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47
共10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18 02:38
壮族人民以歌会友,以歌叙情,由来已久。《广西民族大全》记载:“山歌对唱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壮族先民在社会交际中就有了。”广西扶绥县渠旧镇李炳忠告诉笔者,咘沙歌圩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形成,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咘沙村在广西扶绥县渠旧东南6里,居民多为壮族,因村边有一口含沙的清泉而得名。村西面有一座土山坡,坡度平缓,坡顶长着一棵大天桃树,地上长满青草,坡下长着几棵大榕树,历年歌圩都在这里举行,人们早已习惯把它叫做歌圩岭。登上歌圩岭,放眼一望,只见这里地势开阔,面积达300多亩,确实能容纳两三万人。岭上的那棵天桃树比过去大多了,树皮苍老遒劲,树干直径近两米,3个大人才能将它环抱。树叶仍十分繁茂,树冠覆盖面约50平方米,真是一把天然的大罗伞。
咘沙歌圩定在每年农历四月初三、十三、二十三这3天。初三为头坡,十三为复坡,二十三为尾坡。来赶歌圩的人最初多为青年男女,后来中老年人也来参加,唱歌的对象是自由选择的,对歌的人数或三个或五个,也是自由组合的。唱歌的内容很广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风土人情,记人叙事无所不包,爱情歌曲大部分是歌手们即兴而成,随口对答,比喻巧妙,语言生动。唱词多为七言四句式,句尾押韵。山歌的曲调有多种,有粗犷高昂的,也有悠扬柔和的。歌圩这天,附近各村青年男女,个个早起备好行装,男子都携带一把雨伞及必用的钱币,女子把自己打扮得格外漂亮,个个手里都提着一只有盖的精制竹花篮(这只花蓝是专门用来装男朋友们礼物的,有手巾、花镜、丝线、沙糕、油糍、果品,多数的人都会满载而归)。男男女女穿上盛装,步行跋涉几十里,来到咘沙。当日对唱,如男方唱赢女方,女方便送给男方一块绣花手帕,作为定情物,男方也随之把事先买好的彩色丝线及一块雪白的毛巾送给女方,也作为定情物,等待明年见面时再互相回送。女子回送的白毛巾上如果绣上一对美丽的鸳鸯,就表示接受男方的求婚,同意择良日定婚。如果绣上的是其他花鸟,则表示仍有考验男方之心。有的一见钟情,速战速决,头坡便决定终身:
十五月亮圆又圆,山盟海誓真情见。
妹愿随哥结成双,齐心共建好家园。
有的则是马拉松式的持久战,吃了情哥两篮沙糕也未必谈成:
正因花开未结果,几何得甜到喉咙。
本来石少难填海,十成都有九成空。
据介绍,咘沙歌圩不但历史久远,还流传不少故事。当地有座山叫金猫银老鼠山,山脚下原来有个山洞,洞里摆挂着五颜六色的丝绸衣服,是神仙专供来赶歌圩的男女青年穿戴的,歌圩散时须退还,以便来年歌圩时再使用。有一个叫白鼠精的男青年却屡次犯禁,拿了几件新衣都不还。他还侮辱妇女,罪恶多端。山神知道后,通知天上派来金猫天将捉拿白鼠精。白鼠精躲到深深的洞里不敢出来。金猫天将和山神商量,决定把洞顶的一块大石头推下来,封死洞口,白鼠精便闷死洞中。现在这座山左面金碧辉煌,现出金猫高大的英雄形象,而山的右面灰白暗淡,有白鼠精奄奄一息的画面。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参加歌圩的人要彬彬有礼,不要贪财贪色。
咘沙歌圩在民国初期已有很大发展,鼎盛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五六十年代。当时全国解放已10多年,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民族平等、婚姻自由的政策已经实施。咘沙歌圩也迎来了自己发展的春天。临近乡村的男女老少不必说了,远的上至南宁宾阳,下至龙州凭祥,方圆上百公里的人们都抢着来赶咘沙歌圩。歌圩的前几天,远近商贾就提前利用马匹驮运货物来抢占摊位。歌圩当天,成千上万的人汇集于此,热闹非凡。日用商品、花纱布匹销售空前,凉茶水果、米粉软糕供不应求。那种平日在田间劳作用于遮挡太阳的帐篷,壮语叫“撑篷”,此时有了特别的用途:为唱歌者遮荫,为买卖人挡雨,形成一幅淡雅的图画。咘沙群众历来就有敬宾好客的习惯,这天家家户户必然宰鸡杀鸭,蒸糕煮粉,以丰盛的酒菜,款待宾客。晚餐坐席时和客人边吃边聊,还互问家事,十分亲切。宾主酒足饭饱后,又彻夜对唱山歌,直到次日拂晓……
歌圩既是一场歌咏比赛,又是赛诗会。不仅是文娱活动,也是经济活动。现在壮族歌圩仍然盛行,扶绥渠黎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首壮族山歌:“四月初三咘沙坡,翁老翁嫩都麻约(老人小孩都来看),翁老呐饮搂(老人得喝酒),青年呐葛河(青年人得拥抱)。”表达了人们对咘沙歌圩的赞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46
1、是壮族的节日。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2、广西“三月三”不仅是歌节,也是壮族祭祖扫墓节。那一天,桂西崇左、百色等市县的壮族同胞各家各户都举行隆重的一年一度祭祖扫墓。所谓扫墓,就是各家、各家族聚集到墓地祭祀祖宗的坟墓。
3、桂西南壮语称扫墓为“参坟”,或“碑坟”。扫墓节是壮族一年一度最隆重、最庄严的节日,人们认为农历三月三是最重要的节日,在远方的人们都会回到家乡扫墓,这一天是一年之中最多人相聚的日子。
4、“三月三对歌”是我国许多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其中以广西最为盛行,“三月三”是该区壮族、侗族、布依族、苗族等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专门举办规模很大“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歌节又称为“歌婆节”、“歌圩节”。
扩展资料:
1、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2、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3、歌圩节又叫“三月三”、“歌婆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歌择配为主要内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
4、除农历三月初三,春节、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满月、乔迁等时节都可形成歌圩。甚至赶圩路上歌逢对手时,也可形成临时歌圩。
5、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二三天。
6、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亦来游乐助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月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04
三月三歌节是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
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扩展资料:
关于壮族三月初三的由来的故事:
壮族神话故事-特掘扫墓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老妪,没有子嗣,后来救了一条受伤的小蛇。小蛇伤好后不肯离去,老妪便对小蛇说:人畜有别,我们人是没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一起,就要舍弃你的尾巴。
后来老妪就把小蛇的尾巴斩掉一小截,小蛇的尾巴变短了,于是人们就把小蛇叫做“特掘”,“特”在壮语里是男的意思,“掘”在壮语里是短尾巴的意思,人们就把老妪叫做“乜掘”,“乜”是壮语母亲的意思。
从此,乜掘就把特掘当成儿子一样养着。现在壮族还遗留有相关的风俗,就是把新买小鸡小鸭仔尾巴上的毛拔掉几根,意思就是像这位老妪一样去掉动物的野性,成为人类家里的一员。
其实这一风俗和传说反映的是远古人类驯养动物,从野生到家化的远古记忆。没有尾巴也反映人类从从原始人进化成文明人的历程。
后来,老妪年老去世了,邻居们把老妪入殓后,便对小蛇说:特掘呀,特掘!她平日里视你如己出,她走了,看你怎么给她尽孝。小蛇仿佛听懂了人话,眨了眨眼睛,忽然风雨大作,一阵狂风就把老妪的灵柩和小蛇一起卷到了大明山的最高峰上面去了。
那时正值三月三前后,后来每逢三月三前后,大明山地区出现极端天气,暴风雨或者下冰雹,当地的人就认为是特掘回来扫墓祭拜他的妈妈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月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38
三月三歌会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侗族“三月三”又名“播种节”、“讨葱节”、“花炮节”。侗家传说,古时他们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
为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了。侗族多于三月三这天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故亦称“花炮节”。
瑶族的三月三为纪念民族英雄,人们把这天取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每年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狩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且烤成干巴带回家,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
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4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节日当天,瑶族人民放下手中的农活,集体休息1天,男人们读经书、喝酒、娱乐,姑娘和小伙子们则相约到寨子边的荒山上、树林里对歌、玩耍、谈情说爱。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贞丰、望谟等地布依族的民族传统节日。在传统的观念中,为了使全寨人达到“禳灾祈福、寨子安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目的,祖祖辈辈生活在北盘江畔的贞丰布依族人民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
祭山活动是布依族“三月三”的主要活动之一。祭祀山神要在“扫寨驱邪”之后进行。“三月三”节日的这天,寨里的每户,除了一个男家长去参加祭祀山神活动外,其余老少听到祭山神杀猪前鸣放的鞭炮后都要上山去“躲虫”,也就是躲避各种虫害、灾难和瘟疫。
布依族节日“三月三”,已经有了许多变化,成为布依族地区群体性的集会,有专门的歌舞表演,以及其他节日游艺活动。
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
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天举办婚礼。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4:30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壮、汉、瑶、苗、侗等多个民族的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6:38
就是壮族。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02
三月三歌会是壮族的歌节,三月三歌会又称“壮族歌节”,每一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一年一度的传统歌节。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1:44
三月三歌友会是壮族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58
是状打撒十大十大双色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8:46
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