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02:2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16:58
1、在教学中,教师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从这个角度上讲,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客体。
2、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的主导过程不是直接实现的,必须变“教的目的”为“学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
从这个角度上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可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有承认两者的辩证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敢于主导。教师要敢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认真备课,创造性地上好课,并在教学时提出明确的教学目的、任务,组织好课堂纪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4、要善于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主要靠教师启发引导,靠教师的教学艺术及教学机智。
一方面要发扬民主,和学生交朋友,做到教学相长。一方面,教师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广泛想象,真正做到主动地学习。
扩展资料
教学过程基本阶段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即教学过程的操作程序。一般认为教学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存在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其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其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方面。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很多。
如:围绕教学内容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事;演示引人注目、给人以新知的材料;巧妙的指出所学内容与原有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对未来的学习意义等。这一阶段不宜费时过多,一旦学习动机被引发出来,应立即投入学习,并注意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予以强化。
2、感知教材
感知教材即对所学教材内容获得感性认识。教材是人类实践经验的载体,是书本知识。学生理解书本知识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的过程。学生想要准确地理解书本知识,就需要对它充分地感知。感知得越全面,越充分,就越容易形成表象和概念,从而为深入地理解教材打下基础。
学生对教材的感知,主要是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有关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和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感知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针对教学内容,组织学生通过参观、实习、实验或调查获得感性映象,形成表象。
二是教师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有目的地进行直观演示。三是教师利用口头语言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
3、理解教材
理解教材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由表象上升为概念,并通过判断和推理,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以理解教材可采用如下方式:一是引导学生对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和概括、比较和对照、归纳和演绎。二是在上述思维活动的基础上,找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用确切的语言给概念下定义。
4、巩固知识
巩固知识是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而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继续获取新知识的必要环节。巩固教材,离不开记忆力。因此,引导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培养记忆能力,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并在需要时能迅速地再现出来,就成了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巩固知识的途径是复习。复习包括传授和学习新教材过程中的复习,也包括总结性复习。
5、运用知识
这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变为技能技巧的阶段。学生只有运用知识,做大量的练习和作业,或进行实习、实验、操作和社会实践,才能实现这一转化。
学生运用知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二是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知识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最初运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准确性。二是熟练运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速度和效率。教学中要在学生能正确运用知识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生熟练运用知识的程度。
6、检查学习效果
检查是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要做好这项工作。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通过一系列课堂教学来实现。这几个阶段标志着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至于某节课包括哪些阶段,则要根据学科性质、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对新教材的准备情况而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互动教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16:58
一、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爱学乐学
1.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同时还是语文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依据,简明的教学目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但切忌笼统、空泛的多而杂的教学目标设计。
2要“精于施教”。 “精于施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倡导的教育思想,他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以,教师就要朝着促进‘反三’这个目标精要的‘讲’,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精于施教”特别强调“教为主导”的重要性,其核心是一个“精”字,“精”是指教师讲解内容的精当,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知识点因势利导,举一当十的启智促思的训练。“精”着眼于点拨,教师要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那样“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发挥教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相机诱导”。“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因而,以此引导学生去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你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摆正教师在课堂中的位置,才能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语文课满堂灌的形式,进行繁琐的课文分析等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语文学习方式。素质教育即要求学生打好基础的,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活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是排斥“教”,更不是不要教师的讲授。所以我们提倡“精于施教”。
3要让学生乐学,必须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教师一进课堂,必须事事处处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用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关注的,在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使学生“新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二、教法灵活多变,激起学生兴趣
我们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每一个人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学生更是这样。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发挥自己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已知探求新知。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教”更好地服务于“学”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文制宜、因人制宜、因需制宜、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常有新鲜之感。如可在具体阅读时,要避免“千课一面”的模式,有的可直入重点,中心突破;有的可篇未入手,逆推导读;有的可抓住一点,辐射全文等等。
三、重视传授学法,指导学生会学
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教师传授学法显得尤为重要。古人云:“授之以鲁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也就强调了教其方法的重要性,即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正如叶圣陶先生的精辟论述:“教学比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所谓“扶”是指教师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启发、引导和讲解。所谓“放”就是让学生尝试、运用“扶”时的方法,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是形成自己能力的过程。学法指导有:注重学习过程,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指点学法等等。当然,我们要注意,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提倡质疑问难,促使学生好学。通过质疑可以使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总之,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教学包括语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
一、一方面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还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条件的。
学习语文的方法、习惯。学生如果在大量的、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渐渐领悟、习得,积累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学生就真的“会学”语文了,实现了叶圣陶先生所期望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
二、要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以指导学生“爱学”语文,“学好”语文,“会学”语文。
教师还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指导、辅导的作用。教师的指导,要以学生的学情为依归。要目中有学生,目中有学情,要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前提下来“导”,要顺着学生的学,就大家共同关心的“疑”“惑”来“导”。在“导”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习语文的习惯。而这些方法、习惯,不应是教师讲出来的,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一点一点发现的、领悟的、小结的、归纳的。引导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并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并激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例如在教学高年级古诗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方法,教师在必要的地方加以点拔;学生在小组合作研究中解决学习目标并全班展示学习成果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在学生共同存疑的地方加以辅导,并让学生及时总结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质疑,解难。
三、教师要想在创造性的教学中,做一个称职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要不断转变观念,用现代教学论武装自己;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还要虚心地向教育对象——小学生学习,学生中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学习潜能,而且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教学相长”,在21世纪,绝对是一个真理。
如何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
一、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爱学乐学
1.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同时还是语文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依据,简明的教学目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但切忌笼统、空泛的多而杂的教学目标设计。
2要“精于施教”。 “精于施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倡导的教育思想,他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以,教师就要朝着促进‘反三’这个目标精要的‘讲’,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精于施教”特别强调“教为主导”的重要性,其核心是一个“精”字,“精”是指教师讲解内容的精当,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知识点因势利导,举一当十的启智促思的训练。“精”着眼于点拨,教师要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那样“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发挥教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相机诱导”。“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因而,以此引导学生去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你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摆正教师在课堂中的位置,才能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语文课满堂灌的形式,进行繁琐的课文分析等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语文学习方式。素质教育即要求学生打好基础的,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活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是排斥“教”,更不是不要教师的讲授。所以我们提倡“精于施教”。
3要让学生乐学,必须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教师一进课堂,必须事事处处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用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关注的,在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使学生“新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二、教法灵活多变,激起学生兴趣
我们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每一个人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学生更是这样。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发挥自己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已知探求新知。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教”更好地服务于“学”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文制宜、因人制宜、因需制宜、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常有新鲜之感。如可在具体阅读时,要避免“千课一面”的模式,有的可直入重点,中心突破;有的可篇未入手,逆推导读;有的可抓住一点,辐射全文等等。
三、重视传授学法,指导学生会学
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教师传授学法显得尤为重要。古人云:“授之以鲁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也就强调了教其方法的重要性,即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正如叶圣陶先生的精辟论述:“教学比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所谓“扶”是指教师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启发、引导和讲解。所谓“放”就是让学生尝试、运用“扶”时的方法,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是形成自己能力的过程。学法指导有:注重学习过程,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指点学法等等。当然,我们要注意,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提倡质疑问难,促使学生好学。通过质疑可以使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总之,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教学包括语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
一、一方面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还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条件的。
学习语文的方法、习惯。学生如果在大量的、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渐渐领悟、习得,积累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学生就真的“会学”语文了,实现了叶圣陶先生所期望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
二、要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以指导学生“爱学”语文,“学好”语文,“会学”语文。
教师还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指导、辅导的作用。教师的指导,要以学生的学情为依归。要目中有学生,目中有学情,要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前提下来“导”,要顺着学生的学,就大家共同关心的“疑”“惑”来“导”。在“导”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习语文的习惯。而这些方法、习惯,不应是教师讲出来的,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一点一点发现的、领悟的、小结的、归纳的。引导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并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并激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例如在教学高年级古诗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方法,教师在必要的地方加以点拔;学生在小组合作研究中解决学习目标并全班展示学习成果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在学生共同存疑的地方加以辅导,并让学生及时总结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质疑,解难。
三、教师要想在创造性的教学中,做一个称职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要不断转变观念,用现代教学论武装自己;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还要虚心地向教育对象——小学生学习,学生中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学习潜能,而且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教学相长”,在21世纪,绝对是一个真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16:58
新课程标准倡导师生平等交往的教学行为,这有助于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交流,可以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课程标准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主人”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某种意义上,得由教师来帮助养成,要尊重“主人”,尊重其个性差异,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转变观念,加强自身建设,以创新精神和崭新姿态组织好语文教学工作。
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
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摒弃“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学生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素养必须靠自主的语文实践才能提高。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比较充足的识字写字的时间,读书思考的时间,讨论交流的时间……并且做到人人投入、全员参与,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二、老师要善于组织和引导。
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 爱学语文;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自信;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发现,使学生不断习得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便会落到实处。此外,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给足自学时间,加强自读自悟,要鼓励交流感受、质疑问难,为 合作、探究铺路;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全班讨论交流的*,使合作探究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在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导”的质量直接关系到 “学”的质量。教师加强指导,一要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二要处理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关系,那些重要的、学生忽略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当指出来,去引导学生把握理解。
三、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不能把课本奉为经典,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只“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也就是要活用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时过境迁或不理想的课文可以删去,时令节气不合的课文可以调整,还可以增加紧密联系现实的课文。
四、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积极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积极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