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植树后的感想》作文快告诉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0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20:04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即将临近,我们开始纷纷保护树林和树木。一大半的人认为只有在植树节才要保护树林和树木,我的观点却恰恰相反,我们不能只在植树节保护树林和树木,应该无时不刻的保护着树林和树木。
几亿年前,地球归动物所拥有的时候植物繁茂,到处生机勃勃,充满了绿色,但是,智商远远高出其他动物的人类出现后,植物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的急剧减少。那是因为,人类为了建造房屋,砍伐树木所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商业需要,大批大批的砍伐树林留出空地,用来建造大楼。正因为许多人擅自砍伐树林和树木,所以大自然被破坏。
砍伐树木的坏处很多。大家都知道树木可以循环二氧化碳,如果大量砍伐树木,树木的数量就会急剧减少,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无法得到循环。茂密的树木可以阻挡沙尘暴,前两年北京遭遇沙尘暴,整个城市被沙子所笼罩这也是因为缺少树木的保护所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中原两湾城吧!以前,那里破烂不堪,那些平房的瓦是东一个洞,西一个洞,门是一块木板做的,街道里堆满了垃圾,脏及了。现在中原两湾城建起了公寓、大厦,河水清澈见底,河边杨柳随着微风轻轻摆动,这就是人们意识到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护树林、保护树木,让都市的生活添一分绿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21:22
(1)“植树节”里话植树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植树节”的由来。1915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公布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的规定,从此我们国家有了明确的植树节。但是,清明节对于我国南方来说,植树季节显得太迟。因此,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1979年2月,五届全国*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的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纪念一贯倡导植树的孙中山先生。1981年12月,五届全国*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植树节前后,我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从*通过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决议和*颁布具体实施办法以来,全国上下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可谓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宋丹丹说过那是相当地火。相继启动实施了“三北”(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地区)绿色万里长城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这是一项造福于民、惠荫子孙的事业,应该讲其成效是在逐步显现的。
“一年一度春风劲”,又到一年植树时。不觉间又是一个“植树节”,今年正逢礼拜天,全国天气普遍见好,这为全民义务植树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我们这里也不例外,有青年志愿者主动请缨的,有*分派任务的,有驻军与近郊共建的,林林总总,各路大军浩浩荡荡地奔赴近郊的各个荒凉的山头。一时间又见人山人海,红旗招展。
我们知道森林是保护大地的绿色屏障。教科书上说:它是大自然的卫士,是生态平衡的支柱;它也是制造氧气的“工厂”;它能有效保持水土;它能充分涵养水源;它还具有防风固沙和降低噪音等功能。所以,我们始终如一地牢记老人家的教导:“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并躬身亲历。我们坚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把我们伟大祖国,逐步建设成为三分之一为农田,三分之一为牧地,三分之一为森林的社会主义美好江山。”这个宏伟蓝图八十分之一百是能够实现的。
可是现实总在捉弄我们善良的愿望,于是,我们看到了“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栽树不见林,年年披绿不见绿”的奇怪现象。当我记忆的列车穿越过附近几个站点,而停靠在童年的站台时,村前海边由以黑松为主的防护林,宽阔得让我们采摘松果的孩童时刻都能感到恐惧的存在,只有用彼此的吆喝声维系脆弱的神经;村后那条与我童年一样透明的“洋村河”两岸参差的刺槐绵槐以及杨柳榆树等,郁郁葱葱,莽莽苍苍,河水鲜亮欢快带走了我们烂漫的欢歌笑语。现如今,我们的经济是发达了,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昨天听老家来的表哥讲,村里每人春节前领得2800元补助款,当时那神态相当羡慕(他与我村相邻),我知道,年前我们村南的沿海那一大片地已被上海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征去了。那宽阔的沿海防护林,被沿海旅游观光大道和星罗棋布的工厂化养鱼场以及旅游景点点缀得极像患过“鬼剃头”的脑袋,遍体伤痍,惨不忍睹。透明鲜亮的“洋村河”因用脑过度,过早地退去了两岸那头茂密的秀发,光秃秃地屹立在那儿,羞涩地接受着岁月的洗礼,河床不见了细密的白得耀眼的沙,但芦蒿倒也葳蕤,河水浓缩的越发感到衣带渐宽了,步履有着老年人的拖沓,颜色一改透明状,显现出日月的沉积和生命的厚重。
窗外狞厉的风,劲道足得让我的思绪飞出了很远,全然忘却了昨日里的浮尘。“浮尘”一词是气象台说的,我认为就是比“沙尘暴”弱一点点的“沙尘小暴”,只是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羞于启齿罢了。对不起,这与植树的话题越扯越远了,我们还是坐下来严肃认真地谈论植树的问题,不仅仅是因为今天是植树节,而是想让世界能容忍我们继续延续我们的生命。所以,这话题不仅是严肃的,更是沉重的。
植树造林,作为*的一种作为,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经济问题,而牵扯到国计民生,更是一种对于自然规律的再认识,更关乎到人类自身的千秋万代问题。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把植树“植”到报表中?造林“造”到了政绩上?植树轰轰烈烈,而管理却无人问津?
我们呼唤绿色,就如同生命需要阳光。我们甚至愿意付出我们的血肉之躯,筑成新的绿色长城。我们以上帝的名义强烈*,年复一年的植树造林成了认认真真搞形式,热热闹闹走过场的“重在参与”的义务“植树秀”,周而复始的植树造林成了“春天种、夏天枯、秋天死、冬天做柴烧”的植“数”造“零”。
植树造林,是我们公民应尽的义务,但护林管林,却需要一种社会机制。“有心下蛋,无心孵鸡”,不是负责任的作为。林需要有人管护,而管林的人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敬仰,他们是为我们播撒阳光的使者!对于那些肆意伐木毁林的害群之马,坚决绳之以法,而不是仅限于道德法庭上的争来吵去。
植树造林,作为一项全民义务运动,且末变成一种全民“强体伤心”运动啊!
(2)
一来到山脚下,我们就忙了起来,有的挖坑,有的搬运小树苗。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干得很起劲,不时传来阵阵的笑声。朱小林举着锄头,卖力地挖坑,一下、二下、三下、四下……一次又一次用力地挖,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流了下来,内衣已经湿透了,但他还是不愿意休息一下。刨了一会儿,他看了看,又量了量,可以了,他才满意地走开,去挖别的坑。这时,王明和李艳唱着歌跑来了,王明扛着铁铲,李艳小心翼翼地拿着小树苗,轻轻地放在坑里,然后用一双小手扶着树苗。王明用铲子一铲一铲地培土,边培土边说:“小树苗可以在这里牢牢扎根了吧!”李艳也高兴地说:“小树苗有家了!这回它们可以生长在这里了。到了2000年,小树苗就长成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大树,那时,咱们国家就更富强了!”
“嘿!快一点儿!”那边郑立右手挥动着,招呼后面的王萍。王萍手里提着一桶水跑了来,郑立连忙迎上去,帮王萍提。她俩给每一棵栽好的树苗培土浇了水。她们提着水桶来回地跑,累得直喘粗气,可她们只顾小树苗,没有想到自己。
同学们越干越起劲,你挖坑我种树;你培土我浇水,大家密切合作,不一会儿就种了一大片小树。一棵棵小树苗在微风中摇摆着头,好像对少先队员表示感谢。大家看了,心里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