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山下水的城阅读答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01:58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5:24
<雪的山下水>
一座雪的山。一个水的城。多少年后,坐着火车,我又来到丽江!
雪的山,以砭人肌肤的寒冷,让远道而来者清醒地感到它的真实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在这里参加过文学创作读书班。课堂上留下的记忆事其实不多,唯一占据整个记忆的,就是这雪的山。招待所里洁白的苹果花,城外万峰寺的万朵山茶,在雪的山一片晶莹的光辉笼罩下,白的更加洁白,红得更加嫣红,使这段日子增添了诸多意趣。在丽江,我接触到的许多纳西女孩,与洱海边的白族少女相比,似乎少了些温婉、妩媚,多了些冷冽、刚强,身上都有着雪山的影子,身材、气质更接近于藏族少女。我想,这一定与雪的山有关。
丽江,雪的山下水的城。漶漶的水声浸没了整个城,也浸没了外来者的梦。在丽江,我的每一次出门行走似乎都与水有关。石巷旁边汩汩流动的溪水、河水,在古城边的龙潭。这些水给我的印象也是特别的。“水像根搓得很紧的绳子”——这是白族形容水流湍急的一句话。在丽江的溪水边,我突然间想起这句话,因为丽江的溪水、河水,奔流的姿态是紧紧的、密密的,像一根搓紧了的绳子。
留在记忆中的还有东巴文字。记得第一次见到东巴文字,就在黑龙潭的一座古建筑里,这种稀奇古怪的文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确立了丽江在我心中的地位。这是一座特殊的城,在我足迹所到过的中国城市,很少看到一座城市保留着自己独有的文字。东巴文字,如汉文字一样,是一种象形文字,但却是一种图画象形文字。汉文字逐渐脱离了象形的功能,成为一种形声、会意的抽象符号,而东巴文字却发育不良,停顿在它的原初阶段,因祸得福地成为了一种文化遗产。东巴文字中的有些字,如太阳、月亮,心脏,我是一看就懂的,在读书班结束时,丽江同学M给我留言,就用了这几个东巴文字。代表我们的友情像太阳、月亮一样永恒长久。
“阿哩哩,啊哩哩”的歌声,经过很多年的思念,变成了“咣啷啷,咣啷啷”的响声,这是大理至丽江的火车终于开通之后的事。火车临近丽江,首先进入眼帘的,自然是雪的山。紧接着,又看到了那条河水。
顺着河水,沿着古巷走进古城,一路上都是店铺、客栈,很多客店都以“东巴”命名:东巴纸坊、东巴精品牦牛肉小店、东巴陶艺店……突然间便想起了过去的岁月。在我认识丽江的时候,她的东巴文字还鲜为人知,至今却成了商贩们的招贴和装饰了,就像城口的两架水车,不过是一种装饰,一种摆设。
雪的山还在。但山上的雪似乎已不如记忆中的多,斑斑驳驳的积雪间,露出苍青的岩石。这可不是当年我随时都要以之为背景照相的雪的山。突然便想起丽江作家L说的一句话:“玉龙山的雪已经不多了,只要一辆手扶拖拉机就可以拉下来。”只有身临其境,我才感到了L君话中所藏的分量。
四方街还在,但梦中的物事早已逝去。雪的山虽然还在,却失去了当年“飞起玉龙三百万”的气势。记忆中的古镇正在远去。时间就像雪的山下那些流得很急的溪水、河水。
当天晚上,便在一家客栈里重温丽江古镇的旧梦。梦醒时分,店主人已一迭连声催促我们快起床,说车已在等着了。原来,同行者C君昨晚向店主人联系了去束河古镇的微型车。
一进束河,我呆住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见到了一个类似大研镇古城四方街的广场,广场四周屋舍俨然,全是店铺,古老的木板门面,暗红色的油漆。店前黑亮的青石,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闲坐的老人,以及石砌的古桥,显示出的古朴自然本色,当我来到束河古镇的“三眼井”时,突然便想起了丽江古镇的“署古井”。同样的设置,第一眼井饮用,第二眼井洗菜,第三眼井洗衣,一水三用,不争不抢,表达着惜水爱水的理念。我说:“这束河真是丽江古镇的翻版。”一个导游纠正我:“错了!束河、白沙一带是我们纳西族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也是木氏土司的发祥地。我们的先民跨过金沙江,从大雪山南下进入丽江坝子,首先就在这片旷野上创建了他们早期的文明,这里也是纳西族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
见我要走开,他补充了一句:“应该说,丽江大研古镇是束河古镇的翻版!”
他的话,使我重新用一种倒过来的眼光看束河,确实看出了丽江的很多影子。我看到了记忆中的水,那是一种“像根搓得很紧的绳子”的水,阳光下,水流一股一股地涌动着,清冽异常。溪水里的缕缕青苔,也被水流扯得很直,像一列列纵队,苍翠得可爱。
束河,我突然想到这古镇的名字。雪的山下,这真是一束拧得很紧的河。雪的山下流动着的河水、溪水,让我想到了纳西少女的眼光。那是一种冷而紧的眼光,凛然而不可侵犯。
沿着河水一路北上,我看到临水而居的人家,就在精致的小屋门口汲水饮用,这情景很像我记忆中的丽江。这条清澈的河水,美化了那些溪水边的房舍。很多人家就在河水边开起了客栈,在房前挂上红红的灯笼。一家驿站的广告招牌上,“关不住阳光,关得住春色”的广告词下,镌了三个东巴文字,一眼看去就能明白是“吃、喝、睡”。我在招牌下站立了许久,想起了逝去的日子。
再一次看到了东巴文字,它的存在不仅是一种象征,还是一种暗示:因“祸”可以得“福”,因“福”也可以得“祸”!重要的是必须保持自我,决不丧失自我。
在神奇文字的诱发下,丽江变得鲜活起来。在泠泠的水声中,雪的山也瞬间晶莹璀璨,似乎恢复了它本来的样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5:24
根据文中描写丽江的特点,完成下面的句子
丽江是亮丽的,因为雪的璀璨,因为水的明媚;丽江还是丰富的,丰富在于它的缭绕水声的发源地;丽江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雪的山和水的城。
2、2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为下文做铺垫。
3、6段中作者说两架高大的水车是“呆板的摆设”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上下文推测。
作者认为古城路口立着的两架高大的水车是多余的。
4、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早失去了当年在石板小路听“橐橐”足音时的那份悠然。
已经失去当年在石板小路听足音的轻松、快乐。表达了作者怀念当年的情感。
5、从全文来看,作者对于丽江的今昔表现出了一种复杂的感情,请谈一谈原因:
作者主要表达的是丽江的美、纯朴、天然无雕琢,以及过去的丽江和现代的丽江之间的对比,对过去的丽江那份天然无雕琢的美的向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5:25
根据文中描写丽江的特点,完成下面的句子
丽江是亮丽的,因为雪的璀璨,因为水的明媚;丽江还是丰富的,丰富在于它的缭绕水声的发源地;丽江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雪的山和水的城。
2、2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为下文做铺垫。
3、6段中作者说两架高大的水车是“呆板的摆设”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上下文推测。
作者认为古城路口立着的两架高大的水车是多余的。
4、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早失去了当年在石板小路听“橐橐”足音时的那份悠然。
已经失去当年在石板小路听足音的轻松、快乐。表达了作者怀念当年的情感。
5、从全文来看,作者对于丽江的今昔表现出了一种复杂的感情,请谈一谈原因:
作者主要表达的是丽江的美、纯朴、天然无雕琢,以及过去的丽江和现代的丽江之间的对比,对过去的丽江那份天然无雕琢的美的向往。 O(∩_∩)O哈哈~O(∩_∩)O哈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5:25
1.根据文中描写丽江的特点,完成下面的句子
丽江是亮丽的,因为雪的璀璨,因为水的明艳;丽江还是丰富的,丰富在于它的缭绕水声的发源地;丽江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雪的山和水的城。
2、2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过渡,承上启下,为下文做铺垫。
3、6段中作者说两架高大的水车是“呆板的摆设”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上下文推测。
作者认为古城路口两架高大的水车是多余的。
4、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已经失去当年在石板小路听足音的轻松、快乐。表达了作者怀念当年的情感。
5、从全文来看,作者对于丽江的今昔表现出了一种复杂的感情,请谈一谈原因:
作者主要表达的是丽江的美、纯朴、天然无雕琢,过去的丽江和现代的丽江之间的对比,对过去的丽江那份天然的美的向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5:26
丽江是亮丽的,是因为什么,因为什么丽江还是丰富的,丰富在于它的什么,丽江的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什么和什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5:27
您不登录也可以回答问题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还能输入 9999 字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
参考资料:提交回答
参考资料: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