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促进班级团结的班内组织的活动鬼点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0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2 19:41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力,凝聚力强的群体,其成员的“归属感”强,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从而群体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学校中的班级作为一种正式有机群体,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组建的群体。其凝聚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班风、学风、校风建设的成败。在这个大家庭的组建、发展及成熟过程中,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学生,那些群体特点鲜明的,则由学校构建成为班集体(“正式群体”);相对而言,那些在家庭背景、个人情感、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共同利害关系等方面比较接近的,则形成了“非正式群体”,其群体效应及影响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形成“非正式群体”的他们关系密切,时常游离于集体生活之外,彼此间相互影响,有些甚至可以制造有悖于班集体建设的*,致使班级凝聚力被削弱。所以,正确引导班集体中的“非正式群体”,成为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又一要务。
一、初步窥探“非正式群体”――班级凝聚力受到威胁
通过对我院附属小学“非正式群体”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挑选如下典型案例作简要分析,笔者发现了由此带来的班级凝聚力增强的阻力。
小刚,小亮,小浩(均为化名)是我院附属小学六年级某班的学生。由于此小学为我院附属小学,大部分学生来自教职工子女。而此三名同学均是来自居住于周边小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处同一班级又居住在同一小区,自然而然首先因地域、家庭等原因形成一个非正式的小群体。
小刚,个头较同龄人高,性格外向,脾气暴躁,是群体中的核心人物,热衷于电脑游戏和足球。其父母在外地开工厂,家境较优越,从小时候开始外婆就从老家过来帮做家务并陪读,所以倍加宠爱,零花钱无节制。小学低年级的时候作业经常要外婆帮他写。
小亮,普通个头、性格内向、脾气倔强、头脑敏捷,在群体中是个“小军师”。其父母离异,现跟母亲一起生活。其母亲又为了生计离家在外打工,平日里没时间管教孩子。
小浩,体瘦,性格较懦弱、没主见,凡事都愿意跟着掺和。其父母做蔬果生意,没日没夜地忙,只是外公在照顾他。该同学三年级以前学习还不错,但三年级时,外公去世,家里人对他缺少情感上的理解。
三名同学进入高年级以来,学习成绩一直较差,上课不认真听讲,小动作多,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较差,逆反心理强,经老师多次批评教育效果仍不理想。此外,三名同学放学后经常去游戏厅,有时还去网吧,他们不愿意回家,有时直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才被家长找回家。在教育他们时,老师和家长常常从他们脸上看到不屑一顾的神情,他们也很少认真参加集体活动,大课间也是三个人溜边儿玩,也曾多次因不受班干部管束而打架生事。更严重的是,班级其他几名同学也逐渐在几个人的影响下产生了厌学情绪,曾在小刚等人的教唆下参与打架事件。大家都觉得班级纪律明显不如低年级时好,班级的凝聚力正在“非正式群体”的影响下逐渐弱化。
认真分析这个小群体的特点及其边缘影响力,我们发现不能将其简单地看成是个别后进生现象,如果对他们不进行及时而正确的引导,有可能给班风建设和其他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如若这个“非正式群体”逐渐扩大,整个班级将在其凝聚力慢慢缺失的情况下失去存在的意义。
怎样合理引导这个“非正式群体”,使小团体中的每位同学都得以健康发展,从而有利于班级建设,笔者做出了如下分析及策略尝试。
二、深入剖析“非正式群体”――深层分析
大多研究和事实证明,大多数班集体都由一些小群体构成,而大多数学生又都在某个小群体中充当一定的角色。由此,我们有必要对“非正式群体”的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分析,这将有助于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1.了解非正式群体的方法。由于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角色分工和隶属关系并非一目了然,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来了解。社会测量法是了解非正式群体和班级中人际关系的常用方法,而问卷调查则是其中的主要形式,如:你愿意和谁一起学习?你喜欢跟谁一起玩等。通过这样的问卷调查,教育者可以了解到最受欢迎的人、非正式群体中的中心人物、孤立者、嫌弃儿等,进而修正自己的教育管理言行。当然,社会测量法首先是心理咨询中的一种方法,这就要求实施者遵循心理咨询者的一些原则,如:尊重被试者和保密原则等。此外,还有观察法,这一方法在现实中比较常用,效果也不错,但耗时较长,还需要实施者具有较强的观察、理解和分析能力。本次案例分析中的班主任老师就采用了观察法进行了解。
2.“非正式群体”的特点。第一,成员间心理需要相互满足。“非正式群体”成员多是为了满足各自的心理需要而自愿结合在一起的,他们之间或有共同的观点,或由于性格互补,或兴趣爱好相投,或有共同的利害关系等。因此,非正式群体的成员间情投意合,交往频繁,对同伴的行为相互认可并支持。案例中的三位同学性格上有其共同点。一是自卑感强;二是逆反心理较强;三是自我控制能力差。心理的相似性及其寻求情感满足的强烈*是他们形成非正式群体的根本原因。第二,具有较强的小团体凝聚力,存在排他性。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情感联系,相互之间都以情感为重,成员对非正式群体有一定程度的归属感。他们往往具有共同的行为规范,相同或相似的行为目标、共同的*导向,因而会产生较强的内部凝聚力。但其容不得“叛徒”或“第三者”的存在,对其他小群体和正式群体(班级)也存在排斥甚至敌视倾向。而正是小群体的排他性,往往会给教师的班级管理带来负面影响。第三,领导者的权威和地位的不稳固性。非正式群体中往往有一个威信高、说话算数的中心人物,但他的地位并不固定,随着情境的变化,会涌现出成员认可的新领导者,成员则对这种自然产生的领导者言听计从。其成员没有固定的数量,流动性也很大,自由参加,自由退出,但拒绝“叛徒”。
教育者实施班级管理的目标之一是使之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凝聚力,如前所述,存在于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正是减弱集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向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三、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策略尝试
1.成立兴趣小组,保护有益的兴趣爱好。如上所述,非正式群体中的同学,一般本质不坏,个性较单纯,虽然贪玩,但兴趣颇丰。对于精力旺盛的小刚、小亮和小浩等学生,可以指导他们组织成立班级或是年级足球队,借助体育锻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面对一些不好的习性,老师可以因势利导,为他们的特长找到一片肥沃的土壤健康成长,并有意识地通过他们的兴趣爱好将他们引进班级活动中来,并为班级做贡献,使周围的人对他们刮目相看,得到家长及同学们的认可,集体荣誉感随之产生。
2.适时开展集体活动,激发集体荣誉感。班主任可以人为地设置某些情景,如课题小组、课外活动、排练节目等,增加他们与其他同学的接触,形成生动有趣的环境氛围,将“非正式群体”吸纳到班级集体的大家庭中来,使“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与班集体的活动融为一体,改变群体成员与集体对立的心理意识。例如学校开运动会,可以让小刚、小亮和小浩这样的孩子负责组织安排运动员报项、训练等事宜。面对他人的信任,他们不但会将项目安排妥当,自己也会积极报项,不辞辛劳地为班级跑前跑后。如若遇到他们有出色表现,要及时加以强化鼓励,从而改变同学们对他们的看法,致使集体更团结。
3.转变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为班级建设服务。班主任老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一般而言,这些核心人物领导和煽动能力强、影响力大、在群体中有较高的威信。因此,班级在选举小组长、课代表和班干部时,可以适当考虑他们,这样不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性,还能使他们的能力受用于班级建设。例如,案例中的小刚,领导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煽动力,我们可以通过说服教育,给予他充分的信任,让他在班级里任职,参与班级事务;鉴于小亮较聪明,头脑清醒,鬼点子多等特点,则可以让他负责组织班级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及小发明等创造活动。
4.积极促进“非正式群体”的分化。处理有悖于班集体的“非正式群体”的工作比较艰巨而且复杂,要慎重,要讲究对策。首先要重点做好“核心人物”的引导工作。其次要加倍关心爱护这些学生,要关注他们一丁点儿的进步,从而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予以表扬和鼓励。此外,要不厌其烦地对他们“各个击破”。例如,在跟小刚谈话时,要让他意识到父母的艰辛,并肯定他的号召力,跟他讲述去网吧太晚不回家的危害等。像他们这样的孩子我们绝不能放弃,他品行的形成与家庭影响有着重要的关系,教师要坚持在每日的工作中对其进行适时的引导和教育。
实践证明,班级的凝聚力直接影响着一个班集体的生命力旺盛与否,然而凝聚力的获取并不是教师一招一式就能完成的,这项工作需要多方面的考虑与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关注也只是“冰山一角”,此外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在教育过程中付出真心,用心去感悟学生的成长。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