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自觉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1 16:1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3:58
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角色转变及其发展趋势探析
摘 要: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考录取率与毛入学率出现明显反差,出现危机。高等教育的角色随之发生转变,由培养精英转向“服务站”,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即将进入后大众化时代,引领高等教育逐渐重回自由教育,构建终身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角色转变的核心。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会向着信息化、国际化、个性化和自由化逐渐转变。
关键字:大众化;高等教育;后大众化;角色;发展趋势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教授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时,高等教育就处于大众化阶段。根据特罗教授的标准,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15%,正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
一、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现实及其困境
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460万人。[1]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今天中国18-22岁的适龄人口所面临的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不是能不能上大学的问题,而是上什么样大学的问题?若从高考录取率看,情况似乎就是如此。有统计表明,201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39万人,录取人数698万人,录取率约为74.3%[2]。但从毛入学率来看,2013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34.5%[3],这一数据表明,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较低水平。换言之,中国适龄人口中大多数青年没有享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还不包括数以亿计的成年人因为过去高等教育规模小而丧失了上大学的机会,现在的高等教育体系还不具有接受成年人的能力”[4]。由此可见,我国在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一种较为矛盾的状态。一方面,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但是部分高校仍然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模式趋同,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趋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出现“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现象。
二、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角色转变
在20世纪中叶,激发研究者“闲逸的好奇”是高等教育在精英教育阶段扮演的核心角色之一。赫钦斯指出,“任何社会都应有大学这样的机构,其目的是对社会最令人困扰的问题进行尽可能深刻的思考,甚至思考那些无法想象的问题”[5](赫钦斯,1952),随着高等教育*论哲学基础的兴起,高等教育开始担当起一定的*责任和社会责任,开始充当社会角色,高等教育越来越经常的被喻为“服务站”。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的职责更是被明确: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主要担任三重角色。根据日本和英国的经验,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 %左右时,适龄人口对高等教育需求就会达到相对饱和程度,高等教育会会向后大众化时代转变。预计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15年就可能达到35%,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后大众化转型已迫在眉睫。[7]随着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来临,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高等教育的受众正在发展改变,构建“终身学习”的目标才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应该担任何种角色?我们认为,终身教育理念呼唤高等教育回归相对的自由教育,激发学生的内在能力,而不是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社会的合作者,更要作为各类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
三、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以MOOCs为首的各类在线教育资源的兴起,传统的高等教育正不断面临挑战。MOOCs相对于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如世界各类名校的公共课程向学习者免费开放,学习者可以“亲临”大师的讲堂;拥有海量的课程资源,可以满足各类学习者不同的需要;以社交软件和论坛为平台,组织学习者参与讨论,增强了互动交流等。因此,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在这些方面很难与MOOCs具有同样的优势,既然如此,就必须在其他方面建立优势。当前较为单一的基于专业的培养很显然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需要进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并在高校建立创新环境。
既然信息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就不能固步自封,将自己困在原地,应有效的利用信息化资源,整合自身的课程、师资,创新自身的培养理念,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做好准备。
2.国际化
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带来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甚至是全球化,可以预见的是:各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会日益增强;各国相互借鉴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的自觉性会日益提高;各国相互承认学历和学位证书的趋势会日益加强,并由此带来各国之间学历、学位水平大致衔接;各国都日益注意培养能使本国经济、科技与世界接轨的人才等。[8]
目前,我国*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交流合作关系,全国共有中外办学机构1000多个,广泛分布在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9]可见,国际化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国际间高等教育的相互借鉴,必然会使我国平稳走进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时代,创立更多的终身化学习途径。
3.个性化
前面提到,高校应建立创新环境,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那么,什么样的环境可以称之为创新环境呢?王义遒教授认为,“淡薄功利,崇尚理性;兼容并包,自由探讨;宽容错误,标新立异;提供条件,鼓励实践”(王义遒,2002) 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具体而言,就是要求高校要鼓励那种痴迷于科学的好奇心和追求未知的热情,而不是追求眼前功利[10];要求高校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要求高校允许一些标新立异的想法和异想天开的做法;要求高校能够尽可能提供一些鼓励实践的条件。
高等教育又如何实现个性化培养呢?笔者认为,个性化培养一种基本的思路,首先是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模式相异,对于职业教育,实施现阶段的专业培养模式,而对于学术类教育,则应实施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从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一以贯之。高等教育理应为“有志于参与科学研究,对自己的基本定位在于学术本位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为其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引导其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课题或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或实验、调查活动”[11]。
正如未来学家奈比特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展望未来。我们必须认识信息化社会和它带来的变化。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国家和世界的目标,以适应新的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12]”世界必然会变化的五彩缤纷,社会也必将需要各类人才,因此,充分尊重高等教育受众的个性,使得无论何种需求的学生都能找到其归属,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4.自由化
如果说个性化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大学的自由也应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笔者认为的大学的自由,是建立在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基础之上,也是当前学界一直以来所讨论的“大学去行政化”问题,在于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逐渐完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促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对分离。自由化必然“有助于大学保持其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的独特传统,履行其追求真理的独特功能,与此同时满足变化中的社会需求,”[13]促进我国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等教育的自由化进程。