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5 19: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22:49
认识印度电影是从《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摔跤吧!爸爸》开始,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中可谓是风生水起,不同凡响。印度电影没这么多高大上和假大空,但总能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去讽刺沉重黑暗的现实。而且还特别接地气。
”
近来又一部具备印度特质的神作诞生了!--《起跑线》
海报中,一个人的两只脚,两种不同的风格。右脚破烂不堪,而左脚却是皮鞋西裤。这也是整部电影的主线,以穷人和富人为核心,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影片讲述的是一对印度中产阶级的夫妇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挖空心思要进当地名校的故事。算是印度版的“中产阶级焦虑吧”.
(两只鞋、两只脚、两种生活)
在此过程中,他们不惜装富人、装穷人、权谋、贿赂、欺骗,费尽心机。。。
在他们眼中,“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所以他们以说印第安语为耻,以说英语为荣;他们拼命送自己孩子去名校就是送孩子走向更高的阶级。
英语在印度社会的奇葩地位印度从种族宗教文化上看基本没有统一标准,印度在历史上看大多数时期往往只是个地理概念。真正从*上把印度统一的倒是殖民印度的英国。这点跟中国大有不同。
印度不像中国有统一的文字,所谓的印地语其实根本不是一种语言,而是一种泛称。互相之间南腔北调五花八门儿谁也听不懂。印度各地之间的所谓“方言”大体上超过中文跟日文之间的差距,中国人看日语至少还认得很多汉字呢。
因此从客观上讲,英文反而是在印度最规范的最容易让所有印度人理解的语言。
(印度的学区房情节)
由于阶层原因,即便是生活富足的他们,也面临着一个难题:孩子该上学了,怎样送到最好的学校?买学区房是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
在印度的社会里,阶级被严格固化成富人阶层、中产阶层、贫困阶层,而阶层的划分也是社会资源比如:土地、权力、教育的划分。
我相信在这一点上,不仅仅是印度,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即便已经普化了公平公正自由民主,依旧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规则”,而阶级的划分和资源的匹配也是这种潜规则与生俱来的特权。
全天下的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竞争开始了。从幼儿园开始,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持续打响。就这样,主角们告别了相处多年的邻里,为孩子搬了家。
铁船长忽然想到,那个古老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许讲得就是中国最早的学区房吧。
(无奈的尬舞)
在高档的聚会上跳搞笑的舞蹈,与别人交谈,可连象征身份的英语,也说的那么别扭,跻身上流阶层的他们一丝不挂只剩下窘迫。
从片中来看,在印度要想寻求上升的空间牵扯到多方面,不但要有财产,要有知识,还要包括各种生活品味。不是“小资”弄点儿轻奢饰品就可以糊弄过去那么简单的事。谈到品位,不光音乐舞蹈,甚至英语的腔调。
印度的种姓制度众人皆知。其实简单的说就是“上智与下愚不移”,而这一条根本不是教育所能改变的。
“
印度受英国影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一夜造就一个富翁,三代培养一个贵族。这也是英国曾经贵为日不落帝国的余韵吧。就像当年北京的八旗子弟,满清灭亡了,身无分文还照样要提笼架鸟,每顿饭四碟八碗,尽管全是豆腐干,咸萝卜。。。
”
印度的英式教育则鲜有人知印度秉承了以前英国大学的传统,认为一个人上大学学什么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开阔眼界提升圈子,以及养成良好的社交礼仪以及人脉。其实从长远来看,这不是更重要吗?
现在中国大学教育也逐渐在向这个方面靠拢,比如现在很多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家长不再单纯的看成绩看专业了,都逐渐意识到一看城市,二看学校,三看专业。说明英式教育是有可取之处的。
(为了上学客串《潜伏》)
“
正常的环节走不通,夫妻俩便寄希望于神明和一些非正常的手段。至于怎么弄,电影里讲的再清楚不过了。二人不仅四处求神拜佛祈祷,还通过找关系,行贿,攀交情等方法以求进入名校。就在一切都失败,夫妻绝望的时候,他们得知名校会按照国家*分给贫困生25%的名额的消息。为了获得分配资格,他们伪装成穷人,来到破旧不堪的贫民窟。。。
”
终于苦尽甘来,孩子获得了入学机会,而与之相对的,是真正贫困的村民,失去了改变孩子阶级唯一的机会。
整部影片虽然沉浸在一种轻喜剧的叙事结构中,但观众随着男女主人公身份和地位的一次次跌落、上升、再跌落,对教育的本质面目认识的也越来越清楚。
(印度版招生海报,风格都一样啊)
2015年《人民日报》就曾发表长篇通讯,提出一个疑问:穷会成为穷的原因,富会成为富的原因吗?
“
“贫二代”、“富二代”、“*”等等名词多年来纷纷的涌现,昭示着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拼爹时代”,教育被商品化后待价而沽的趋势,则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让人绝望,因为它曾被认为是对抗阶级固化最原始、最基本的渠道。
”
前段时间《寒门再难出贵子》疯转于朋友圈,紧接着北京高考文科状元在考试结束后分享过这样的一段关于对教育资源的理解,引起了大范围的议论。但*很多人没弄明白:其实在现在的环境下,教育已经不能改变命运了!
原因并不是由于教育已经变得“商品化”,而是教育本身已经不再是一种有用的“商品”,它已经只是一个“摆设”。教育已经不再有改变社会地位的神奇功能,教育本身已经成为了身份地位和阶级的标签。
直接的说:教育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它只能给你锦上添花,再也不能雪中送炭。
(各种鄙视链)
中世纪欧洲的贵族制
历史上欧洲的贵族骑士们都是以军功晋升,然而很快在和平环境中,这些贵族们已不再有军事技能。骑士贵族等头衔只成为一种虚名,失去了实际意义。就像当年中国满清的八旗子弟,也曾经善于骑射一个道理。
“
现在的教育也变得就如同中世纪贵族们的称号一样,只是个锦上添花的点缀。那些一无所有血气方刚的青年,再也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就算是力敌万人也永远都是一介草民。
”
铁船长不由感叹:《权力的游戏》中的美好世界可望而不可及,一去不复返呀。
教育是人的生命成长的过程,不只是人生的起跑线,更何况,我们的人生更像是一场马拉松,并非百米冲刺,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对于一个死亡才是终点的比赛,起跑线有什么意义呢。
况且花百万千万买的学区房也无非是让你在所谓的起跑线上稍稍领先个三五米,有什么意义呢?更多的时候,“有人摔在起跑线,有人生在终点线”。你努力的天花板,不过是人家的起跑线。当然还有更可怕的,有的人不参加比赛就能得冠军,你们知道吗?连跑都没有意义了。
(你努力的天花板,不过是人家的起跑线。)
表面看起来这只是一部关于印度的学区房,印度的中产阶级焦虑以及印度版的知识改变命运的电影,似乎和我大天朝有诸多共鸣,而细细看来其实却有极大的不同。
“
从片中来看印度的中产阶级焦虑追求的是地位的上升,而我天朝中产阶级焦虑更多担心的是现有位置的堕落。印度人所追求的起跑线是希望能进升到贵族,而我天朝追求的起跑线更怕的是一不小心跌进深渊。
”
从这个角度讲天朝的社会竞争太激烈也太残酷,保持自己的位置都那么不容易。如果一不留神就会掉下去变成底层,这还有资格叫中产阶级吗?
中产阶级应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阶级,是社会的中坚。而中国的中产阶级,何以如此不稳定呢?众所周知,要想做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至少要有三个点。作为中产阶级来讲,一是财产,二是技能,三是社会地位。
(学校可以选择,出身能选择么)
“
而中国的中产阶级划分在大城市里其实无非就是一套房子,哪怕是一套蜗居。甚至很多中产阶级还有沉重的房贷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根本达不到“财务自由”,还有资格叫中产阶级吗。偏偏中国人喜欢报喜不报忧,打肿脸充胖子,自己给自己贴金,硬要玩什么中产阶级概念,完全是“伪中产阶级”。
”
至于提到技能问题,至少在大城市靠自己技能提升到中产阶级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同意我话的人去看看北京,上海,深圳打拼的年轻人。那种普通的年轻人还有什么知识改变命运的吗?
至于第三个社会地位,铁船长只能呵呵了。
(印度的中产阶级愿景)
“
从这个意义上讲,印度的《起跑线》拍出来是一出喜剧。他反映的是中产阶级衣食无忧想提升空间,爬高一层却又被人轻蔑地甩下来。而中国的中产阶级焦虑,则是负能量满满,是担心从来之不易的地位随时跌落下来。和我们比印度的中产阶级焦虑毫无压力,也许叫做中产阶级愿景更恰当吧。
”
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代表印度中产阶级焦虑的《学区房》是一出轻喜剧,那么我们中国的中产阶级焦虑拍出来会是什么呢?也许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更合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