死,他说,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杯酒英雄君与操……应共微之地下游。17年,中秋前一日,白居易在他的别墅里逝世。20年,白家为白居易立碑,请李商隐写了墓志铭,关于白老的诗文,李商隐只写了八个字,“翊翊申申,君子之文”——对人生充满敬意,令读者感到舒服,属于君子的文章。考虑到墓志铭这种文体,本身会对传主有所超拔,那么,李商隐的实际意思是,写得还凑和吧,也就那样了。唐朝小李真是太耿直了。21年,令狐绹出任宰相,与唐宣宗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君相合作,成就了“大中之治”,是唐王朝最后一段清晖。
别梦依稀咒逝川,公元199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白居易的大房子进行了成功挖掘,还出土了一座六面体残碑,上面有白居易手书的佛经。现已原址依诗复建。诗也在,房子也在,挺好。吴学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08:24
分什么阶层,一般的贫民百姓住的草房、泥房几乎是不花钱的,只要找乡里乡亲帮忙盖就可以了,盖完房子请大家吃一顿饭,所以每次盖房子都很和谐。官僚地主就不一样了。官僚可以雇佣短工帮忙,会给一定的酬劳,但是微乎其微,甚至只管几顿饭。地主就更猖狂了,家里有帮佣和长工,这些人都要进行无偿劳动的。总之盖房子房子以前并不是什么大事,所以会有很多破庙。即使到了现代,建国后农村地区盖房子也是这种传统。不像现在房价炒得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